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於2002年4月批准組建的一所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學院新 校區總體規劃1000畝,一期工程占地400餘畝,按現代高職教學標準設計,由眉山市人民政府投資近3億元建設,已於2009年12月底竣工,2010年3月投入使用。新校區屹立在風景秀麗的岷江東岸,將滿腔熱忱地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學子。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學院秉承“特色建院,質量立院,人才強院,和諧興院”的辦學理念。培養專業知識紮實,實踐技能突出、有創新精神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

學院現有CAD設計室、分析測試中心、模擬會計中心、多媒體電教、計算機、電子組裝、辦公自動化、電子電工、機電數控實訓等67多個實訓室。圖書館藏書28.5萬冊。

校園全景 校園全景

 學院有專職教師202人,其中副教授、教授70人,雙師素質教師49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拔尖人才10人。博士 、碩士39人。另聘客座教授52人。

近五年來,學院共參編教材40餘部,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1000餘篇。獲國家級科研立項1項,省級科研立項10項。中央財政支持的畜牧獸醫實訓基地一個,生物技術及套用專業教師獲得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培養套用型人才為目標。實行畢業證與職業技術資格證相結合的“多證制”。在人才培養上,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注重工學結合,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專業技術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學院科學的管理、雄厚的師資、優良的辦學條件、豐富的辦學經驗,能滿足每一位學生求知學技、提高素質、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學院在廣州、深圳、珠海、上海、江蘇、北京、西安、重慶、成都等20多個城市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96個,為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保障。畢業生遍布眉山市各區縣、市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一線城市,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5%以上。

各系簡介

師範教育系

師範教育系的前身是具有七十五年辦學歷史的四川省眉山師範學校,是我院辦學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系。現有在編教職工40人。副高以上職稱6人,在職在讀碩士9人;本科生占教師總數的90%,。曾憲梓教育基金獲獎得者、享受國務院津貼的教育專家二人。教育系在四川方言、國小教育、心理學、程式設計、網路、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有一流的師資,,取得了一系列有較大影響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這是一支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關心熱愛學生的教學科研隊伍。現設有系辦公室、初等教育教研室、教心學教研室、現代教育技術教研室、數理教研室、系分工會、團總支、微格室、語音室、演播室、電子技術實驗室等。

以人為本、注重能力和素質培養是教育系辦學的基本理念;造就有較高文化素養,有紮實的基本技能,適應性強的新型套用型人才是教育系追求的培養目標。本系在眉山師範附屬國小、蘇南國小等5所國小設有實習基地。並與浩海科技公司建立合作辦學的關係。充分體現了校企合作,注重實踐,提高技能的辦學思想 。

為鼓勵學生成才,教育系在狠抓基礎文化知識教育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組建了多個學生社團組織,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以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

師範教育系現開設有初等教育專業、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學生通過三年學習,除獲得大學專科文憑外,還將獲得外語、國語、計算機等相應專業的各種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可通過形式多樣的各種課外活動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學生畢業後就業面十分寬闊。除從事教育工作外,還可到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電信以及第三產業就業和施展自己的才華。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後,合格的學生可直接到浩海集團公司就業。就業率高達98%。

學生機房 學生機房

 師範教育系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有著現代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文理綜合系。我系全體教職工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來我系就讀。

商貿旅遊系

商貿旅遊系設有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旅遊英語、文秘共七個專業,在校學生1300餘人,是我院重點建設的教學系之一。

師資力量

現有專任教師45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1人。有雙師素質教師15人。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多名教師具有註冊會計師、高級經濟師、會計師、律師、經濟師、物流師、酒店管理師、企業法律顧問等資格或職稱。全系教師在各類雜誌上公開發表研究性文章50餘篇,同時參編、主編各類教材近20餘本。

實驗實訓條件

校內設有會計模擬實訓室、電算會計實訓室、物流模擬實訓室、旅遊資源實驗室、酒店前廳實驗室、客房實驗室、餐廳實驗室。商務綜合實訓室、茶藝實訓室正也正在加緊建設中。同時在北京、上海、無錫、成都、眉山、樂山等地建設了一批校外實習就業基地。充足的校內校外實訓場所充分保障了教學、實訓的需要,為學生開闊眼界、掌握技能、實習就業提供了保障。

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目前可進行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行銷師、物流師、導遊資格證書、飯店服務資格證書的考試和培訓,合格率均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辦學特色

