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249~300)

石崇(249~300)

正文

西晉文學家。字季倫。祖籍渤海南皮(今屬河北),生於青州,故小名齊奴。石崇年少敏慧,勇而有謀。20餘歲任修武縣令。元康初年,石崇出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在荊州劫掠客商,遂致巨富,生活奢豪。後拜衛尉,是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成員。永康元年(300)賈謐被誅,趙王司馬倫專權,石崇因參與反對趙王倫的政治活動,被趙王倫親信孫秀誣殺。
石崇今存詩 8首。其中樂府詩《王明君辭》對王昭君遠嫁匈奴深表同情。詩中以第一人稱口吻敘述了王昭君“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的痛苦遭遇及對故土的眷念之情,比較感人。在詠嘆王昭君事跡的詩作中,這是最早的一首。
  石崇《思歸引序》及《金谷詩序》,都是描寫他寄情聲色、遨遊山水的閒情逸趣之作,文筆自然流暢,情調飄逸,是抒情意味比較濃的散文。
《隋書·經籍志》載有“晉衛尉卿《石崇集》 6卷”,今不存。其詩文收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配圖

石崇(249~300)石崇(249~300)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