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人:富有個性的紫禁城主人

皇帝也是人:富有個性的紫禁城主人

一、“驍勇善戰”的努爾哈赤 講努爾哈赤得先說說他的民族。 這下兒就“擇”到努爾哈赤了。

作品信息

作 者:范捷 著
出 版 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9380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出版時間:2010-03-01
版 次:1
頁 數:21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歷代帝王

編輯推薦

俗話說“皇帝輪流坐,今日到我家”,清從明、或者說是從“大順帝”李自成的手中接管了紫禁城,成為了這座皇宮的新一代主人。清朝的歷史厚重而富有特色,其主角是清代的歷朝帝王。他們中有的創造出輝煌的基業,有的則平淡無奇,有的甚至昏庸暴虐,但他們畢竟演繹了一段特定的歷史。本書向你展現了清代皇帝與普通人相同或者相近的一面,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為了解那段歷史增加新的視點。

內容簡介

明、清的歷史厚重而富有特色,其主角無疑是兩代的歷朝帝王。儘管他們中有的創造出輝煌的基業,有的則平淡無奇,有的甚至昏庸暴虐,但他們畢竟演繹了一段特定的歷史,是紫禁城不可或缺的主人。
由於宮牆相隔,人們似乎總鮮見帝王的真容,常是自覺不自覺地將其“神化”,把他們想像得是那樣與眾不同。實際上他們也與普通人一樣,都有著鮮活的個性,有著屬於自己的喜好和情感。《皇帝也是人:富有個性的紫禁城主人·清代卷》即著眼於此,展現皇帝與普通人相同或者相近的一面,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為了解那段歷史增加新的視點。

作者簡介

范捷,就職於黨政部門,從事地方形象及文化推介工作,對河北的歷史文化有著一定的喜好和研究。曾出版《漫話河北》、《中國河北系列叢書》(20冊)、《偉哉長城》、《小約翰漫遊燕趙大地》以及《世界不再遙遠》、《漫步經心》等書,多次在河北電視台、河北電台舉辦文化講座。

目錄

清代(1644~1911年)
一、“驍勇善戰”的努爾哈赤
(清太祖·天命·在位十一年)
少年立志,“十三甲”起
統一女真,建立汗國
起兵伐明,兵敗寧遠
二、“剛勁務實”的皇太極
(清太宗·天聰崇德·在位十八年)
資兼文武,承得汗位
化解矛盾,獨攬大權
馳騁疆場。鐵漢柔情
三、“性格倔強”的福臨
(清世祖·順治·在位十八年)
幼年繼位,多氏專權
文教治國。廣行善政
悽美愛情。遁跡紅塵
四、“鐵血柔腸”的玄燁
(清聖祖·康熙·在位六十一年)
鋤奸平亂,確立皇權
整飭朝政,顯露局限
傳嗣立儲,優柔寡斷
五、“工於心計”的胤衣禛
(清世宗·雍正·在位十三年)
處心積慮,真偽莫辨
清除異己,掌控朝政
勤於政事,積勞成疾
六、“儒雅風流”的弘曆
(清高宗·乾隆·在位六十年)
天之驕子,身世迷離
寬猛相濟”,文治武功
生性風流,嚮慕儒雅
七、“壯志難酬”的顫琰
(清仁宗·嘉慶·在位二十五年)
幸運稱帝,處置貪宦
整飭朝綱,處處掣肘
內憂外患,雷擊而亡
八、“吝嗇到家”的曼寧
(清宣宗·道光·在位三十年)
英姿少年,承得大統
專意節儉,任用庸人
禁菸抵英,顏面掃地
九、“志大才疏”的奕
(清文宗·鹹豐·在位十一年)
兄弟相競,智者勝出
有志革新,清剿“寇賊”
妥協退讓,客死他鄉
十、“輕佻放蕩”的載淳
(清穆宗·同治·在位十三年)
風雲變幻,老娘“垂簾”
受制於母,心生“叛反
輕佻放蕩,“死因”紛論
十一、“奮力抗爭”的載計舌
(清德宗·光緒·在位三十四年)
慈禧操控,承得兄位
蒙受國辱,變法圖強
瀛台被囚,抱憾溘逝
十二、“幼稚輕信”的溥儀
(宣統·在位三年)
聽命政治,孺子繼統
歷經動盪,成長煩惱
充當傀儡,歸於平民

