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七

石三七

石三七是一種植物名,出自《廣西藥植名錄》。分布生於山中石隙陰濕處。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Chirita eburnea Hancenbsp
Chirita eburnea Hance 牛耳朵
異名:Chirita fauriei Franch.
別名:岩青菜石虎耳,光白菜,金山岩白菜,貓耳朵牛耳岩白菜,牛耳岩,石菜,爬面虎,青菜還陽,山金兜菜,石峰子,石三七岩白菜

分類系統位置: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菊亞綱 Asteridae [Cronquist系統]
玄參目 Scrophulariales [Cronquist系統]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Cronquist系統]
苦苣苔亞科 SubFam. Cyrtandroideae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長蒴苣苔族 Trib. Didymocarpeae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唇柱苣苔屬 Chirita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唇柱苣苔組 Chirita Sect. Gibbosaccus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唇柱苣苔亞組 Chirita Subsect. Sinenses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螞蝗七系 Chirita Ser. Fimbrisepalae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牛耳朵 Chirita eburnea [FRPS系統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形態

牛耳朵,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根生葉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0~17厘米,寬3~6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下延成柄,全緣或波狀,兩面均被毛,質厚,粗糙。花莖高約20餘厘米,被白色毛茸,小花呈聚傘狀排列,有柄;花柄基部有苞片1對,闊卵形,長約1.5厘米,抱莖;萼片5,基部連合。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基部管狀,裂片2唇形,淺粉紅色;發育雄蕊2,不發育雄蕊2;子房2室。蒴果線形,長約5厘米,黃棕色,先端尖。種子多數。分布生於山中石隙陰濕處。

分布

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湖北。

中藥

牛耳朵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石三七、石虎耳(《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莖或全草。
【功用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根莖:清肺,止血,解毒。治肺結核。"
②《廣西植物名錄》:"全草:清肺止咳,補虛止血。治肺結核,咳喘,吐血,紅崩白帶。"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鮮者3~6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