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咽喉保衛戰

石油咽喉保衛戰

《石油咽喉保衛戰》使用了一種新的小說體裁。沿著主題思想的脈絡,用不少篇幅作出時事政治分析,提出預測,不斷結合現實局勢發展對預測的印證和詮釋,再行深入的分析和明確的揭示,最有政治經濟軍事指導意義的小說。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深入分析了問題,還提出一系列在本質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兩年半下來,許多問題分析的預測都已一一兌現,而且時事演變出來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石油》提出的政治經濟解決之道。其中揭示出來的問題,引人深思。

基本信息

簡介

石油咽喉保衛戰石油咽喉保衛戰
竊以為這是自網路文學出現以來,最有政治經濟軍事指導意義的小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任何政治經濟軍事類文學作品的最終評判標準。
普通作品至少要能夠提出問題,有的提得準確,有的不盡準確,有的以偏概全失之偏頗,偏頗出現的原因就有許多種了。有的不僅提得準確而且突出了重點分出主次,引人深入思考。
優秀作品還要能夠分析問題。 只提出問題,重點也有了,就要作出分析提出自己的分析見解,深入的分析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不做分析,只是擺出問題,暴露出一堆陰暗面,就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負面作用。 比如社會上的官員腐敗問題、公德水平低落問題,大家有目共睹,再多講出一些也可以,但只停留在羅列現象畢竟於事無補,還是需要深入分析這些現象的成因是什麼,本質是什麼,這就為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最優秀的作品,還要提出解決問題之道。解決問題的政治辦法、經濟辦法、軍事辦法。個人竊以為,最終解決辦法是科技辦法。

作者小傳

壯士笑談石油系列中最早一批同時也是也是最優秀的參與者之一,在石油與其相關內容的探討及推廣中做出了相當的努力與突出的貢獻,而該位仁兄能力出眾同時謙謙君子的形象進一步地為他贏得了欽佩與尊敬。壯士笑談其ID名應是來自於岳飛滿江紅中的名句,在天涯關注到最早版本的石油的出現並發表了大量相關評論(參見壯士評石油初稿1..5)。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壯士笑談與其他幾位先驅者為中悅先生的小說做出建議,包括收集網民意見中的精華與建議對作者反饋,並且先後有在包括鐵血讀書,水木年華,天涯論壇,新浪部落格在內的各個論壇上進行對網友進一步推廣石油與其理念的努力。壯士兄中期承擔了包括轉帖,撰寫片段在內的工作,在轉帖時按照作者的意見在特定的時間發表於時事相關的內容,轉帖後也非常盡心地回應網友們的評論意見,在轉帖時出於國防保密對於大量高新技術內容的刪減也取得了大家的認同,而在二稿中也能看到壯士的部分文筆。而在自2012年2月起,作者工作匆忙,只能先把石油書的後續放下。壯士兄在與作者交流之後,自此承起了這個所謂“吃力不討好”(當事人說法)的工作,為石油撰寫外傳,其外傳以一台練兵系統為契機,模擬內憂外患及石油人物扮演的歷史人物,有小有大,同時結合外部現實,以暗喻與明話結合對現實政策做出建議。

書籍評價

新的小說體裁

《石油》似乎使用了一種新的小說體裁。沿著主題思想的脈絡,用不少篇幅作出時事政治分析,提出預測,不斷結合現實局勢發展對預測的印證和詮釋,再行深入的分析和明確的揭示。
第一項預測自然是油價猛升和大國的石油戰略。這是小說受到最廣泛關注的地方。還在油價二三十美元一桶的傳統平靜期,小說先在鳳凰網出現,就此一發而不可收,深入剖析了自然條件下的供不應求將導致“後石油時代到來”,各個大國——主要是美、中、俄、日的國家石油戰略,這些判斷,一步步被後來的形勢發展所印證和詮釋。

圍繞石油主題

石油咽喉保衛戰石油咽喉保衛戰
圍繞石油主題,小說在別斯蘭事件發生次日指出此後俄羅斯國脈所系的政策並不是反恐,而是石油。從當時的評論來看,這在那時是當頭棒喝的作用。此後沿著裏海-高加索石油走廊接連發生的顏色革命對此作出很好的詮釋;小說對俄羅斯遠東石油管線之爭的走勢和背後俄、中、日、美的角力點的分析也被後來的時事發展所證實;小說揭示了伊朗、印度、巴基斯坦是因為什麼要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指出上合組織的實質是區域性國家石油安全組織,這是在美國經營、稱霸、顛覆中東數十年之後首次出現的一個起到抑制和限制作用的國家戰略集團,中東中亞地區出現兩大石油政治國家集團已隱然成形,目前看還不像當年的北約和華約那樣壁壘分明,相信今後這兩大勢力間的較量還會愈演愈烈。希望小說結合時事發展,繼續作出預判和分析。

歐洲的作用和立場

有意思的是歐洲的作用和立場。小說大膽提出在一定條件下,法德代表的老歐洲有可能站到多極世界對抗美國一家獨霸的統一戰線的立場上來,沿用老歐洲在“國際石油安全部隊”問題上的幾進幾退,描寫分析了老歐洲的利益、立場和行動準則。

在歐洲立場問題上,唯一不能完全認同作者看法的地方是伊朗的變數。伊朗局勢發展詭異多變,既可能是統一戰線的催化劑,也可能在核武問題上激化矛盾把歐洲推到老美一邊,並且,伊朗的鮮明反以色列和支持反以勢力的立場是否會加深伊朗與溫和伊斯蘭世界的裂痕,並授予美國以伊朗支持恐怖主義活動的口實,這些地方的轉合,我們靜待作者承前啟後的分析吧。

小說對中國石油戰略的預判則完全被後來的時事發展所證實。南海石油及馬六甲航線問題上周邊各國與中美日三大國之間的互動與糾葛,都被一一描寫清楚。

小說準確預言東海石油問題將成為中日關係的主要熱點。1年半前寫這個部分時,東海春曉油田(小說中叫做春潮油田)還很平靜,只有釣魚島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小說指出矛盾的焦點不是釣魚島而是油田,日本不甘於失去東海油田而“保持對釣魚島的空洞的占領”,中美日在東海石油問題上出於國家真實利益的角力,是演發出武裝衝突的潛在熱點。

日本戰略揭示的挑戰性

小說提前兩年時間指出日美的武裝合流,美國把日本綁上戰車的情景,這些在今天我們都一一看到。其中的深層原因是日本的資源-能源命脈安全和被美國所把持的問題。這些我們都能認同。
令人驚訝的是作者沿著這個深層原因一步步分析下去,竟然斷言日本臥薪嘗膽隱忍不發積蓄實力的最後結果,是一舉從美國手中奪回對自己資源命脈的控制權! 真正潛伏的武裝對抗是美日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 小說隱隱點出,日本積極發展武力,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舍,錐心泣血的內心詛咒是對著誰去的?
這在今天看還很不明顯,一般難以被接受。 這是小說諸多預測之中看來最難以被接受的一個。
不過俺倒十分贊同這項預判。 日本沒有資源,保衛其資源線路是其國策基石,美國扼制日本的資源是事實,在後石油時代到來前,美國的扼制危害還不明顯,還服從於美國的武裝保護給日本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但是,後石油時代到來之後, 美國自私自利的扼制政策將越來越嚴重地損害日本的實質利益,事情的利弊將出現倒轉,日本將不得不尋求獨立自主的資源安全,如果美國不鬆手,那么美日之間將必有一戰。 這也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成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