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化木地質遺蹟

矽化木地質遺蹟

矽化木地質遺蹟,安溪-王家坪矽化木群地質遺蹟具有分布廣、賦存地層層位多、數量大、保存完好,徑桿粗大,外形各異,樹根形態優美、木質結構清楚等特點,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矽化木群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沿山坡小路觀賞不同姿態的矽化木群,同時又可暸望穿岩十九峰之宏偉壯觀的山水風光,集游娛觀賞、科普考察於一體。

基本信息

簡介

新昌地質公園內的矽化木群出露點已發現有85處,主要分布在回山鎮的下山村;鏡屏鄉的墳山腳;鏡嶺鎮的大用、佛頭、安溪澄潭鎮的王家坪;梅渚鎮的蘇秦等地區,其中以安溪—王家坪地區和蘇秦地區矽化木群地質遺蹟景點最多最好。

矽化木,又稱木化石、樹化石,就是變成石頭的樹木。它是古代樹木因地質作用(火山噴發的火山灰掩埋或洪水爆發的泥沙掩埋)而被埋入地下,由於處於封閉環境而與空氣隔絕,木質不易腐爛,在漫長的地質作用過程中木質中的碳被二氧化矽交代只保留了木質的纖維結構和樹幹的外形據南宋丞相王爚(yue)記載,早在800年前就在新昌發現大量矽化木

近年來,在新昌縣發現了更多的矽化木,2002年,地質學家把在新昌發現的全球罕見的矽化木樹種,正式以發現地和原產地名稱定名為“新昌南洋杉型木”。新昌矽化木的發現為全球性比較南洋杉樹種提供了一個標準,而且對研究全球白堊紀古植物學、古氣候學、自然災變和矽化木形成過程均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歷史

1999年,新昌旅遊局投巨資,把散落在民間的矽化木收集起來,在新昌大佛寺建造木化石林,後經過擴建改造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木化石恐龍園。2004年,在南岩景區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了大量恐龍化石,經鑑定為一蜥蜴類恐龍的骨骸化石,估計該恐龍長度在10米左右,再一次證明了在白堊紀早期,新昌盆地曾經是恐龍的樂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