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性高血壓

睡眠性高血壓

睡眠性高血壓常在睡眠時或睡醒後血壓升高。其發病原因可能與睡眠時呼吸淺慢、暫停、心率快慢波動、血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致的交感活性增高有關。多見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者和鼾症伴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 由於睡眠時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阻塞,引起血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從而導致交感活性增強。而交感活性亢進可造成周圍阻力小動脈發生代償性改變,引起管壁肥厚,管腔狹窄,對縮血管活性物質的反應性增高,使之出現血壓升高,並常因血氣改變而發生各種心律失常及並發其他心血管疾病。

防治

●睡眠性高血壓患者須服用長效降壓藥進行治療,這樣能減少高血壓對重要器官的損害。

●睡眠性高血壓患者應及時減肥,因為肥胖者頸部堆積的脂肪可對氣管形成壓迫,同時過多的脂肪又限制了肥胖者胸廓的呼吸運動。

●睡眠性高血壓患者在睡覺時可取右側臥位,這樣可減輕或消除其氣道阻塞症狀。另外,此病患者在睡覺前不要吸菸、喝酒,儘量不要服用安眠藥。

●症狀較重的睡眠性高血壓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目前,臨床上用於治療睡眠性高血壓的手術方式主要有:鼻息肉摘除術、矯正鼻中隔術等。這些手術措施都有改善呼吸道狹窄、使氣管內氣流通暢的作用。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為其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

對睡眠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矯正氣道阻塞所致的呼吸暫停。一般在氣道梗阻解除後,大多數病人的血壓會明顯下降 ,甚至降至正常。所以,睡眠時應取右側臥位,儘量避免或減少打呼嚕、憋氣,以免呼吸暫停而致血壓升高。同時還應注意睡前勿吸菸,不喝酒,不服安眠藥,保持鼻道通暢,不用嘴呼吸。一旦發生睡眠性高血壓,要及時到醫院診治。手術切除增生的扁桃體、多餘的咽壁脂肪組織或作懸壅垂咽齶成形術,擴大咽部呼吸道,可達到氣流通暢的目的。

發病原因

人類在休息和運動過程中因生理需求的不同,動脈血壓產生相應的變化,在一天中血壓變化呈現晝夜節律,即夜間下降,清晨上升,近中午時達到最高點。睡眠開始後即出現血壓下降,睡眠的1、2期(淺睡眠)下降9%,3、4期(深睡眠)下降14%,因此睡眠結構可以影響血壓。

當前,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多見於中老年人,患病率可達15—20%,而且50—90%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可合併有高血壓,反之30—50%的高血壓常又合併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其發病主要原因是: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慢性缺氧影響睡眠質量,結果淺睡眠多而深睡眠少,這樣血壓下降不夠充分,長期下來機體產生適應性改變,反射域值和交感神經活性重新設定在一個高水平上,而導致高血壓;缺氧可刺激機體內分泌系統釋放血管緊張素,對血管壁不斷刺激,導致慢性血管平滑肌的增生肥厚,久而久之則引起持續高血壓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