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石家莊市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於2001年11月13日正式開營,它是石家莊市人民政府2001年向市民承諾必辦的20件實事之一,是河北省第一家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基地位於美麗的滹沱河綠色生態園河畔,占地100餘畝,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西臨107國道,南靠石太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環境幽雅。在原師專基礎上,基地投資1000萬元,初步建成了創新設計園,研究學習的OM園,技術實踐、學習的IT園,趣味科技、社會學習的STS園。

基本信息

基地概況

基地成立以來,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心。國家教育部基礎司德育與校外教育處處長李玉先同志、河北省人大副主任劉作田、副省長劉健生、石家莊市市長臧勝業、副市長郭廣生以及省教育廳廳長劉永瑞、副廳長韓清林、李金海同志、省科協副主任鄭燦金同志、石家莊市教育局局長徐英傑同志都曾先後到基地視察工作,並對基地的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

教學管理

隨著基地的發展,廣大教職員工在不斷的探索研究各項目,逐步使項目深化並形成特色項目,使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精益求精。同時,更注重新項目的研究開發,為學生在這裡實踐、發展、提高提供更為廣闊的平台。

基地聘請了多位資深的教育教學研究專家,專門設立了學術委員會;吸納了有現代管理經驗的行政及教學管理人員;廣募賢才,建立了一支年輕,有實力,肯鑽研,求上進,敢創新的教師隊伍。

教學指導方針

培養能力、運用知識、拓寬視野、參與實踐是基地的教學指導方針

基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主要是通過營造氛圍、設定情景、多種形式的實踐和體驗,親歷親為,從而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來實現的。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並確定了基地的教學指導方針:能力培養是主線、運用知識是基礎、拓寬視野是關鍵、參與實踐是目的。

1、在參與實踐中獲取直接經驗

綜合實踐活動並非學科教學中“實驗和製作”的簡單重複。它通過靈活多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教育和開發,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掌握技能、技巧,提高動手、動腦能力,獲取直接經驗。

另外,基地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將簡易的技術設計、技術產品評價引入課程,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勞動素養的提高。這裡的活動,是學校學科學習的延伸和套用,是家庭生活的補充,是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的有機結合。

2、將人文教育和科學素養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時期,灌輸式的說服教育固然重要,但它比較抽象,不易讓人接受。綜合實踐活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活動的各個環節當中,讓使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基本教學理念

自主實踐、合作探究、綜合提高、全面發展是基地的基本教學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在有計畫、有步驟的開展活動時,我們更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體現學生是活動的主體,關注學生主動學習、研究性學習、學會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實踐活動中,我們倡導自主性原則,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蒐集材料、自己設計方案,由學生自己討論、動手實踐深入探究、研究、總結報告,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和綜合素質。

教學實施原則

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是基地的教學實施原則

基地的教學實施原則為注重德育,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充分體現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和創新性的特點,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

1、活動為載體,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活動的各個環節

2、師生互動、寓教於樂是最基本的教學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最主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觀念。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更重要的也是參與者

3、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大膽創新實踐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學習方法的靈魂,貫穿所有活動項目。它以“探究”為主線索,把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將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它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的體驗,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

4、將信息技術融入實踐活動

為了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基地建立了區域網站,成立了容有上百台計算機的信息港,供同學們信息搜尋和成果交流。每項活動都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學會利用多種信息工具,查閱、蒐集、檢索、整理、鑑別有關資料,結合實踐主題,進行提取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達到培養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使用信息技術的初步能力,師生共同套用信息技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並進行成果交流,將自己在活動中取得的大量數據轉化為知識、技術和產品,達到創新學習的目的。

基地重視引進現代管理體制。為規範管理,提高教學及服務質量,基地自成立以來就按國際規範管理模式及ISO9000認證質量管理體系各項標準及要求嚴格管理,並於2001年11月11日通過9000認證,實施規範管理。

基地成立兩年以來,員工形成了基地榮我榮、基地衰我辱的強烈使命感,將“大膽創新實踐,勇於迎接挑戰”工作作為工作宣言,奠定了進取敬業、團結奉獻、雙向成功的價值觀念基礎。

項目設定

基地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設定涵蓋了四大領域:

信息技術教育

基地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套用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開設項目有:計算機組裝、網路組配、網頁製作、單片計算機等。

勞動與技術教育

基地的勞動與技術教育確立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準備等方面的內容,將簡易的技術設計、產品評價引入課程,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強調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的養成,強調發展為本,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這裡的活動,是學習的延伸,是家庭生活的補充,是自己事業與生活圈子的擴展,是勞動技能的大展示。實踐的是功夫,體驗的是傳統。付出的是汗水,收穫的是幸福。

開設項目有:優酪乳製作、石英鐘設計、鐘錶組裝、無土栽培、廚藝、插花藝術、縫紉刺繡 、急救醫學等。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開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將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引向社區,讓他們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培養他們親和社會的能力和態度。在這裡,中小學生可以學習創辦企業、經營管理企業,體驗商務談判的艱辛與快樂。從這裡走出,社會將不再陌生。

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貫穿於基地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中,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靈魂,它把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將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鍛鍊科學思維 ,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中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主要研究課題有:環境科學、新型飲料研究等。

項目分配

高中項目

有無土栽培、網頁製作、急救醫學、計算機網路、新型飲料研究、商務談判、模擬企業、單片計算機、環境科學、法律社會等。

國中項目

有優酪乳製作、形體訓練、計算機組裝、中國結、趣味化學、廚藝、石英鐘設計、陶塑藝術、中醫按摩、無土栽培、扎染藝術、急救訓練、模擬法庭、航模運動、無線測向、插花藝術等。

國小項目

有麵塑藝術、益智玩具、快樂午餐、我的風箏飛上天、無土栽培、網咖著火大家議、十字繡、蝴蝶藝術、轉陀螺、石英鐘設計、剪紙藝術、自救自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