行政辦公樓 行政辦公樓

 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為宗旨,以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為基本辦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符合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需要,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人才。

機電工程系

我院於2007年8月成立了機電工程系,2009年2月在原機電工程系、電子信息系與藝術系的基礎上組合而成新的機電工程系,現有在校學生1300餘人,是我院重點建設的教學系之一。

開設專業

目前機電工程系開設有機電一體化、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多媒體設計與製作等7個專業。

實驗實訓條件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院內現有數控加工實訓車間、PLC及電力拖動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CAD/CAM實訓室、車工實訓室、鉗工實訓室、焊工實訓室、綜合加工實訓室、計算機實訓室、畫室等實驗實訓場所,建築裝飾綜合實訓室、廣告設計與製作實訓室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實驗實訓室現有儀器設備795台(套),價值500.28 萬元;有各類實驗、實訓工位515個;實驗實訓場所總面積2670 平方米,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實訓基地群。

我系與成都市新築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恩製造有限公司、成都天科製造有限公司、眉山市東坡區宏全機械廠等20多家企業簽訂了校企產學合作協定。先後與四川德恩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天科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人才定向培養關係,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

師資隊伍

機電工程系現有專任教師52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0人,碩士研究生9人,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外聘教師9人,“雙師型”教師16名。教師在國家各級公開出版的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

辦學特色

機電工程系教學管理規範,倡導“理實一體、工學結合、能力本位、實現人生”的良好學習氛圍。落實了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重視專業與學科建設,職業教育特色鮮明,對學生開展“競技教育”活動,學生理論與實踐課比例為1:1。目前我系畢業的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就業率達到98%以上。

機電工程系是一個有無限生機和發展前景的工科系,我們全系教職工熱烈歡迎大家來機電工程系學習。

農業技術系

農業技術系,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學院省部級優勢專業農學、園林、畜牧、獸醫專業合併組建,是學院重點建設系之一。建系至今,先後培養了一萬多名農業、林業、畜牧專業技術人才。農業技術系下設生物技術及套用、園林工程、畜牧獸醫3個教研室,轄生物技術及套用、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園林工程技術、畜牧獸醫、種子生產與經營、水產養殖技術、植物保護七大專業。

農業技術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雙師型、學術型教師隊伍。 全系有專業教師28人。其中副教授14名,講師7名,實驗師5人。他們中有碩士研究生9名,在讀博士1名,市級拔尖人才1名,眉山市科技專家團成員8名,雙師型教師8名。全系教師在國家級、省部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何清海、馬建英等副教授科研成果多次獲省政府、市政府一、二、三等獎。何清海教授還榮獲省勞動模範、省優秀專家和市拔尖人才稱號。許多教師還是全國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教材的主編或編寫人員。強大的師資隊伍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堅實基礎。雄厚的師資力量,嚴謹的治學態度,積極的創新意識,為深化教學改革帶來了一片生機。

農業技術系重基礎、強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全系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有園林規劃設計室、水稻育種室、組織培養室、疾病診斷室、飼料分析化驗室、植保實驗室、無土栽培室、化學實驗室。校內有養殖場、花卉、苗圃、盆景園;校外有實習農場187畝,教學實習基地10多個,為學生高規格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保證。教學上,根據高職教育特點和生產實際,及時修改教學計畫,在加強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大實訓力度,強化學生的技能培養。以培訓、比賽、技能考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鑑定為手段,強調學生一專多能,取得多種職業資格證書,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結合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 我系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自辦產業,為地方經濟服務。如何清海、馬建英等8名教師結合專業、教學、生產、學生培養等自辦產業、實體,提高了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既服務了地方經濟,又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教學實習基地。把課堂搬到生產第一線,理論聯繫實際。開展各種短期培訓、科技諮詢、科技服務,即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經過鍛鍊,很多學生已經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或業務主管。

專業前景廣闊,人才需求量大,學生就業形勢好。 隨著中央三農政策的實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不斷發展,新、奇、特品種不斷湧現,無公害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已納入各級政府日常工作的議事日程,而擁有現代農牧林漁業生產理論和生產技能的套用型人才十分匱乏,這必將為我系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和機會,目前我系各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高達95%以上,覆蓋四川全省,輻射全國各省市,且來我系錄用人才和預約用人的企事業單位(集團、公司、企業等)絡繹不絕,就業形勢非常好。畢業生就業前景非常樂觀。

