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古城

磐石古城

資中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東經104.8度,北緯29.8度,處於成渝經濟圈中心地帶。東西長63.38公里,南北寬52.23公里,面積1734.73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資中
縣治設重龍鎮,轄羅泉、發輪、甘露、新橋、魚溪、鐵佛、龍江、金李井、龍山、順河等34個鄉鎮,783個行政村,7532個村民小組,人口132萬。縣城建成面積20平方公里,人口20萬。
資中古為巴國屬地,因其縣城坐落在沱江中段,而沱江又因堯的兒子“資”協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而稱其為資江(或資水),故名為資中。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定資中縣,治所在今資陽市,屬益州犍為郡;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33年)設資州,州治仍在今資陽。北周武帝保定時(公元561~565年),從資中地中分出一部分,置盤石縣,屬資中郡,縣治所在今資中城北兩路口一帶。這便是資中單獨建縣的開始。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資州治所由資陽遷在盤石縣,轄資陽、盤石、清溪、內江、月山、龍山、銀山、丹山八縣。明代廢路改府,省州改縣,成都路改成都府,資州改為資縣,屬中書省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又升資縣為資州直隸州,轄資陽、內江、井研、仁壽。1914年改資州為資中專署,專員公署設在資中,轄資陽、簡陽、資中、內江、榮縣、井研、仁壽、威遠八縣。1949年12月8日資中解放,1949年12月5日成立資中縣人民政府,屬資中專區,仍轄資中、內江、榮縣等八縣。1950年改為內江專區,專署遷至內江,資中仍為縣制。資中建縣,從西漢資中縣算起已有兩千多年,以北周磐石計算也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這裡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天氣溫和,春早冬暖,夏長秋短,年均氣溫攝氏17.4度;無霜期長達332天,日照時數年均1246.5小時;
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007.7毫米。
資中礦產主要有煤(儲量470萬噸)、天然氣(儲量20萬立方米)、鹵鹽礦(儲量1.46億立方米)、砂金、石灰石(儲量398億噸)、耐火粘土、礦泉水、大理石(儲量100萬立方米)。最近又在鐵佛鎮、金李井鎮以及威遠連界場一帶勘測到一巨型煤田,政府正計畫投資40多億元人民幣對它進行開發、利用。
資中農產品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經濟作物主要是油料、辣椒、蠶繭、番茄、各種水果。資中現為全國糧食、柑橘、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全國百名肉類、油料生產大縣之一。
資中水資源豐富,縣內有河流80多條,流域面積超100平方公里的7條,各種水利工程13587處,其中水庫177座。每年經流總量平均2259立方米,地下水儲量3770立方米。百分之九十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達國家飲用水標準。
資中林業儲備雄厚,現有成片林62萬畝,以馬尾松、美松、濕地松、川柏、墨西哥柏為主的防護林和用材林34.5萬畝,竹林10.5萬畝,以塔羅科血橙、臍橙、椪柑、枇杷、油桃、板栗、黃花梨為主的經濟林17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為30%左右。
資中交通極為便利,成渝鐵路、321國道、成渝高速公路東西橫貫全境,資威(威遠)、仁(仁壽)順(順河)、歸(歸德)沙(威遠沙灣)、資安(安岳)、資太(太平)、板(板栗)新(新橋)等骨幹公路共13條,公路通車1058公里,沱江穿境62公里,水路通航116公里。資(中)威(威遠泥河)鐵路以及現已動工修建的歸(德)連(威遠連界場)地方鐵路,使資中的交通更為發達。
悠久的歷史,存積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富饒的土地,養育了眾多的文士英才。資中是古代巴蜀三大文化區之一,這裡文風鼎勝,人才輩出。從北宋至清末,兩人金榜奪魁,214人進士及第,220人考試中舉。周代天文學家、政治家、孔子的老師萇弘,漢代四大辭賦家之一的王褒,西漢通儒董鈞,唐代詩人羊士諤、經濟學家李鼎祚,宋代狀元趙逵、史學家范祖禹、宰相趙雄、著名詞作家李石,元代儒學泰斗黃澤,明代“鐵面御史”周冕、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清末狀元駱成鑲等等,都是土生土長的資中人。近、現、當代名家大師層出不窮:辛亥革命大將軍喻培倫,“炸彈大王”楊禹昌,魯迅時期的文學驍將林如稷,國畫大師張大千,新中國新聞工作的奠基人、前《人民日報》社社長范長江,無產階級革命家、原上海市長曹荻秋,教育家郭有守,著名作家胡也平、李薰風、鄭拾風、康世昭、傅天琳、鐵波樂,著名畫家孟英聲卓廉操、閔福萬、李多才、孫文光,第一位登上南極的中國女科學家李華梅,博士生導師邱遠猷、羅延中、楊崇俊、尚仁存、李旭鋒,光學專家郭履容,核武專家車遠方,等等,等等。他們或出生於資中,或受教在資中,都給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了光,添了彩。
資中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武廟,省級“文保”單位永慶寺、甘露寺、建春門,千年古鎮羅泉、鐵佛,省級地質公園聖靈山大溶洞,國家2A級風景名勝區重龍山、白雲山。此外,還有木棉袈裟收藏地、保唐禪派發祥地寧國寺,辛亥革命先行地羅泉會議舊址,風光秀麗的九龍峽、龍江湖,鮮為人知的板栗埡高洞瀑布、金帶場的奶漿山。
資中的土特產也不少,資中蜜餞早已遠銷國內外;資中冬尖歷史悠久,全國走俏;資中鯰魚譽滿全川,正走向大江南北;塔羅科血橙多次進入中南海,深受消費者青睞。
資中縣政府多年來致力於資中的改建,在2007年底至2008年9月對資中的狀元街進行改造,保持其原有的風貌,並恢復其原名磐石古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