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籽

石花籽

又叫冰粉籽系假酸漿的種子,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60~120公分,莖帶紫黑色。葉互生,卵形,葉緣有粗鋸齒,花腋生,花冠杯形,粉紫色。花萼宿存,心形,五棱合翼狀,形似小燈籠。原產於秘魯。是製作石涼粉的原料。將假酸漿種子用水浸泡足夠時間後,濾去種子,加適量的凝固劑,凝固一段時間後便製成了晶瑩剔透、口感涼滑的石涼粉,是一種消炎利尿、消暑解渴的夏季保健食品。

基本信息

生境分布

生於田邊、荒地或住宅區。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均有作藥用或觀賞栽培;河北、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有逸為野生。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鎮靜。主感冒發熱;鼻淵;熱淋;癰腫瘡癤;癲癇;狂犬病

藥用價值

石花籽石花籽
全草入藥,名為假酸漿。葉含假酸漿酮、魏察假酸漿酮;全草含假酸漿甙苦素;根含托品酮、古豆鹼。全草具有鎮靜、祛痰、清熱、解毒、止咳功效,治精神病、狂犬病、感冒、風濕痛、疥癬等症。
種子入藥,名為假酸漿籽。含油18.6%,其中飽和脂肪酸11.1%、亞油酸20.8%、油酸64.4%及不皂化物質(豆甾醇、谷甾醇)0.83%。有清熱退火、利尿、祛風、消炎等功效,治發燒、風濕性關節炎、瘡癰腫痛等症。
花入藥,名為假酸漿花。祛風,消炎。治鼻淵。

藥材資料

石花籽石花籽
藥材名:假酸漿子
拉丁名:Nicandra physaioides(L. )Gaertn.(假酸漿)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茄科植物
藥用部位:假酸漿的種子或果實。
性味歸經:微甘、澀、平。①《貴州草藥》:“種子:微甘,平。”②《雲南中草藥》:“果實:酸澀,平,小毒。”入心、肺、腎、肝、膀胱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治腹脹、腹痛、腹瀉、風濕性關節炎、風寒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研末調敷。
古籍考證:出自《貴州草藥》。
參考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Jiǎ Suān Jiānɡ
英文名:ruit or seed of Apple of Peru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小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全草或工化3-9g,鮮品15-30g;果實1.5-3g。
摘錄:《中華本草來源》

藥材基源

為茄科植物假酸漿的全草、果實和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icandra physaioides (L.) Gaertn.採收和儲藏:秋季採集全草,分出果實,分別洗淨,鮮用或曬乾備用。花於夏季或秋季採摘,陰乾。

原形態

假酸漿,一年生草本,高0.4-1.5m。主根長錐形,有纖細的須狀根。莖棱狀圓柱形,有4-5條縱溝,綠色,有時帶紫色,上部三叉狀分枝。單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長4-12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邊緣有具圓缺的粗齒或淺裂,兩面有稀疏毛。花單生於葉腋,通常具較葉柄長的花梗,俯垂;花萼5深裂,裂片先端尖銳,基部心形,果時膀胱狀膨大;花冠鐘形,淺藍色,直徑達4cm,花筒內面基部有5個紫斑;雄蕊5;子房3-5室。漿果球形,直徑1.5-2cm,黃色,被膨大的宿萼所包圍。種子小,淡褐色。花、果期夏秋季。

化學成份

葉含假酸漿烯酮(nicandrenone),即假酸漿酮-1(nic-1),假酸漿烯酮內酯(nic-1-lactone),假酸漿酮(nic)-1(nic-1),假酸漿烯酮內酯(nic-1-lactone),假酸漿酮(nic)-2、-3、-7、-10、-11、-12、17,葉中還含魏察假酸漿酮(withanicandrin)。
新鮮的全草含假酸漿甙苦素(nicandrin)。
種子中含少量曼陀羅甾內酯(daturalactone),脫脂的種子含假酸漿甙苦素B,魏察假酸漿酮。種子油含脂肪酸和甾醇類化合物。脂肪酸主要為棕櫚酸(palmo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還有少量亞麻酸(linolenic acid);甾醇類化合物包括膽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24-亞乙基膽甾醇(24-ethylidene cholesterol)。根中含古豆鹼(hygrine),托品酮(tropinone)。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假酸漿中含有的假酸漿烯酮在體處試驗中對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細胞株的ED50為0.74μg/ml,對鼻咽癌KB細胞的ED50為2.0μg/ml,但是,在體內抗P388試驗中未網球有活性。

附方

治發燒:假酸漿子三錢,煨水冷服。
治胃熱:假酸漿子、馬鞭草各三錢,煨水冷服。
治熱淋:假酸漿子、車前子各三錢,煨水服。
治瘡癰腫痛,風濕性關節炎:假酸漿果實五分至一錢,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各家論述

《貴州草藥》:種子:清熱退火,利尿。
《雲南中草藥》:果實:祛風,消炎。治風濕性關節炎,瘡癰腫痛。

食用價值

用來做石涼粉
石涼粉石涼粉
一方水土一方飲食。這種價廉物美的食物深受信陽人的喜愛,老少皆宜。石涼粉的原料很簡單,至少在信陽市處處可見,叫做石花籽。這種石花籽個頭非常小,與芝麻大小差不多,而且價錢也不貴,據說十元錢可以買三斤。做法也簡單,先備一盆清水,用紗布包一兜石花籽,放在清水中輕輕地揉搓,揉的差不多了,盆中的清水也有了些白色的沉澱,然後放置一段時間,等盆中的水與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點了,點完之後放入冰櫃的冷藏室冷藏四十分鐘到一小時之後,放點稀釋的薄荷精,還有白砂糖就可以飲用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