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子遺址

破城子遺址

破城子,位於甘肅省瓜州縣踏實鄉破城子村二隊,距縣城35公里,安橋公路由城西側通過。城址牆垣高大,保存較好,夯土版築。南北長約250米,東西約147.7米,總面積36261平方米,原開北門,城內散見有灰陶片、紅陶片、花磚,房屋建築遺蹟及灰層堆積。城外北側有小型廟宇建築台基,當地百姓稱“望鄉台”。據有關專家考證:該城為漢代廣至縣治所,唐代為常樂縣治所,前後相沿歷史近千年。城南一里許,有一處小型寺院遺址,建築台基猶存,舍利塔宛在,俗稱“佛爺墩”。其遺蹟和城址的興衰有著直接的關係。為研究當時政治、經濟以及古城形制等方面提供了依據。1982年公布為第一批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破城子遺址作為漢至唐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破城子遺址破城子遺址
據《漢書·地理志》敦煌郡廣至縣條、《後漢書·蓋熏傳》李賢註:“廣至故城,在今瓜州常樂縣”。《重修肅州新志·安西衛》古蹟條記:“漢廣至縣……。後魏置敦煌、常樂二郡”、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記》卷五廣至條記:“北周改大至,唐改常樂”。等文獻記載,該城本漢廣至縣。魏晉、隋唐沿舊城置常樂縣。東漢名宦蓋熏即出生該地,官至漢陽太守。

遺址構成

破城子遺址破城子遺址
破城子遺址城牆為夯土版築,底寬4.5-6米,頂寬3.2米,高4.8米-7.5米,東西寬144.7米,南北長250.6米,總面積36261.82平方米,開北門,門外有城。東、南、西牆保存較好,北牆60年代生產隊挖掘墊地破壞嚴重。東北角墩立測繪座標。城內疊壓兩層文化層,厚0.76米,內含房屋倒塌的土塊、花紋磚、紅、灰泥陶片、黃釉瓷片、開元通寶錢;中為流水沉積層,未擾亂,厚0.7米;下為漢文化層,厚0.9-1.2米,內含夾砂紅陶、繩紋、水波紋、垂帳紋、附加堆紋灰陶片、磚塊、獸骨、炭塊、紅燒土等。從文化層和沙流水沉積層上、中、下疊壓關係、出土器物形制來看,上層為唐文化層、下層為漢文化層;1968年至1970年,當地民眾在城東牆外挖防空洞發現磚室墓,出土繩紋大陶瓮、水波紋陶罐、陶瓶、背壺、明器陶灶、陶紡輪、五銖錢、銅箭頭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