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呼吸

皮膚呼吸

皮膚呼吸是指用體表進行呼吸,見於環節動物的蚯蚓、水蛭;觸手動物的掃帚蟲、蘚苔蟲等。溫度條件越低,皮膚呼吸值越高,溫度在10℃以下時,皮膚呼吸的氧攝取量可達整個呼吸的60%以上,鰻在夜間之所以得以爬到陸地上就是由於這個原因。

皮膚呼吸介紹

皮膚呼吸 cutaneous respiration, dermalrespiration

皮膚呼吸皮膚呼吸

用體表進行呼吸,稱為皮膚呼吸。原來體表可使氧通過,在發生上,由體表向內所折入的空處就是肺或鰾,突出於向外部擴大的部分就是鰓,因此,沒有這樣特殊呼吸器官的動物則靠皮膚呼吸,見於環節動物的蚯蚓水蛭觸手動物的掃帚蟲、蘚苔蟲等。另外,即使具有呼吸器官的動物也常進行皮膚呼吸,例如腔腸動物的胃管系、一些環節動物的鰓和呼吸囊、節肢動物的甲殼類的腸和血管網、昆蟲類石蠶的氣管鰓、脊椎動物的鰓或肺等,都各與皮膚呼吸同時並用。但是皮膚呼吸對整個呼吸量的比例,可隨動物的種類和溫度條件而不同。

舉例說明

例如就鰻來說,

皮膚呼吸皮膚呼吸
溫度條件越低,皮膚呼吸值越高,溫度在10℃以下時,皮膚呼吸的氧攝取量可達整個呼吸的60%以上,鰻在夜間之所以得以爬到陸地上就是由於這個原因。蛙在冬眠期的呼吸,對體表的依賴程度很高,約為70%,而平常則為30—50%左右;鳥類和哺乳類的皮膚呼吸值,如家鴿和人都在1%以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