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的日子[電影]

看海的日子[電影]
看海的日子[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看海的日子》是中國台灣電影,影片的導演是王童。與同年的《兒子的大玩偶》一樣,這一部《看海的日子》也是源自於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小說作品。講述一日白玫在火車上遇到昔日的姊妹茵茵(蘇明明飾),已從良的她,嫁給了體貼的少校,並育有一子魯延的故事。一家幸福的模樣,讓白玫突然也想當起母親來。後來白玫跟一位恩客;善良純樸的漁人阿榕(馬如風飾)借種懷一子後隨即離開該地。與漁人阿榕不告而別後的白玫獨自回到親生母親故鄉。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女主角白玫(陸小芬飾)從小被寄養在別人家中,白玫的養父把她賣到南方澳漁港的私娼寮當妓女,“十四歲就在中壢的窯子裡,墊著小凳子站在門內叫阿兵哥的日子”。後來養母家境好轉之後,希望白玫從良,但白玫不肯,養母罵她是爛貨,白玫反譏她說:“是的,我是爛貨。十四年前被你們出賣的爛貨,想想看:那時候你們家裡六口人的生活是怎么過的?現在是怎么過的?現在你們有房子住了,裕成畢業了,結婚了,裕福讀高中,阿惠嫁了。全家吃穿那一項跟不上人家?要不是我這個爛貨,你們還有今天?”
一日白玫在火車上遇到昔日的姊妹茵茵(蘇明明飾),已從良的她,嫁給了體貼的少校,並育有一子魯延。一家幸福的模樣,讓白玫突然也想當起母親來。後來白玫跟一位恩客;善良純樸的漁人阿榕(馬如風飾)借種懷一子後隨即離開該地。與漁人阿榕不告而別後的白玫獨自回到親生母親故鄉。
在白玫到達當地後,該村落隨即開放了公地放領使村民擁有土地等等的好事,爾後當地村民都一致認為這些好事都是白玫帶來的好運。正月,白玫終於要生產了,生產並不順利,但最終醫生還是用夾子將嬰兒順利產出,是一名健康的男嬰。
日子一天天過,身邊依偎著一個孩子的白玫也思念起個性憨厚的漁人。某日她攜子搭乘火車經海岸線前往漁港,欲看看孩子的爸。搭車時,一位女士主動讓位給她們母子坐,讓此時的白玫感受到無比的溫暖。

演職員表

演員表

白梅 陸小芬XiaofenLu
因因 蘇明明MingmingSu
阿榕 馬如風RufengMa
村人 方龍LongFang
少女白玫 林秀玲XiulingLin
未知 YueniangShi
鴇母 素珠ZhuSu
HudouXiao 小戽斗
未知 YingWen
白玫生母 英英YingYing
鴇母 阿匹婆

職員表

原創音樂:
張弘毅HongyiZhang
攝影:
林鴻鍾Hung-ChungLin
剪輯:
陳勝昌Sheng-ChangChen
美術設計:
王童T'ungWang
錄音:
杜篤之Du-CheTu

導演
王童T'ungWang
編劇
黃春明ChunmingHuang

人物角色

角色

演員
白玫 陸小芬 本名陳冬枚,白玫是老鴇取的。
阿榕 馬如風 漁民,白玫的恩客,孩子的父親
茵茵 蘇明明 白玫在私娼寮時的好姐妹
​ 林秀玲 少女白玫
​ 翁家明 茵茵恩客
​ 英英 白玫生母
​ 小戽斗 白玫大哥
​ 梅芳 白玫大嫂
​ 方龍 村人
鴇母1 素珠 白玫稱‘阿娘’
鴇母2 阿匹婆 ​
​ 林怡君 白玫的兒子(由女嬰扮演)

作者簡介

《看海的日子》作者黃春明《看海的日子》作者黃春明
黃春明(1935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屏東師範學院畢業,曾擔任中國廣播公司宜蘭台節目主持人、電影編劇、兒童劇場創辦人及編劇、電視節目主持人等,為鄉土文學小說家,擅長描寫小人物的故事。他的小說曾多次改編為電影。
黃春明,於1962年步入文壇,其《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鑼》、《溺死一隻貓》、《我愛瑪莉》等小說創作,代表了台灣鄉土文學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華文文學界亦頗負盛名。陳水扁政府曾許以高官,拉他進入政權核心,都被他回絕了。所以他的這個題辭,頗存深意,令人感動。 代表作有《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喲娜啦‧再見》等。
黃春明六0年代之代表作有《溺死一隻老貓》、《看海的日子》、《鑼》、《兒子的大玩偶》等,內容以農村鄉土為創作題材,以他所熟悉的卑微鄉土小人物為主角,藉由刻劃描寫其個性與遭遇來呈現對土地、家園的熱愛,以及深刻的父子祖孫之情及夫妻男女之愛。
七0年代之作品如《兩個油漆匠》、《蘋果的滋味》、《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我愛瑪莉》等小說,所關懷之對象則轉向都市中之小人物,表現出對都市文化的不滿與無奈,以及他對社會底層人物的關懷。
黃春明多才多藝,在小說、散文之外,也從事兒童繪本、漫畫的創作。一九九0年出版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一九九三年出版《黃春明童話》系列。近年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巡迴全省演出兒童舞台劇;並於宜蘭設立吉祥巷工作室,進行《宜蘭縣通俗博物志圖鑑》採訪紀錄,積極參與社區營造、田野調查,足見其對台灣土地與人民歷久不衰的關愛。
黃春明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小說《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兩個油漆匠》等曾被改編拍成電影,1985年由他自編自導的《莎喲娜啦‧再見》尤引人矚目。曾獲“吳三連文教基金會文藝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以及“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人與自然、社會”系列講座獲教育部獎勵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由副校長林振東教授召集、中文系許建昆副教授主持,旨在引領學生於跨學科的多元關懷中,重新領會人文、社會與自然的交融之美。

