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貪泉遺址

到明朝萬曆廿四年(1596年)李鳳重刻貪泉石碑豎立在江邊。 到民國四年(1915年)廣東發生大洪水後,貪泉石碑露出泥面,村民把它豎到原處。 2002年9月,石門貪泉遺址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石門貪泉遺址位於中國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慶豐村。古時在石門(現流溪河白坭河交匯處)的南面半公里處有貪泉井,相傳凡飲過該井水的人都會起貪念。東晉元興元年(402年),廣州刺史吳隱之到廣州赴任,特意到貪泉飲水,並流下詩句:“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說明貪婪是個人的操行品德,與飲泉水無關,及表示自己為政清廉。因石門景色秀麗,兩均代把“石門返照”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五代時期的南漢君主不喜歡“貪泉”這個名字,派人把泉填了。到明朝萬曆廿四年(1596年)李鳳重刻貪泉石碑豎立在江邊。後來因各地官員慕名而來,令當地村民產生厭惡,他們把貪泉填塞,石碑埋於江中。到民國四年(1915年)廣東發生大洪水後,貪泉石碑露出泥面,村民把它豎到原處。1963年把原件移至廣州博物館碑廊,由廣州文物管理委員會仿製一碑豎在原處。2002年9月,石門貪泉遺址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外部連結

石門貪泉簡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