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宋代文物,高122.6厘米。在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層天宮中發現,存放在兩重木函之中。寶幢的主體用楠木構成,由須彌座、佛宮、剎三個部分組成。已有1000年歷史,是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2013年5月18日,博物館專家在蘇州博物館將寶幢重新組裝展出。

基本信息

形制規格

真珠舍利寶幢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宋代文物,高122.6厘米。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層天宮中發現,存放在兩重木函之中。黑色外木函正面有兩排白漆楷書“瑞光院第三層塔內真珠舍利寶幢”。現收藏於蘇州博物館。

寶幢的主體用楠木構成,分須彌座、佛宮、剎三個部分。須彌座呈八角形,上有一條滿身綴珠如銀鱗的九頭龍。佛宮在須彌山的頂端,宮外有八大護法天神。宮中為碧地金書八角經幢,分別以真、草、隸、篆書陰刻填金七佛之名及梵語“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意即“大智慧可達彼岸樂土”。

經幢中間,是一隻用來供奉舍利子的淺清色葫蘆形瓷瓶和兩張雕版印《大隋求陀羅尼咒經》安置其中。幢頂置有金銀雕纏枝紋佛龕,一尊通體描金的木雕佛祖像趺坐其間。殿頂又設漆龕,內盛金質寶瓶。其上罩八角形金銀絲串珠華蓋,分別有鎏金銀絲編小龍八條為脊。

華蓋上部為剎。剎頂是一顆大水晶球,球兩側用銀絲纏繞,亮光閃閃,意示“佛光普照”。

在製作寶幢時,製作者選用了佛教所說的世間“七寶”,即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和銀等材料。整個寶幢上用於裝飾的大小相等的珍珠就達四萬多顆。

製作工藝

真珠舍利寶幢在製作手法上運用了玉石雕刻、金銀絲編制、金銀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種特種工藝,綜合了當時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銀細工等多種工藝技術,展示了多個獨立的局部構件的輕巧結合。凝聚了許多能工巧匠的智慧與心血,是一件稀有而珍貴的宗教藝術品。真珠舍利寶幢造型優美、構思獨特,工藝之精巧舉世罕見,代表了整個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的集錦。

發現經過

在蘇州城西南盤門內有一座千年古塔,名為瑞光塔,為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聖八年(1030年)所建。1978年,在瑞光塔中發現了一個1米多高的木函。木函被發現極為偶然。

1978年4月12日,三名小學生一起到瑞光塔上搗鳥窩,他們爬到瑞光塔的第三層,無意間摸到了一塊鬆動的塔心磚。他們掀開沉重的磚龕,發現下面是一個黑黝黝的地洞。靠著牆壁破洞中透出的微弱亮光,三個孩子發現地洞中還有個1米多高的“黑箱子”,一個沉睡千年的國寶級文物真珠舍利寶幢就此重見天日。

聞訊趕來的文物專家打開“黑箱子”,裡邊裝有一個銀杏木製作的內木函,四面彩繪著四大天王的形象。彩繪內函高124厘米,用銀杏木做成,木函的內壁上寫有“大中祥符六年”,也就是公元1013年。當時木函上寫著“瑞光塔第三層塔內真珠舍利寶幢”的字樣,根據銘文,專家認為塔心窖室藏的是一件真珠舍利寶幢,再打開這個木函,一件稀世珍寶便耀眼奪目地展現於眾人眼前,這就是後來成為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真珠舍利寶幢。

研究意義

真珠舍利寶幢不僅是研究佛教史的實物依據,也是研究佛教工藝史、美學史的不可多得的無價之寶。從它可一窺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達到的繁榮精美程度。

拼裝展出

博物館專家小心翼翼地現場組建真珠舍利寶幢。嚴建蔚現場組建真珠舍利寶幢

2013年5月18日上午,作為博物館日的特別活動,蘇州博物館館藏真珠舍利寶幢原件拼裝工作在其觀摩室舉行,來自蘇博的會員代表、志願者代表以及中國小美術教師代表共17人目睹了拼裝過程。

真珠舍利寶幢放在盒子裡,平時深藏在博物館地下庫房內。真珠舍利寶幢將在多個工作日內全部拼裝完畢並在展廳內亮相,替代之前陳列的複製品。蘇博保管部主任嚴建蔚是現在館內唯一能夠拼裝該藏品的人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