新校區

地址概況

學院新校區選址在岷江二橋收費站南面,即東坡區富牛鎮新義村二組,東鄰新義村三組,南鄰新義村四組,西鄰蟆頤堰,北鄰省道106線。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一期)單體建築主要包括:教學樓(2棟)、實驗樓(1棟)、學生宿舍(5棟)、學生食堂及學生活動中心(1棟)、學生生活服務樓(1棟)、行政辦公樓(1棟)、圖書館(1棟)、學生會堂及音美用房(1棟)、招辦及成教中心(1棟)、教工生活服務樓(1棟), 總建築面積約97000平方米。

基本情況

大唐圖書館 大唐圖書館

總占地面積:431.808畝(287886平方米) 其中:

(1)已辦證面積:392.940畝(261973平方米)

(2)待征面積:38.868畝(25913平方米)

建築面積:124000平方米,

容積率:0.42

建築密度:12%

綠地率:56%

泊車位:400個

教學樓實驗樓

1#:10180平方米;2#:11498平方米;3#:10651平方米

教學樓總面積:教室21678平方米,實驗樓中面積:10651平方米

(一)可以同時容納學生:9440人。其中

1、一般教室: 82間,同時容納學生6220人。

(1)小教室: 14間,每間30人, 計420人;

(2)標準教室: 38間,每間50人, 計1800人;

(3)大教室: 22間,每間100人,計2200人;

(4)超大教室: 6間, 每間200人,計1200人;

(5)特大教室: 2間, 每間300人,計600人;

2、公共教室: 12間,同時容納學生880人。

(1)語音教室: 4間, 每間60人, 計240人;

(2)計算機教室: 4間, 每間60人, 計240人;

學生公寓 學生公寓

(3)大計算機教室: 4間, 每間100人,計400人。 3、實驗教室: 46間,同時容納學生2340人。

(1)小實驗室: 21間,每間40人, 計840人;

(2)大實驗室: 25間,每間60人, 計1500人。

(二)系部辦公室

1、系部辦公室: 11套;

2、教研室: 34間;

3、教室休息室: 18間。

學生宿舍

總面積:28848平方米,每幢5538平方米,共5幢;

總間數:895間,其中6人間537間,4人間358間;

總容納學生:4654人。

建築特點

□單體建築高度均不超過24米,按多層要求設計。建築設計要求因山就勢,隨地形變化,減少土石方開挖及投資。建築風格按規劃方案要求,現代手法,立面裝飾坡頂,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地方特徵。新校區建築容積率:0.42;建築密度:12%;綠地率:56%;泊車位:400個。

□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圖書館、學生會堂單體均超過5000㎡,建築工程設計等級為二級,其餘為三級。建築物設計使用年限50~100年,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圖書館、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學生會堂、多功能報告廳等建築耐火等級為二級,其餘為三級,抗震設防均為七度。

半坡餐廳 半坡餐廳

□規劃設計原則:近十年來,中國高校規劃建設如火如荼,其新校區的規劃設計多由高校建築設計院完成。高校建築設計院對於高等教育規律的認知和對校園環境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優勢。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設計院根據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配置各類用地,充分考慮到地形地貌特徵,本著統一規劃、分期實施,一、二期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校園各類用地的規劃布局,從規劃理念入手,主要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關注功能分區:結合本項目的地形地貌,本著以人為本的要求處理各功能區之間的關係,是本規劃關注的重點。

——關注校園特色:在新校園規劃中要傳承老校文化和地域特色,具體來說,就是結合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前身師範校和農校的特色,“三蘇故里”詩書城的地方特色和新校區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徵,創造出反映學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園環境。

——關注生態環境:隨著校園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規劃設計應當結合自然條件和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因山就勢,保護和構造好校園的生態系統,創造生態化、園林化的校園環境。

——關注可持續發展:校園規劃充分考慮到未來發展,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使規劃布局及地形地貌的改造利用具有適應未來發展的要求。

□規劃設計構思:在製作原始地形模型用於設計分析,基本形成了充分利用地形,做適當地挖填處理,將主要建築呈梯次放在南側丘地上,將運動場地等放在北側低洼地靠近106線。場地內適當築壩砌堤,解決好主要交通,並疏理好場地排水,注意保護西側較好的原生植被,創造出一個在使用上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建築空間形態高低錯落,校園綠化、水體景觀優美、高度和諧的校園環境。這些認知既是校園規劃的整體構思,也是規劃工作的出發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