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巴龍黴素

硫酸巴龍黴素為白色或微黃色的粉末;無臭,引濕性極強,遇光易變色。是抗生素類藥。

基本信息

藥物名稱

中文名:硫酸巴龍黴素
商品名:巴母黴素
拉丁名:Paromomycin Sulfate (Humatin, PRM)

作用與用途

抗阿米巴作用 阿米巴原蟲在腸道中必須得到大腸菌叢的代謝產物,才能生存與繁殖。巴龍黴素能抑制阿米巴的共生性細菌,從而使阿米巴的生長繁殖發生障礙,間接發揮抗阿米巴作用;此外,並有直接殺滅作用。其強度約為依米丁的2倍。用於治療阿米巴痢疾,菌痢和腸炎。

劑量與用法

1 治療阿米巴痢疾 每日30mg/kg,分3~4次口服,5日為一療程。
2 用於腸道感染 每日30mg~50mg/kg,分3~4次口服,7日為一療程。

藥物副作用

1 常見頭暈、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腹瀉和皮疹。
2 長期口服後,也有可能引起腎臟損傷及聽力損害,腎功能不良者禁用。

2010版中國藥典修訂增訂內容

硫酸巴龍黴素
Liusuan Balongmeisu
Paromomycin Sulfate
書頁號:中國藥典2005年版—723
[新增]
【檢查】 巴龍黴素組分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Ⅴ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pH值範圍為約1.0~7.5);以0.2mol/L三氟乙酸-乙腈(90∶10)為流動相;流速為每分鐘0.6ml;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漂移管溫度為100℃,載氣流速為每分鐘3.0L。稱取巴龍黴素標準品適量,用0.2mol/L三氟乙酸-乙腈(80∶20)溶液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取20µ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巴龍黴素峰的托尾因子應不大於1.5,巴龍黴素峰與相鄰雜質峰的分離度應符合規定,連續進樣,巴龍黴素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應不大於2.0%。
測定法 取巴龍黴素標準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用水製成每1ml約含巴龍黴素0.7mg、0.5mg和0.2mg的溶液作為標準品溶液(1)、(2)、(3)。精密量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0µ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計算標準品溶液濃度的對數值與相應的主峰面積的對數值的回歸方程,相關係數(r)應不小於0.99;另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用水製成每1ml約含巴龍黴素0.5mg的溶液,同法測定,用回歸方程計算供試品中巴龍黴素的含量。按乾燥品計算,含C23H45N5O14不得少於70.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