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敏感性濕疹

自體敏感性濕疹(autosensitization eczema)又稱自體敏感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tis)。由於患者對自身所患濕疹經刺激後產生的某種物質發生過敏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應。中醫稱之為濕瘍。多因濕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而發,或因稟性不耐,毒熱熾盛而促其泛發。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本病好發於夏季,有過敏體質的人多發,嬰幼兒的發病率高於成年人。

病因

患者原有皮膚病,多數為濕疹病灶,經外用藥或不適當的處理後,局部炎症加劇,出現滲出或細菌感染,然後患者對其自身皮膚組織所產生的蛋白質或自體組織蛋白質合併膿性滲液中的細菌毒素和組織的化學物質發生過敏所致。此時機體呈現自體敏感狀態或自體濕疹化狀態。

發病機制

其發病機制仍不十分明確。有人認為是抗原抗體反應所致,且抗體為抗表皮細胞質抗體,屬IgG。但大部分患者並未發現自身抗體,也可能是由於抗原特異性T細胞而不是抗體引起。

臨床表現

自體敏感性濕疹針狀自體敏感性濕疹針狀

發病前患者某些部位常見於下肢或陰股部等處患有濕疹原發部位濕疹惡化後1~2周突然出現全身性發疹,為丘疹或丘皰疹,進而滲出糜爛。對稱性分布,以前臂屈側、手背、大腿伸側常見進一步蔓延全身,自覺瘙癢。部分病例可出現同形反應瘙癢較著,伴燒灼感附屬淋巴結腫大,甚至低熱和全身不適。病程經過視原發損害而定,原發損害減輕或消退本病亦隨之減輕或消退。病程短者10天左右長者可遷延數月。反之損害加重,繼續擴大。

診斷

自體敏感性濕疹針狀自體敏感性濕疹針狀

根據發病前先有原發性病損經不適當處理或繼發感染,隨後隨著原發灶病變惡化而四肢和軀幹發生丘皰疹改變,自覺瘙癢,不難作出診斷。

鑑別診斷:

應和泛發性濕疹、錢幣性濕疹及皰疹樣皮炎等進行鑑別。

治療

全身套用抗組胺藥物、鈣劑及大劑量維生素C內服或注射皮損廣泛嚴重者可套用皮質類固醇製劑,有感染者套用抗生素。

局部治療應緩和對症,可參照濕疹治療中醫治則,宜清熱除濕,涼血散風,方用白茅根60g大青葉15g,龍膽草15g黃芩10g,黃柏10g,丹皮10g,茯苓15g豬苓15g,生地15g,白蘚皮15g,防風10g水煎服,1天1劑。

中藥治療

洋甘菊蘊肌霜針對成人濕疹這個群體的主要特徵,以各式中草藥調理患者體內為濕疹所困的免疫系統,排毒祛濕,止癢護膚,改善肌理,完美表層.內含:

黃連、苦參——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連苦燥乃入心經,瀉心火,為治療濕疹之要藥。苦參清熱燥濕,味道苦、性寒。本品既能清熱燥濕,又能殺蟲止癢,《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肌煩躁生瘡,赤癩眉脫。”與苦參搭配,治療濕疹效果顯著。

白鮮皮、地膚子——解毒療瘡,祛風止癢
白鮮皮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祛風止癢之功。地膚子辛、苦,寒。能清除皮膚中之濕熱與風邪而止癢。《本草原始》:去皮膚中積熱,除皮膚外濕癢。

龍骨——安神養魂、生肌斂瘡

龍骨重鎮安神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

赤石脂、何首烏——淨水除濕、潤腸通便

《本草匯言》記曰:赤石脂“滲停水,去濕氣,斂瘡口,固滑脫,止瀉痢腸澼,禁崩中淋帶。”

何首烏潤腸通便、有截瘧、祛風、解毒之功效。適用於風疹瘙癢、瘡癰、瘰癧、痔瘡等症狀。

預後

病程經過視原發損害而定,原發損害減輕或消退,本病亦隨之減輕或消退。病程短者10天左右,長者可遷延數月反之損害加重,繼續擴大。

預防

本病好發於夏季,有過敏體質的多發嬰幼兒的發病率高於成年人。

1.去除病因

(1)儘管濕疹的病因不易明確,但我們仍然應該詳細詢問病史 進行必要的系統檢查,儘量找出可能的病因,並加以去除。

(2)由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儘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詳見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鍊,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

2.避免刺激因素 濕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儘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3.早診斷、早治療 根據濕疹的臨床特點,瘙癢劇烈、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好發四肢屈側及容易反覆發作,容易作出診斷。趨於密集分布的紅色丘疹、丘皰疹伴劇烈瘙癢,有助於濕疹的早期治療。由於早期濕疹大多屬於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因此外用藥治療應循序相應的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