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揮

石揮

石揮(1915年-1957年),原名石毓濤,天津市人,中國電影、話劇演員,電影導演。 1937年到上海後,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上海職業劇團、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演出團體,演出過《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劇目。還寫過話劇劇本《雲南起義》,導演過《福爾摩斯》等話劇,被人們譽為“話劇皇帝”。1941年進入電影界,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攝的《亂世風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揮在文華影片公司工作。主演了12部影片,導演了3部影片,《我這一輩子》是他根據老舍的原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作品,此片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石揮1915年生於天津,幼年隨父母遷居北京。國小畢業後曾做過鐵路車童、牙醫學徒和電影院的售票員。

演藝經歷

石揮 石揮

1934年,石揮加入北平明日劇團,開始做劇務,後來做演員和導演;1935年11月,石揮在雷電劇團擔任演員;1937年7月之前,他加入沙龍劇社,演出過《日出》;1938年5月,石揮加入北京劇社,在戲劇家陳綿提攜和點撥下,塑造了《茶花女》中的阿爾芒和杜瓦爾、《日出》中的李石清、《雷雨》中的魯貴等重要角色 。

1940年,石揮來到上海,相繼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藝術團體,參加演出了話劇《正氣歌》、《大馬戲團》、《秋海棠》等近30個劇目,塑造了多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成為上海話劇界具有重要影響的演員之一。

1941年,石揮開始從事電影表演,拍攝了《世界兒女》、《亂世風光》兩部影片後,繼而先後在金星影片公司、文華影業公司主演了《假鳳虛凰》、《太太萬歲》、《艷陽天》、《哀樂中年》等一批有影響的影片。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1950年,石揮拍攝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我這一輩子》,並親自擔任了影片的編劇和主演,曾獲文化部1949-1955私營廠優秀影片二等獎。1952年,石揮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兼導演,先後在《腐蝕》、《姐姐妹妹站起來》、《關連長》、《宋景詩》、《情長誼深》中扮演了角色。1955年石揮導演的《雞毛信》是新中國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兒童片,該片獲得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這是最早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兒童故事片。1955年導演的戲曲藝術片《天仙配》,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並引起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黃梅戲熱潮。

1957年11月,“反右”運動中,石揮含冤而死。1979年2月,上海電影局召開大會為石揮平反。1995年由廣電部,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世界電影100周年暨中國電影90周年紀念活動中,中國電影世紀獎評審會授予石揮“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個人生活

石揮在拍攝影片《母親》時認識了京劇女演員童葆苓,在相處過程中產生愛情。由於石揮比童葆苓年長16歲,所以起初童家不接受石揮,但由於童葆苓的堅持,童家只能同意他們的婚事。1953年,二人成婚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57霧海夜航
1955天仙配
1955宋景詩
1953雞毛信
1952美國之窗
1951姊姊妹妹站起來
1951關連長
1950我這一輩子
1950太平春
1950腐蝕
1949哀樂中年
1949母親
1948艷陽天
1947太太萬歲
1947假鳳虛凰
1947夜店
1941世界兒女
1941亂世風光

參演話劇

上演時間劇名扮演角色演出團體
1937年《日出》-沙龍劇社
1938年《雷雨》 魯貴 北京劇社
1939年《茶花女》杜作直北京劇社
1940年《日出》李石清北京劇社
1940年《大雷雨》庫里金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雷雨》魯貴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欲魔》胡大忠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家》高老太爺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正氣歌》文天祥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愁城記》林孟平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花木蘭》花弧中國旅行劇團
1941年《新梅蘿香》秦叫天中國旅行劇團
1941年《邊城故事》-上海劇藝社
1941年《鴛鴦劍》歧司上海劇藝社
1941年《愁城記》林孟平上海劇藝社
1941年《正氣歌》文天祥上海劇藝社
1941年《蛻變》梁專員上海職業劇團
1941年《阿Q正傳》高老太爺上海職業劇團
1942年《荒島英雄》王凱登上海藝術劇團
1942年《秋》覺民榮偉公司中藝劇團
1942年《荒島英雄》-榮偉公司中藝劇團
1942年《福爾摩斯》--
1942年《大馬戲團》慕容天錫上海藝術劇團
1942年《秋海棠》秋海棠上海藝術劇團
1943年《大馬戲團》-藝光劇團
1943年《飄》衛西里、白瑞德苦幹劇團
1943年《梁上君子》夏平康苦幹劇團
1943年《大馬戲團》-長安劇社
1943年《秋海棠》-長安劇社
1944年《雙喜臨門》-苦幹劇團
1944年《正在想》老窩瓜華藝劇團
1944年《陳白露》-華藝劇團
1944年《梁上君子》夏平康苦幹劇團
1944年《林沖》林沖苦幹劇團
1944年《荒島英雄》-苦幹劇團
1944年《金小玉》王士崎苦幹劇團

導演作品

時間類型名稱製作方
1942年話劇《十字街頭》上海綜合藝術劇團
1943年話劇《福爾摩斯》藝光劇團
1944年話劇《機器人》苦幹劇團
1944年話劇《十字街頭》忠藝劇團

以上內容來源

獲獎記錄

個人獎項
  • ▪ 1995年 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獲獎)

人物評價

從先天條件上來說,石揮並不適合當演員,在同時代的男明星中是個異類。他與英俊搭不上邊,像這樣的人往往只能演丑角、配角,而他戲路之寬,鮮有人能超越。石揮的演技是超越時代的,他的表演方式已經很生活化 。 (《國家人文歷史》評)

石揮才華橫溢,戲路寬廣,善於刻畫人物性格,既注重內心體驗,又精於外在表現,是我國演技派表演藝術家的代表人物,成為中國獨具風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藝術家。從先天條件上說,他並不適合當演員,

《我這一輩子》由導演、演員石揮自編自導自演,影片充分展示出石揮的電影藝術才華和獨特的藝術追求。

石揮表演藝術戲路寬廣、感情真摯,並努力追求質樸自然的風格。其導演作品雖然不多,但同樣體現出能夠適應不同的風格和題材的特點,且始終貫穿著富於個性的藝術追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