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滋生圖

盛世滋生圖

《盛世滋生圖》卷,又名《姑蘇繁華圖》卷,原系清宮珍品,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作者徐揚,字雲亭,蘇州人,家居穿珠巷,監生出身,曾為吳縣候選主簿。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乾隆第一次南巡,徐揚與吳縣篁村人張宗蒼各自進獻畫冊,由此二人取入畫院供奉。乾隆十八年(1753年)欽賜徐揚舉人,官至內閣中書。清宮珍藏書畫名著《石渠寶笈》,刊錄徐揚的作品35件,《盛世滋生圖》是其中主要一卷,完成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全圖鈐有鑑賞或收藏之章凡17方,從“乾隆御覽之寶:等鈐印剖析可知,乾隆對此圖卷十分讚賞,其中”太上皇帝之寶“便可佐證乾隆禪位於其子仁宗嘉慶之後,仍依依留戀並瀏覽這一圖卷。

《盛世滋生圖》卷,又名《姑蘇繁華圖》卷,原系清宮珍品,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作者徐揚,字雲亭,蘇州人,家居穿珠巷,監生出身,曾為吳縣候選主簿。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乾隆第一次南巡,徐揚與吳縣篁村人張宗蒼各自進獻畫冊,由此二人取入畫院供奉。乾隆十八年(1753年)欽賜徐揚舉人,官至內閣中書。清宮珍藏書畫名著《石渠寶笈》,刊錄徐揚的作品35件,《盛世滋生圖》是其中主要一卷,完成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全圖鈐有鑑賞或收藏之章凡17方,從“乾隆御覽之寶:等鈐印剖析可知,乾隆對此圖卷十分讚賞,其中”太上皇帝之寶“便可佐證乾隆禪位於其子仁宗嘉慶之後,仍依依留戀並瀏覽這一圖卷。
《盛世滋生圖》卷,作者畫自靈岩山起,由木瀆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歷上方山,介獅山、何山兩山之間,入蘇州府城,經盤、胥、閶三門,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畫中人物約有12000餘人之眾,往來於水上的舟楫排筏近400隻,分布城鄉各式構築的橋樑50多座,街上可以辨認的市招達230餘家,形象地反映當年蘇州物產富饒,工商繁榮,人文薈萃,景色秀麗的氣象。如果我們對照有關歷史文獻記載,或按圖索驥,更可相信這是令人信服的寫實傑作。由於作者生長在蘇州,熟悉蘇州鄉土風情,圖示官府場面,市廛商情,江湖游串,民間習俗等等,描繪精到、生動、更是勝人一籌。有人說:《盛世滋生圖》卷猶如一曲18世紀“姑蘇之春”的交響樂,引人入勝,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