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鏈黴素片

硫酸鏈黴素片,用於兔熱症、鼠疫、嚴重布氏桿菌病和鼻疽的治療(常與四環素或氯黴素合用)。也用於結核病的二線治療,多與其它抗結核藥合用。 .

基本信息

成份

硫酸鏈黴素。化學名稱:O-2-甲氨基-2-脫氧-a-L-葡吡喃糖基-(1→2)-O-5-脫氧-3-C-甲醯基-a-L-來蘇呋喃糖基-(1→4)-N1,N3-二脒基-D-鏈霉胺硫酸鹽。

適應症

用於兔熱症、鼠疫、嚴重布氏桿菌病和鼻疽的治療(常與四環素或氯黴素合用)。也用於結核病的二線治療,多與其它抗結核藥合用。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1)肌內注射,一次0.5g(以鏈黴素計,下同),每12小時1次,與其他抗菌藥物合用;細菌性(草綠鏈球菌)心內膜炎,肌內注射,每12小時1g,與青黴素合用,連續1周,繼以每12小時0.5g,連續1周;60歲以上的患者應減為每12小時0.5g,連續2周。(2)腸球菌性心內膜炎,肌內注射,與青黴素合用,每12小時1g,連續2周,繼以每12小時0.5g,連續4周。(3)鼠疫,肌內注射,一次0.5~1g,每12小時1次,與四環素合用,療程10日。(4)土拉菌病,肌內注射,每12小時0.5~1g,連續7~14日。(5)結核病,肌內注射,每12小時0.5g,或1次0.75g,一日1次,與其他抗結核藥合用;如採用間歇療法,即每周給藥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肌內注射,一次0.5~0.75g,一日1次。(6)布魯菌病,每日1~2g,分2次肌內注射,與四環素合用,療程3周或3周以上。2.小兒常用量肌內注射,按體重每日15~25mg/kg,分2次給藥;治療結核病,按體重20mg/kg,一日1次,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1g,與其他抗結核藥合用。3.腎功能減退患者:按腎功能正常者鏈黴素的正常劑量為每日1次,15mg/kg肌內注射。肌酐清除率>50~90ml/min,每24小時給予正常劑量的50%;肌酐清除率為10~50ml/min,每24~72小時給正常劑量的50%;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2~96小時給予正常劑量的50%。

不良反應

1.血尿、排尿次數減少或尿量減少、食慾減退、口渴等腎毒性症狀,少數可產生血液中尿素氮及肌酐值增高。2.影響前庭功能時可有步履不穩、眩暈等症狀;影響聽神經出現聽力減退、耳鳴、耳部飽滿感。3.部分患者可出現面部或四肢麻木、針刺感等周圍神經炎症狀。4.偶可發生視力減退(視神經炎),嗜睡、軟弱無力、呼吸困難等神經肌肉阻滯症狀。5.偶可出現皮疹、瘙癢、紅腫。少數患者停藥後仍可發生聽力減退、耳鳴、耳部飽滿感等耳毒性症狀,應引起注意。

禁忌

妊娠D類。妊娠、哺乳期婦女禁用。對鏈黴素或其他氨基糖苷類過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腎功能障礙應及時調整劑量。腦神經損害、重症肌無力、震顫麻痹等患者慎用。1.交叉過敏對一種氨基糖苷類過敏的患者可能對其他氨基糖苷類也過敏。2.下列情況應慎用鏈黴素:(1)失水,可使血藥濃度增高,易產生毒性反應。(2)第8對腦神經損害,因本品可導致前庭神經和聽神經損害。(3)重症肌無力或帕金森病,因本品可引起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導致骨骼肌軟弱。(4)腎功能損害,因本品具有腎毒性。3.療程中應注意定期進行下列檢查:(1)尿常規和腎功能測定,以防止出現嚴重腎毒性反應。(2)聽力檢查或聽電圖(尤其高頻聽力)測定,這對老年患者尤為重要。4.有條件時應監測血藥濃度,並據此調整劑量,尤其對新生兒、年老和腎功能減退患者。每12小時給藥7.5mg/kg者應使血藥峰濃度維持在15~30mg/ml,谷濃度5~10mg/ml;一日1次給藥15mg/kg者應使血藥峰濃度維持在56~64mg/ml,谷濃度<1mg/ml。5.對診斷的干擾:本品可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膽紅素濃度及乳酸脫氫酶濃度的測定值增高;血鈣、鎂、鉀、鈉濃度的測定值可能降低。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本品屬孕婦用藥D類,即對人類有危害,但用藥後可能利大於弊。本品可穿過胎盤進入胎兒組織。據報導孕婦套用本品後曾引起胎兒聽力損害。因此妊娠婦女在使用本品前必須充分權衡利弊。哺乳期婦女用藥期間宜暫停哺乳。

兒童用藥

本品屬氨基糖苷類,在兒科中應慎用,尤其早產兒及新生兒的腎臟組織尚未發育完全,使本類藥物的半衰期延長,藥物易在體內積蓄而產生毒性反應。 

老年用藥

老年患者套用氨基糖苷類後易產生各種毒性反應,應儘可能在療程中監測血藥濃度。老年患者的腎功能有一定程度生理性減退,即使腎功能測定值在正常範圍內仍應採用較小治療量。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其他氨基糖苷類合用或先後連續局部或全身套用,可增加其產生耳毒性、腎毒性以及神經肌肉阻滯作用的可能性。2.本品與神經肌肉阻斷藥合用,可加重神經肌肉阻滯作用。本品與捲曲黴素、順鉑、依他尼酸、呋塞米或萬古黴素(或去甲萬古黴素)等合用,或先後連續局部或全身套用,可能增加耳毒性與腎毒性。3.本品與頭孢噻吩或頭孢唑林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腎毒性。4.本品與多粘菌素類注射劑合用,或先後連續局部或全身套用,可增加腎毒性和神經肌肉阻滯作用。5.其他腎毒性藥物及耳毒性藥物均不宜與本品合用或先後套用,以免加重腎毒性或耳毒性。

藥理毒理

硫酸鏈黴素為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黴素對結核分枝桿菌有強大抗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濃度一般為0.5mg/ml。非結核分枝桿菌對本品大多耐藥。鏈黴素對許多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屬、腸桿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布魯菌屬、巴斯德桿菌屬等也具抗菌作用;腦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亦對本品敏感。鏈黴素對葡萄球菌屬及其他革蘭陽性球菌的作用差。各組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厭氧菌對本品耐藥。鏈黴素主要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單位結合,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細菌與鏈黴素接觸後極易產生耐藥性。鏈黴素和其他抗菌藥物或抗結核藥物聯合套用可減少或延緩耐藥性的產生。

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後吸收良好。主要分布於細胞外液,並可分布至除腦以外的全身器官組織,本品到達腦脊液、腦組織和支氣管分泌液中的量很少;但可到達膽汁、胸水、腹水、結核性膿腫和乾酪樣組織,並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組織。蛋白結合率20%~30%。血消除半衰期(T)2.4~2.7小時,腎功能減退時可顯著延長。本品在體內不代謝,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給藥後24小時尿中排出80%~98%,約1%從膽汁排出,少量從乳汁、唾液和汗液中排出。本品可經血液透析清除相當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