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性濕疹

皮炎性濕疹

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使用雷托皮康治療,適用於濕疹的各種類型,尤其是針對慢性濕疹及陰囊濕疹療效很好。

症狀

患處皮膚特徵: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乳房、

皮炎性濕疹皮炎性濕疹
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布。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
濕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常對稱分布。急性期好發於頭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暴露部位,嚴重時擴展至全身;慢性期好發於手、足、小腿、肘窩、股部、乳房、外陰。濕疹的病因雖然很複雜,與遺傳、免疫、環境、生理、藥理均有關係,其表現形式是綿延不斷,此起彼落,自體播散,甚至可遍及全身,但濕疹並不傳染,如果經久不愈,多數可自體擴展。 分類治療

中醫在臨床上將濕疹分:濕熱症,血虛風燥症。 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 血虛風燥症:血虛風燥症應注意肝火旺盛,在飲食儘量清淡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蘿蔔、一定注意避免面菸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調理氣血的藥物、止癢潤燥、清熱利濕進、修復皮損進行治療。保持心情舒暢、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過敏的患者儘量不要接觸過敏原。

臨床表現

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覆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疹,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疹。嬰兒濕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疹。

外治藥方

濕疹除內服用藥(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塗患處 。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 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3)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於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病理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複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髮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於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係,總而言之,濕疹的發病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臨床上也可見到,堅持鍛鍊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使濕疹病損減輕或自然消退。其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
中醫對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瘡”相當於泛發性濕疹,“面游風”相當於面部濕疹,“鏇耳瘡”相當於耳部濕疹,“乳頭風”相當於乳頭濕疹,“臍瘡”相當於臍部濕疹,“繡球風”、腎囊風”相多於陰囊濕疹,“四彎風”相當於肘窩與膝窩濕疹,“鵝掌風”相當於掌部濕疹,有的掌部濕疹以皸裂為主要表現,重者可裂的皮開肉綻,奇癢難忍,連手都不能彎且曲,稱為皸裂性濕疹。“濕臁瘡”相當於小腿濕疹,又稱淤積性濕疹。“肛門圈癬”相當於肛門濕疹。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於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於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於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鬱結,肌膚失養所致。於掌部濕疹皮開肉綻,奇癢難忍,連手都不能彎曲”等症狀

濕疹治療基本步驟

1、尋找病因,隔絕致敏源,避免再接觸,禁食酒類及易過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注意皮膚衛生,不用熱水燙洗皮膚,不外用刺激性止癢藥。積極治療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療:西藥以止癢抗過敏為主,可選用抗組胺類藥物,鈣劑。中藥以清熱利濕,疏風清熱、養血疏風潤燥為主。

診斷

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於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症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鑑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乾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於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藥物及理化等刺激。

濕疹的驗方療法

1.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化濕膏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
2.化濕膏適量,內含黃連提取液、苦參、白鮮皮、地膚子、龍骨提取物、赤石脂提取物、何首烏,在患處直接塗抹,治療急慢性濕疹有良效

治療

中醫在臨床上將濕疹分:濕熱症,血虛風燥症。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血虛風燥症:血虛風燥症應注意肝火旺盛,在飲食儘量清淡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蘿蔔、一定注意避免面菸酒,同時可以用一些調理氣血的藥物、中藥止癢潤燥、清熱利濕進、修復皮損進行治療。保持心情舒暢、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過敏的患者儘量不要接觸過敏原。

禁忌

治療皮炎應注意的禁忌有以下幾點:
一、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二、忌熱水燙洗 
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癢加重容易使濕疹加重或復發,都應禁忌。
四、忌盲目用藥 
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覆,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診治在皮損處塗高濃度的止癢藥;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藥。

注意事項

儘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儘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鬆、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儘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因為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製劑,還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現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藥後,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原發病變加重,又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塗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塗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塗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等。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類製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鈉瀦留、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並對激素產生了的依賴性,停藥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很大的痛苦,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藥。達到安全徹底治癒疾病的目的。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濕疹生活注意事項

1、3大忌口: 忌辛辣、忌海鮮、忌狗肉、忌牛羊肉。關於忌口,也有不同說法, 也有人認為,忌口應該視個體差異而定,一味忌口,將使人體喪失大量營養,不利病情好轉。我認為適當的忌口還是必要的,尤其在服用治療性藥物期間,總體來看是利大於弊。
2、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是本類病的一誘發因素,儘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發生。一旦發生應積極對症治療,以免加重病情。經常因扁桃腺化膿而誘發本病或加重本病的建議行扁桃腺摘除術。 (對於此條扁桃體摘除,應該慎重。)
3、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疲勞,注意休息。
4、居住條件要乾爽、通風、便於洗浴。
5、在日常用藥中,抗瘧藥、β-受體阻滯劑均可誘發或加重病情。
6、內分泌變化、妊娠均可誘發本病並使其加重
7、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8、清洗患處時,動作要輕揉,不要強行剝離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如紅、腫、熱、痛,影響治療,使病程延長。
9、忌肥皂洗:皮炎濕疹患者最怕各種刺激,鹼性強的肥皂對皮膚也是一種化學刺激,會使皮膚病變加深。

預防

  1、由於誘發皮炎的原因不同,患者儘可能追尋病因,隔絕致病因素,避免再刺激。還有一項調查,發現有些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糖尿病、小腿靜脈曲張等疾病都可能誘發疾病的發生。
2、有的治療皮炎的藥物很可能會對患者產生毒副作用,因此,在服用藥物前,一定要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避免造成其他不良後果。
3、濕疹患者在平時飲食中應以素食為主,這樣易於消化,不礙腸胃,大便應日日通暢,避免因腸道不通暢而導致皮炎的發生。
4、在飲食方面,患者還應該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蔥、辣椒、濃茶、咖啡及其他容易引起濕疹的食物,腥發類食物,也應該禁忌,如魚、蝦等海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