磨勘

磨勘是由州府和百司官長考核屬下功過行能的一種考試制度。

名稱

磨勘

連線內容

唐、宋官員考績升遷的制度。唐代,文武官員考課,由州府和百司官長,考核屬下的功過行能,分九等注入考狀,期滿根據考績決定升降。為防止申報不實與升降不當,須經吏部和各道觀察使予以復驗。磨勘之名始於此時。宋代設磨勘院主持官吏的考譚升遷,並確定磨勘的名稱。真宗時規定文武官職滿三年,給予磨勘遷秩。在京的京朝官,磨勘時例須引對,表示由皇帝親撲克升擢。宋范仲淹《答手詔條陳十事》:“今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又《奏重定臣僚轉官及差遣體例》:“舊制京朝官三周平勘,私罪惡並曾降差遣者四周年,贓罪者五周年。今後內外差遣京朝官無贓私罪者,依舊三周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