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海葵魚

眼斑海葵魚

眼斑海葵魚(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俗名為公子小丑魚或公主小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眼斑海葵魚眼斑海葵魚

名稱:眼斑海葵魚

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
分類:鱸形目

特徵

本魚背鰭硬棘為橘黃色斑塊所分割者有5-6枚,以第四枚為最長,約為頭長的2.1-2.9倍。胸鰭、臀鰭、背鰭、尾鰭,凡是被橘黃色斑塊所分割的,都有黑緣,黑緣之外,還有一透明的外緣。體側有明顯可見3塊白斑,形狀不規則,約在鰓蓋外緣,身體中段及尾柄部各有一塊。硬棘10-11枚;軟條13-17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1-13枚。體長可達11厘米。

習性

棲息於1~15公尺海域,常與Heteractis magnifica、Stichodactyla gigantea、S. meryensii 3種海葵共生,以母系社會為中心。繁殖期極具領域性,產黏著卵於石塊上,由雌、雄魚共同護卵;孵化後的仔稚魚隨海漂流。雜食性,以藻類及浮遊動物為主。

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經濟利用

多為觀賞魚,不供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