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忠漢

石忠漢

石忠漢,(1912—1994),湖北孝感市孝昌縣豐山鎮滑石村一帶人,1931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方面軍戰士、班長,紅四方面軍第31軍93師教導隊政治指導員、師供給部政治委員、第277團營政治委員,第31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軍法處處長,第277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長征。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二期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補充營營長,第18(延安)兵站部政治處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後勤部政治處主任,陝西省延長石油廠政治委員。1944年在陝甘寧邊區勞模大會上被選為甲等工作模範。參加了反“掃蕩”鬥爭。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供給部長,冀察熱遼軍區後方辦事處主任、兵站部部長、第4野戰軍後勤第6分部部長。參加了遼瀋、平津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空軍後勤部第二部長、部長、政治委員,空軍顧問。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1955年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他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任職空軍

1949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電令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軍委航空局即行撤銷,原航空局所有人員及業務工作全部交空軍司令部。從此,空軍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經軍委批准,空軍領導機關設立司令部、政治部、訓練部、工程部、後勤部等5大部。後勤部和幹部部當時暫缺。為了解決空軍初建時期後勤方面繁重的保障任務,經中央軍委批准,1950年1月,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6分部改編為空軍後勤部。4月22日任命谷廣善為部長(原四野後勤部運輸部部長)、楊尚儒為政委(原四野後勤部第2分部部長)、石忠漢為第二部長(原四野後勤部第6分部部長)。

1954年5月,中央軍委調整空軍機關編制。空軍領導機關共由11個大部組成,石忠漢為後勤部部長。1962年,周恩來總理任命空軍後勤部部長石忠漢空軍少將任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林彪、“四人幫”的影響和干擾,空軍各項建設遭受嚴重的損失和破壞,1969年12月,受林彪、“四人幫”的迫害免去了石忠漢的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職務。1978年1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空軍後勤部原政治委員石忠漢為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81年3月20日,中央軍委任命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石忠漢為空軍顧問(大區副職)。

人物評價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鬥爭,曾帶領部隊擔負第四方面軍長征的後衛和掩護任務。抗日戰爭時期,他組織各兵站做好物資運輸和過往人員接待工作,保證了作戰部隊的物資供應。解放戰爭時期,他做了大量戰時後勤保障工作,為保證遼瀋、平津戰役和南下作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為空軍建設,特別是空軍後勤部的組建、發展以及空軍的後勤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作戰勇敢,屢建戰功;勤奮好學,埋頭苦幹,謙虛謹慎,密切聯繫民眾;襟懷坦白,作風正派,嚴於律己,處處以黨的事業為重,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風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