導演簡介

王童

導演王童導演王童
男,生於1942年4月4日,中國台灣
星座: 牡羊座
生平:
台灣導演、美工師。原名王中和。祖籍蘇州,生於安徽太和。8歲隨父母移居台灣。1964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美術科。兩年後考入中影公司,自實習生、背景繪畫、美工助理做起,後升任美術設計;先後參與《還我河山》 《路》《龍門客棧》《俠女》 《三朵花》等30餘部影片之美術工作。
1971年赴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研習舞台設計。1973年返台。1976年以《楓葉情》獲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1983年以《天下第一》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服裝設計獎。1985年以《策馬入林》獲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一生共為100多部影片擔任美術設計工作。1981年執導《假如我是真的》 ,獲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之後共導演了十多部影片並自任藝術指導。1983年執導《看海的日子》,以徹底的現實主義奠定了台灣中堅導演的地位,獲第二十屆金馬獎優秀影片獎。1987年執導《稻草人》 ,描寫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占領下台灣農民的痛苦生活,獲第二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並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哥倫比亞波哥大國際影展最佳影片獎。1989年執導《香蕉天堂》 ,描寫大陸解放後流落到台灣的士兵們的遭遇,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優秀影片獎。1992年執導《無言的山丘》,描寫台灣淘金礦工境況與日本統治的介入,獲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作品獎,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以上三部作品構成台灣近代史三部曲。其他導演作品還有《苦戀》、 《策馬入林》 、《紅柿子》等,皆成績不俗。
1997年後歷任中影製片廠廠長、金馬獎評審會主席。2005年推出卡通片《紅孩兒大話火焰山》 ,獲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主角簡介

主角陸小芬主角陸小芬
陸小芬
女,生於1956年10月9日中國台灣台北
星座: 天秤座
更多名字:
Lu Hsiao Fen
原名:張淑芬
生平:
台灣演員、歌星。原名張淑芬,生於台北市。高中畢業。1977年自今日音樂補習班結業後在歌廳演唱。1979年在中華電視台舉辦的歌壇新秀比賽中獲總冠軍。1980年任永升電影公司演員,主演主演《瘋狂女煞星》、《艷賊》等,逐漸成為影壇新星。
1983年主演王童導演的由黃春明同名小說改編的《看海的日子》,以樸實的演技將飽受凌辱的妓女白梅演繹得生動感人,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87年,出演陳坤厚執導的《桂花巷》 ,成功演繹舊式封建家庭中的女子高剔虹的一生命運,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89年出演陳耀圻執導的《晚春情事》,再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進入九十年代之後,陸小芬在銀幕上也時有作品推出,但風頭已經大不如前。近年,她的事業重心有所轉移,在台灣的螢屏上時有露面。在台灣民視的電視劇《富貴在天》和《大腳阿媽》中,陸小芬再次表現出影后的本色,演技備受好評。這兩部戲是台灣有線電視裡同期播映的劇集中最受歡迎電視劇,陸小芬也因此一躍而成了民視的當家花旦。
其他表演作品另有《嫁妝一牛車》 (1984)、《陰間響馬吹鼓吹》(1988)、《販母案考》(1990)、《十八》(1993)等。

幕後製作

與同年的《兒子的大玩偶》一樣,這一部《看海的日子》也是源自於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小說作品,並由原作者黃春明親自改編後搬上銀幕,同時它也是王童導演第一部與閔南語電影演員合作的電影。這是一段極為凝重的人生記述,人性蛻變與時代的悲愴,是影片所不可能完全刻畫得盡的主要命題。故事與日本七十年代末影片《望鄉》有著異曲同工的特點,就是以一個妓女的一生遭遇作為敘事的重心,兩個主人公的特點相似,隨身陷煙花青樓,卻有著堅毅,不向命運屈服的個性。本片呈現了女性強韌的生命力,與純潔高貴的母性本質,是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本片也在台灣電影最為困難的時候創造了不菲的商業成績,賣座兩千三百多萬台幣,並掀起了新一輪的鄉土文學改編電影的熱潮,一度將影片的女主角陸小芬重新推向演藝事業的高峰。本片於1983年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獎(陸小芬)、最佳女配角獎(英英 )。

影視評價

從娼妓到母親──肉身菩薩的女性自覺
「看海的日子」由原作者黃春明親自改編搬上銀幕,也是王童導演第一部與台語片演員合作的電影。影片敘述一個被養父賣入青樓的妓女,白梅,十四歲時便得以身體換取金錢,供給養父家生活所需。十四年後返鄉參加養父的忌辰,卻彷如瘟神般備受歧視與閃……
本片呈現了女性強韌的生命力,與純潔高貴的本質,是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本片也將陸小芬重新推向演藝事業的高峰,並賣座兩千三百多萬,在當時極為難得。
本片於1983年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陸小芬)、最佳女配角獎(英英)。

影片獲獎

影視節獎名稱 獎項 影人
第20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陸小芬
第20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女配角 英英

拍攝逸事

台灣演員陸小芬參加中天娛樂台的綜藝節目“康康嚇一跳”時,經由製作單位的特意安排之下,再度見到當年拍攝本片的嬰兒,讓她實現20年來的願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