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戎

泛指我國古代西北部的少數民族。

簡介

拼音qiānɡrónɡ

:qiāng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如:羌笛。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四川省:羌族。

róng古代兵器的總稱。軍隊,軍事:兵戎。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戎裝。戎馬:古代稱兵車。

羌戎泛指我國古代西北部的少數民族。

揚雄《長楊賦》:“其後熏鬻作虐,東夷橫畔羌戎睚眥,閩越相亂。”

王昌齡《箜篌引》:“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南岸羌戎謳。”

歷史與發源地

“通過長期的研究,基本弄清楚了羌人在蘭州地區的歷史軌跡與主要活動。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蘭州地區是中國古羌族的發祥地之一 。”長期致力於蘭州歷史文化研究的關振興先生,撰寫了《遠古時期蘭州的羌文化》一文,詳細論述了蘭州地區的羌文化。

他介紹說,“羌族是非常古老的民族,與華夏族是同一祖先。”古代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的廣大地區,是中國歷史上古老少數民族“西戎”的主要組成部分。

據考證,蘭州地區早在第四紀晚更新世就有人類生存,而生存的人類就是屬於漢藏部落藏緬族群的羌人。它們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黃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帶繁衍生息。後來它們向四方遷徙,與周圍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漸形成吐蕃、蘇毗、氐、羊同、彝族和藏族及域內外諸羌等新的族群。在夏代及其以前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今蘭州地區一直是羌人活動的地區。

關振興先生認為,秦始皇建立統一的秦帝國之前,整個今蘭州地區仍然是羌戎部族居住生活的地區,而且居住的主要是曾在秦國做過奴隸的爰劍的後裔。關先生說:“蘭州市約85%的史前人類遺存均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莊浪河、大通河、湟水、雷壇河、苑川河以及馬銜山東南麓,有著發育良好的二、三級階地。這些依山近水、背風向陽的台地,便於農耕漁獵,為古人類的棲息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據記載,蘭州市的馬家山、郭家灣、紅山大坪、團莊、蔣家坪、李家坪、把家坪、曹家嘴等遺址面積均在10萬平方米以上,文化層堆積厚度達0.7米—3米,內涵豐富,保存較為完好,是蘭州地區史前時期的代表性遺存。近幾十年的研究證明,這些遺址上曾生活著藏緬族群中的部族,後來一部分人逐漸南遷,而羌人則仍然留居在包括蘭州在內的甘肅、青海一帶,使蘭州地區成為中國古羌族的發祥地之一。

古羌人在蘭州這塊土地上,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黃河上游文明和聞名於世的馬家窯彩陶文化。

“造型和紋飾是彩陶主要的藝術語言”。馬家窯彩陶器及其紋飾中我們能看到羌人文化的影子。關振興先生說:“馬家窯彩陶水紋———蛙神紋———龍紋所顯示的從對水的崇拜,到對水的敬畏,似乎印證了大禹治水的有關內容。”馬家窯馬廠期是堯舜禹時期,也正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時期。禹興於西羌的四川川北石紐,而西北尤其是甘肅境內保存了大量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見,禹和西北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20世紀70年代,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遺址出土了距今約5000年的馬家窯類型的舞蹈花紋彩陶盆,上面的舞蹈者頭上留有髮辮,背後下部飄拂著飾物,手拉著手,臂膀在不斷頻繁地擺動,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人物圖畫之一。這似乎同今天藏族羌族的鍋莊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