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寺

石竹寺

石竹寺創建於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位於福清市宏路鎮石竹山狀元峰下,坐落在半山腰的懸崖[地理名詞]峭壁上。從山下仰望,猶如空中樓閣。寺創建於唐大中元年(847年),由仙君樓、玉皇殿、文昌閣、土地廟、觀音堂、伽藍殿等組成。

基本信息

簡介

石竹寺石竹寺
石竹寺位於福清市宏路鎮石竹山狀元峰下,座落在半山腰的懸崖峭壁上。從山下仰望,猶如空中樓閣。
石竹寺石竹寺
寺創建於唐大中元年(847年),由仙君樓、玉皇殿文昌閣土地廟觀音堂、伽藍殿等組成。寺院初創時叫靈寶觀,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為靈寶道觀。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因寺院周圍樹林蔥鬱,奇石幽洞多,又盛產竹子,故改名為石竹寺。明萬曆年間,葉向高辭職返鄉,登山時,“見仙樓頹敝,佛殿將傾,鳥道崎嶇,登陟甚苦”,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與舉人石映斗募建觀音閣和僧房。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舉人董大理重建九仙樓。

民國元年庠生邱式金重建仙君樓、天寶閣、土地堂、大雄寶殿等。現寺院建築物乃民國初所建,系土木結構,由大雄寶殿、伽藍殿、九仙樓、玉皇閣、土地堂等組成。大雄寶殿進深3間,面闊3間。寺院依山建造,青瓦紅牆,畫棟雕梁,雖規模不大,卻十分壯觀。

1978年後,石竹寺面貌大為改觀。1983年福清愛國華僑捐款建造新山門、涼亭,鋪山道和修復寺院,並在寺的東邊新建一座招待所和食堂。

文化

石竹寺不僅是福清名剎,而且是久負盛名的文化勝地。宋朝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到此暢遊,明丞相葉向高不僅在此搞過祈夢、求籤活動,還在此攻讀經書,得到功名後,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重遊石竹寺時,在洗耳泉、牛腳洞二處的絕壁上分別題刻二詩,至今尚清晰可見。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到石竹山探勝,在《徐霞客遊記》中詳細記述了他暢遊石竹山的經過。清道光年間的刑部尚書陳若霖、清末太子太師陳寶琛都曾到此遊覽並留下題匾。國民黨元老、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薩鎮冰於民國12年寫了一幅“掃除名利”的題匾,至今尚留存寺中。歷代名宦、文人在山崖絕壁上刻石留詞或題匾,尚有20餘處。石竹寺是一座佛道共處的寺院。1981年2月25日,列為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