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山西周墓

石鼓山西周墓

石鼓山西周墓是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的一處西周墓地群。該墓地群又13處墓葬組成,初步確定為西周早期貴族墓葬區。

簡介

石鼓山西周墓 石鼓山西周墓

寶雞石鼓山西周墓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四組,2012年發掘了一座長方形豎穴土壙墓石鼓山M3,墓葬下部四周有熟土二層台,墓葬的東、北、西壁有壁龕。葬具兩槨一棺。出土器物有銅禮器、兵器、馬器等,其中銅禮器共14類31件。墓葬時代可能為為西周早期,可能上至商末周初。出土的銅禮器組合完整,造型精美。

2013年8月以來,陝西省、寶雞市考古人員對這一墓葬群進行全面勘探和科學發掘,已完成10座小型墓葬和1座中型墓葬的發掘,出土青銅鼎等12件,陶鬲6件、陶罐10件,以及玉飾、石、貝等器物。

分布

完成發掘的小型墓葬10座、中型墓葬1座,共出土青銅鼎、簋、鉞、戈、鑿、鏃、鈴等12件,陶鬲6件,陶罐10件,另外有玉飾、石、貝等器物。其中,位於核心區域的小型墓葬(M5、M6、M7、M8、M10),墓壙近南―北向,頭南向。其中M5的隨葬品較為豐富,出土有青銅簋1、青銅戈2、陶鬲1、陶罐1等。其它墓葬出土陶鬲、陶罐等。位於西南區域的小型墓葬(M12、M18、M19、M20、M21),墓壙近東―西向,頭東向。兩兩一組,每組北側的墓主為女性,南側的墓主為男性;隨葬品多為陶罐、陶鬲,墓主為男性的墓葬還出土青銅戈或鏃。

中型墓葬M4位於M3東南。已發現槨室上部的棚木、席紋等跡象。M4與M3的結構相似,形制稍大,在二層台之上約1米位置的東、北、西三側的墓壁,有壁龕8座。截至2013年12月26日,M4的一至八號壁龕已進行了二分之一方式的解剖性清理,發現青銅器共49件,有鼎、方鼎、簋、圓腹簋、壺、甗、罍、盤、簠、(犀)尊、鈴等。陶器有鬲、罐各1件。另外,還有貝幣、貝器、彩繪漆器等。

墓葬主人

大多數專家研究認為,這一墓地應為姜戎族的戶氏家族墓地,M3號墓的主人是西周早期的高等級貴族,應當就是姜姓羌族後裔,或者說就是姜戎人。但對該墓的墓主問題,專家學者尚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應是當地的一位土著貴族;有人認為,墓主應是曾跟隨武王征商的一位西虢諸侯“虢仲”;也有人認為,墓主應為武王妻子邑姜的娘家人。還有學者認為,M3的墓主當是冉父乙卣與冉盉器主所代表的“冉”氏。

在M3出土的眾多帶有銘文的青銅器中,一件在墓室角落出土的陶器,對於墓主人族屬關係界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座墓出土了一件陶器高領袋足鬲,目前普遍的說法認為它是姜戎人的一個代表性器物。在確定墓主族屬關係過程中,考古人員採取了排除法,依據青銅器的銘文和陶器,首先排除掉墓葬主人是姬姓周人的可能。族墓出土器物總計101件(組),其中青銅器98件、玉器2件。在98件青銅器中,有青銅禮器31件,而這31件禮器,又有16件上面都鑄有族徽、族名等銘文。

考古人員發現,銘文上的族徽有十多個姓氏,包括戶、鳥、重、正、單等;而從器物的排列、類別進行篩選發現,放置在最大青銅器“禁”上的一件青銅器方彝和兩件青銅器提梁卣上分別出現戶氏的族徽,特殊的擺放位置顯示出戶氏器物的重要性,由此判定墓主人為戶氏家族。

《詩經》中記載,周人在古公亶父以前,分布於涇水上游,與戎狄雜處。古公亶父不堪戎狄的攻掠,舉部遷徙於周原,與姜姓部落世代通婚,革戎俗,發展農業,奠定了立國之基。

在以往的周原先周文化考古中,考古人員曾發現過一些帶羌戎文化特點的墓葬,大概就是姜姓部落的遺存。姜姓部落在文化上與周人還有一些差別,“姜”即“羌”,姜為周之舅族,周人自身也曾包括在商王朝泛稱的氏羌之中。當周人日益壯大興起時,強調自己是黃帝姬姓的嫡派,是在夏朝衰亡時“自竄於戎狄之間”的一支夏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