精彩書摘

少年立志,“十三甲”起
講努爾哈赤得先說說他的民族。我們通常說努爾哈赤是滿族,其實滿族是在他之後才出現的民族概念,其前身為長期繁衍生息於中國東北大地的女真族。相傳在很久以前,長白山東北的布庫里山下有個布爾瑚里池,一天,有三個姐妹從天而降到此沐浴,一隻喜鵲從此飛過,口銜的一顆紅果落到妹妹佛古倫的衣服上。佛古倫見此很是喜愛,玩耍之餘將其含到嘴裡,不慎吞入腹中,結果頓感有了身孕。她無法再度升空,只好與姐姐們揮淚告別,獨自居住在長白山上。之後生下了一個男孩兒,即女真的始祖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從此,女真族便在東北一帶不斷發展、壯大,先後稱肅慎、挹婁、勿吉、棘鞨等。到五代時始稱女真。公元十二世紀,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建立金朝。百餘年後被南宋與蒙古的聯軍所滅,重又回到東北故土。到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汗國;皇太極繼位後改國號“清”,廢女真舊稱,改族名為“滿洲”;辛亥革命後改稱滿族。從中可以看出清的崛起並非偶然現象,女真自古就是一個很強勢的民族,它先後兩次稱霸中原,這在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中是絕無僅有的。
努爾哈赤的祖先世代居住於松花江下游的依蘭地區,其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是元朝斡朵里萬戶府的萬戶,明永樂三年(1405年),應明成祖朱棣所召入京朝貢,授封建州衛指揮使。因為還有一人任此職,明又增設建州左衛,讓老猛任左衛指揮使,晉升為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老猛受命協助明東都指揮僉事裴俊招撫楊木答兀的叛軍,結果被叛軍糾合東海(野人)女真所殺害,其子董山被擄走。明廷又任命老猛的弟弟凡察為左衛指揮使,不久董山被贖回,叔侄倆奏請朝廷批准率部遷移至蘇子河畔的煙筒山下(今遼寧新賓縣),即後來赫圖阿拉城的所在地。倆人為權力發生爭執,明為緩和矛盾,又將建州左衛一分為二,增設建州右衛,由叔侄倆分別擔任指揮使。這樣,加上原來的建州衛,就出現了所謂的“建州三衛”。
董山是個橫行無忌的“主兒”,經常率部到附近漢族及朝鮮族居住地掠奪人口和牲畜,一年達數十次之多,掠殺邊民十多萬,明廷對其很反感。成化三年(1467年),明出動大軍征討將其處死。但明廷採取寬柔的政策,繼續讓董山的後代擔任建州的官員。董山的第三子錫寶齊篇古是努爾哈赤的四世祖。錫的兒子福滿是努爾哈赤的曾祖,福滿的第四子覺昌安則是努爾哈赤的祖父。
覺昌安是個頗有才幹和智謀的人。當時建州女真有兩個部族頭領仗勢欺人。包括對他的家族,他找哥兒幾個一合計,率領部族人滅了這倆頭兒,並征服了方圓二百里以內的各部族,一時名聲大振,成為這一帶的女真領袖。覺昌安的第四子叫塔克世,即努爾哈赤的父親。
這下兒就“擇”到努爾哈赤了。前面提到的幾世祖如果沒有努爾哈赤,史籍可能也不會進行記述,而他要是沒有上幾代人的傳承,給他傳繼下來世襲的官職,在物質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賦予他官宦人家的眼界和志向,他也很難取得成功,起碼成功的難度要大得多。所以,努爾哈赤相比朱元璋獨自“闖蕩江湖”條件應當說要好多了。所以,努爾哈赤應當感激他的先祖們。
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娶有三個老婆,其中喜塔喇·額穆齊是部落頭領王杲的女兒。她與塔克世共生有仨兒子,老大就是努爾哈赤,老二、老三分別叫舒爾哈齊和雅爾哈齊。作為老大,努爾哈赤很受父母的寵愛,但在他十歲那年,母親去世,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落乾丈。後媽刻薄歹毒,對他們哥兒仨很不好,老爹受後媽影響,對他們也變得態度冷淡。努爾哈赤本想用熱忱和忍耐去感化父母,但無濟於事。家庭的變故使努爾哈赤變得堅強、自立,他只得經常翻山越嶺去挖人參、采蘑菇,拿到集市上去賣,以維持生計。
