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翼目(化石)

皮翼目(化石)

現生的皮翼類僅有1科1屬,即鼯猴(Cyn 自1918年發現後,僅有一側膜獸科(Plagio-men idae),包括側膜獸(Plagiomen

皮翼目(化石)

正文

現生的皮翼類僅有1科1屬,即鼯猴(Cynocephalus)。兩現生種分布在東南亞及南洋群島的熱帶森林中。鼯猴略大於松鼠,自頸至尾有被毛皮膜相連,適於滑翔。齒式皮翼目(化石),下門齒擴大,呈梳形,臼齒多尖,植物食性。鼯猴既不是翼手類殘存的祖先類型,也與靈長類,如狐猴(lemur)無關。它的分類意見不一,有人主張歸入食蟲目,但多數把它單立一皮翼目。
皮翼目的化石以往僅發現在北美晚古新世至早始新世地層中。自1918年發現後,僅有一側膜獸科(Plagio-menidae),包括側膜獸(Plagiomene)和游翔獸(Plane-tetherium)兩屬,化石極少。但70年代在北極埃爾斯米爾島的早始新世地層中找到 3種以上的側膜獸類化石,其數量和分化程度都勝過美國西部。近年中國內蒙古中始新世(約5000萬年)地層中也發現了可能屬皮翼類化石。
化石種類與現生種類關係不清。有人主張把北美始新世食蟲類中的混咬獸科(Mixodectidae)和粗齒獸科(Picrodontidae)歸入皮翼目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