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後骨

眶後骨

眶後骨是位於眼眶下面,是爬行類動物特有的特徵。

眶後骨眶後骨
眶後骨是位於眼眶下面,是爬行類動物特有的特徵,在很多爬行類動物的古化石都可以看到:

聖賢孔子鳥

學名來源(etymology):“孔子”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聖賢”是歷代封建王朝贈於孔子的封號。產地和時代:中國遼寧省北票市上園鎮四合屯,晚侏羅世義縣組下部。基本特徵:聖賢孔子鳥屬晰鳥亞綱,是除德國始祖鳥外世界最早最原始的鳥類,其主要特徵是:頭骨各骨塊不癒合,尚具有其爬行類祖先遺留下來的眶後骨,牙齒退化,出現了最早的角質喙。前肢仍有三個發育的指爪,胸骨無龍骨突,肱骨有一大氣囊孔等等。
1984年甘肅鳥的發現令人難以置信地證明始祖鳥並不是鳥類演化和主系,這使得全世界為之震驚。1989年9月在我國遼寧又發現了中生代鳥類化石。這些是在德國之外的地方首次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鳥類。從此古生物界鳥類研究熱的序幕被拉開了。1993年在遼西發現了年代僅次於始祖鳥的更早的化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孔子鳥。它們大約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這一階段。從94年後古生物學家們雲集遼西,數以萬計的鳥類化石源源不斷地被發掘出來,全世界古生物學界幾乎都把目光都投向了這裡,鳥類研究進入到一個全盛時期。著名鳥類學家A.Feduccia教授稱:“尤其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材料……構成了我們認識早期鳥類的基礎”,許多美國學者甚至認為世界現生鳥類很可能起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以往一樣最熱門的孔子鳥較始祖鳥稍晚(極有可能是同一時期的)。其特點是頜骨無牙齒,取而代之的是角質喙;肱骨近端有一大的氣囊孔,第一指骨爪特彆強大而尖利,第二指骨爪收縮;胸骨較大,呈片狀並有一短的後側突;恥骨遠端沒有恥骨腳以及尾椎骨縮短,基本形成尾綜骨等,這些都是始祖鳥所沒有的進步性狀,同時也是區別於早白堊紀鳥類的重要特徵。孔子鳥的發現一方面更進一步證實始祖鳥非鳥類進化主流,另一方面打破了它獨霸侏羅紀始鳥百餘年一統天下的局面,使得人們的研究更全面和充分了。

中華盜龍

其它中文名稱(Chinese[OTHER])→中華賊龍
目(Order)→Saurischia蜥臀目
亞目(Suborder)→Theropoda獸腳亞目
類(Infraorder)→Neotheropoda新獸腳類
Tetanurae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鳥獸腳類
Carnosauria肉食龍類
超科(SuperFamily)→Allosauroidea異特龍超科
科(Family)→?Sinraptoridae中華盜龍科
屬(Genus)→Sinraptor中華盜龍
模式種(TYPESPECIES)→S.dongi董氏中華盜龍
其它種(OTHERSPECIES)→S.hepingensis和平中華盜龍
=Yangchuanosaurushepingensis和平永川龍
時代(Period)→侏羅紀晚期KimmeridgiantoTithonian
分布(Foundin)→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
發現地層(Stratum)→...
食性(Diet)→肉食
典型狀態(Lengthupto)→7米
推測體重(Mass)→...
發現者(Discoverer)→Currie&Zhao,1994
簡介(BriefIntroduction)[A]發現董氏中華盜龍,是中加科學家合作研究的巨大成果之一。這條恐龍發現於準噶爾盆地石樹溝組地層中,時代為侏羅紀晚期。這是一具保存得相當完整的骨架,只缺少前肢及部分尾椎。它是由加拿大的菲利浦·柯里與中國的趙喜進共同研究的,鑑定結果這是新科、新屬、新種。種名贈與董枝明,以紀念他發現這種恐龍以及在研究永川龍上的功績。由於是首次在中國發現這種獸腳肉食性恐龍,所以命名為中華賊龍科中華盜龍屬。
[B]1824年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巴克蘭首次發現了肉食性的巨齒龍,從此揭開了兇猛殘暴肉食性恐龍王國的內幕。這次中華盜龍的發現,使人們能在更深的層次上揭示過去尚未被揭曉的獸腳類肉食龍的秘密,所以說它具有較高的學術意義。這種恐龍身長約7.2米,主要特徵是:顴骨發育成大的氣腔,齶骨也氣腔化,顳顬間骨較長,並包含眶後骨。它比異龍更原始,與在四川發現的永川龍比較接近,但頭骨比永川龍更長更低。研究者提出,把在四川自貢發現的和平永川龍併入中華盜龍屬,作為這個屬的第一個種,即和平中華盜龍。因為董氏中華盜龍的化石保存在非常堅硬的圍岩里,所以它是經過科學家們1987年、1988年兩年的艱苦的工作才被發掘出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