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廠村

碗廠村

碗廠村位於畢節市放珠鎮西南部,與天橋村、長溝村、永安村接壤,下轄12個村民組,有資料顯示,有村級辦公樓1幢,面積80平方米,土地面積1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17畝,人口422戶,2304人。

基本信息

1、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樹林鄉碗廠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彝良縣樹林鄉,地處樹林鄉南邊,距 鄉政府所在地7 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98公里。東鄰貴州,南鄰本縣奎香鄉,西鄰奎香鄉松林村 ,北鄰本縣海子鄉。轄小溝、碗廠、瓦廠、瓜車、背陰、河溝、石格、綠灣、水塘、海壩、貓山、乾沖、橋邊、岩腳、水井、寨子共16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855.5 畝(其中:地4855.5畝),人均耕地6.76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7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3畝,主要種植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00畝;草地1800畝;荒山荒地4000畝,其他面積6500畝。有 煤、鐵、石英 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 、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20戶通自來水,有318戶飲用井水,有6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1.93%)。有99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4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9%、32.1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5戶(分別占總數的26.1%和16.57%)。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車3輛,拖拉機18輛,機車15輛。
到2007年底,全村無建有沼氣池農戶;無裝有太陽能農戶;建有小水窖87口;無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220戶已通自來水;有518戶飲用井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無自然村已通有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5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無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的有20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0.77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6.0192萬元,占總收入的50.15%;畜牧業收入199.2萬元,占總收入的46.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300頭,肉牛200頭,肉羊700隻);無漁業收入;林業收入0 .3 萬元,占總收入的0.07%;第二、三產業收入15.26 萬元,占總收入的3.54%;工資性收入 285.8644 萬元,占總收入的92.71%。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 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5.8644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200 人(占勞動力的30.9%),在省內務工400人,到省外務工800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996戶,共鄉村人口4340人,其中男性2236人,女性2124人。其中農業人口4337 人,勞動力199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966人,彝族368人,其它民族6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無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06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20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7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402 平方米,擁有教師23人,在校學生625人,距離鄉中學9.5 公里。截止2007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30人,其中小學生625,中學生115 人。
全村無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80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42.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600餘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五保供養、農村低保等。

2、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碗廠鄉碗廠村

碗廠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碗廠鄉的一個行政村,地處碗廠鄉東面,是碗廠鄉政府所在地,村委會駐地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集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鎮雄縣城108公里。東面鄰鹽源鄉乾河村,西面鄰本鄉筍子村,南面鄰慶壩村,北面鄰官房村。全村轄坪子、街上、大屋基等1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00戶,共3994人,其中農業人口3944人,勞動力1962人。
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34平方公里、51000畝,村委會駐地海拔1460米,年平均氣溫11℃,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853.77畝,林地33025畝,人均耕地1.48畝。
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6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6元。
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今後碗廠村委會的發展重點是林產業,計畫發展經濟林果4500畝,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500元。

自然資源

碗廠村委會位於碗廠鄉東邊,距離鄉集鎮4公里,到鄉集鎮道路為土路,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51000畝,擁有林地33025畝。耕地總面積5853.77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

基礎設施

碗廠村委會目前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整個村委會全部農戶均通自來水,但均飲水困難;900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6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254戶。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面,到鄉集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

農村經濟

2006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66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0.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4.9%;畜牧業收入229.8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1.3%;林業收入57.8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7.9%。外出勞務收入71.9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835元,人均純收入1096元。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碗廠村目前已有90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還有810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6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2輛,機車54輛。

人口衛生

碗廠村委會人口全部是漢族,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900戶,共3994人,其中男2110
人,女1884人。農業人口數為3944人,勞動力總數1892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1583人,外出務工人數377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享受低保人數31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723戶,總計3135人,參合率79.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碗廠村委會有村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226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566人,距離碗廠中學4公里。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883人,其中小學生人數710人,中學生人數173人。

雲南省麗江華坪縣榮將鎮龍頭村碗廠村

村情概況

碗廠村隸屬於榮將鎮龍頭村委會,屬半山區。位於榮將鎮西南邊,距離龍頭村委會5公里,距離榮將鎮政府15公里。國土面積2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043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95.88畝,其中人均耕地0.61畝;有林地19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6戶,有鄉村人口152人,其中農業人口146人,勞動力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96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5.88畝(其中:田38.95畝,地56.93畝),人均耕地0.6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8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68畝,主要種植芒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荒山荒地865畝,其他面積13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4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4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97%和97%)。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農用車2輛,拖拉機1輛,機車2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0畝,有效灌溉率為4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 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3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雲南省楚雄牟定縣戌街鄉碗廠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牟定縣戌街鄉,地處鄉政府的西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4.5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56.5公里。轄碗廠上村碗廠中村碗廠下村等9個自然。現有農戶589戶,有鄉村人口2415 人,其中農業人口2390人。
全村國土面積19.84 平方公里,海拔1734米,年平均氣溫 15.2 ℃,年降水量589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蠶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364.6畝,人均耕地1.3畝,林地259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0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64.6 畝(其中:田1372.5畝,地 1992.1 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 25900畝,其中養殖面積 5 畝;草地 0 畝;荒山荒地 36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32戶通自來水,有156戶飲用井水,。有589 戶通電,有47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4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1%和8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3戶(分別占總數的61%和36%)。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 4.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4.5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6 輛,機車 9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39.7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8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54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6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91戶;建有小水窖5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9戶。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9有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8萬元,占總收入的58%;畜牧業收入158萬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40頭,肉牛 68頭,肉羊147頭);林業收入27 萬元,占總收入的5 %;第二、三產業收入57萬元,占總收入的10 %;工資性收入57萬元,占總收入的10%。農民人均純收入 137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00人,在省內務工156人,到省外務工4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種植業,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6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1%。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89戶,共鄉村人口2415人,其中男性1243人,女性1172人。其中農業人口2390人,該村以漢族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9人,占人口總數的1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11人,參合率8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3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4.5 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 所,校舍建築面積 6140 平方米,擁有教師 8 人,距離 鎮中學4.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6 人,其中小學生102人,中學生8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579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791.8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12000 元(人均5.02元),年末集體總收入1.2 萬元,有固定資產 232.3萬元,農村財務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 方式公開 。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 10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3 人,少數民族黨員15 人,其中男黨員63人、女黨員10人。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9個,共有團員 84 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5萬元,在碗廠竹園村實施。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水渠較長,水源流失大,水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2.因缺少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導致剩餘的水資源不能發揮灌溉作用.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加快主導產業的培植,結合本地實際,大力發展以種植、養殖、栽植為一體的山地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