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豆腐柴(原變種)

石山豆腐柴(原變種)

石山豆腐柴(原變種),馬鞭草科、豆腐柴屬植物,分布於越南以及中國大陸貴州、廣西至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石山豆腐柴(原變種)PremnacrassaHand.-Mazz.var.crassa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5(1)卷||馬鞭草科VERBENACEAE||豆腐柴屬PremnaLinn.||五齒萼組Sect.Premnos(Hassk.)Briq.||傘序系Ser.UmbraculiformesPeietS.L.Chen||石山豆腐柴(原變種)PremnacrassaHand.-Mazz.var.crassa
18a.石山豆腐柴(原變種)圖52
PremnacrassaHand.-Mazz.var.crassa

植物形態

石山豆腐柴(原變種)石山豆腐柴(原變種)
石山豆腐柴(原變種),粗壯灌木,高1-5米;分枝棕褐色,叉開,近攀援狀,有粗髓,當年生枝、葉柄和聚傘花序有黃棕色毛,老後,毛漸脫落,疏生細小黃色皮孔,皮縱裂。葉片堅紙質,易脫落,卵圓形至橢圓形,同對葉片常不同大小,長(3)-5-11厘米,寬(2)-4-8厘米,頂端突然收縮成短鈍的尖頭,稀漸尖或鈍,基部圓形至近心形,常偏斜,全緣或中部以上(稀達以下)有規則或不規則的寬牙齒,很少呈微波狀,乾後帶暗褐色,表面被糙伏毛,背面被絨毛狀疏柔毛,主脈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隆起,側脈(4)-5-7對,基脈常三出或近離基三出,全部側脈近30°角分出,彼此近平行,但近邊緣弧狀網結;葉柄較肥厚,表面平坦,長0.5-6厘米,同對葉柄常不等長。圓錐狀傘房花序頂生或假頂生於小枝上,長1.5-5-(6)厘米,花時長寬相等或長過於寬,結果時寬度常大於長度;花無柄至有短柄,芽時綠色,開後白色;花萼鍾狀,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稀疏腺點,長2-3毫米,頂端5裂齒近等長,結果時徑達5毫米,下裂幾達中部而呈二唇形,一唇2裂,他唇較3深裂,裂片寬圓;花冠管長於花萼,微二唇形,上唇微2裂,下唇3深裂,裂片外面疏被糙伏毛,喉部被長柔毛;雄蕊4,近等長,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葯褐色,縱裂;子房無毛和腺點,花柱幾等長於雄蕊,柱頭2裂。果實球形至倒卵圓形,徑2-4毫米,熟時暗黑色,有瘤狀突起。花期5月,果期10月。

分布與用途

石山豆腐柴(原變種)產貴州西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至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500-1600米的石山雜木林中。越南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貴州鎮寧至黃果樹途中。
雲南西疇用葉拔膿,廣西用全株治風濕(《雲南植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