當時在撫順、寬甸、開原、清原等地有一些集市,逢集開市有大批漢人、蒙古人和女真人到此交易,熙熙攘攘,非常熱鬧。努爾哈赤常去撫順馬市,在交易之餘同漢蒙等民族的人有了廣泛的接觸和交往,學到了不少東西,開拓了眼界,明白了許多事理。他慢慢地學會了漢文,開始大量閱讀漢文書籍,特別喜歡《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欽佩書中的英雄人物,渴望像英雄一樣有所作為。
在努爾哈赤十五歲那年,因家庭的冷漠迫使他帶著十歲的弟弟舒爾哈奇投奔到外祖父王杲的門下。王杲是個漢化較深的女真人,憑藉長期的經營,在建州一帶小有勢力。他自恃兵強馬壯,對明邊官不太當回事兒,經常進入到明地搶掠。萬曆二年(1574年),王杲以明廷斷絕貢市為由進攻遼瀋,明朝總兵李成渠率兵反擊,攻破了王杲的老窩,殺死了王杲,俘獲了在其家中的努爾哈赤兄弟。努爾哈赤跪在李成渠的馬前請求免於一死,並稱願意為其效力。李見這小伙子挺精明,便饒了他,收留其到帳下做書童。
努爾哈赤自幼習練武藝,擅長騎射,跟隨李成渠衝鋒陷陣,英勇無比,屢立戰功。他粗通漢、蒙、女真等文字,常提出些好的見解,很受李成渠的器重。李讓努爾哈赤做自己的隨從和侍衛,倆人形影不離,關係密切。他經常帶努爾哈赤到省城及京都,拜見官員,匯報工作,努爾哈赤見到繁華的街市、威嚴的官府和輝煌的宮殿,進一步打開了眼界,樹立起遠大的志向。
努爾哈赤在李成渠的帳下呆了三年,以父親讓他回家成親為由離開,回到了闊別的家鄉。尊父命,他與佟佳氏結了婚。按照女真的習俗,結婚後要離開父母單過,偏心的後媽唆使父親只分給他很少的一點兒家產。對此,努爾哈赤並未計較,經過闖蕩的他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也深知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
王杲被殺,其兒子阿台發誓要為老父報仇,多次騷擾明邊界。李成梁再次率軍征討,戰亂中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父親塔克世遇難,其死因有的說是引導明軍被其誤殺,有的則說是增援阿台被明軍所害。努爾哈赤聞訊後悲痛欲絕,憤然找到明廷的遼東都司質問。明邊吏並不想把事情搞大,忙給努爾哈赤“賠不是”,找到其祖、父的遺體交給努爾哈赤安葬,並賠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讓努爾哈赤襲任祖父建州左衛指揮使的職位。
建州有座圖倫城,城主叫尼堪外蘭,此人實力不強,但野心很大,為人狡詐。他為了稱雄當地,極力討好明邊吏,挑撥明與阿台及努爾哈赤家族的關係。努爾哈赤認為祖、父的遇害就是這傢伙所為,要求遼東都司將此人交給他處置。明邊吏認為他的要求太過分,對他進行嘲諷,並反過來要扶植尼堪外蘭做建州女真的首領。尼氏受到明的支持後“行情”看漲,許多女真部族歸附於他,他還囂張地向努爾哈赤勸降。
努爾哈赤怒不可遏,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他對尼堪外蘭恨之入骨,同時對明廷也失去了信任,產生出強烈的敵意。他咽不下這口氣,發誓一定要為祖、父報仇,要靠自己的力量打拚出一片天地。他毅然決定舉兵攻打尼堪外蘭。可他勢單力薄,族內很多人對他產生懷疑,他頂住巨大的壓力,整點出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率部眾三十餘人,即“十三副鎧甲起兵”,向圖倫城進發。尼堪外蘭看上去挺囂張,實際上膽小如鼠,聽說努爾哈赤奔他而來,嚇得竟顧不得部眾,帶上老婆孩子慌忙逃竄到渾河部的嘉班。圖倫城不攻自破,努爾哈赤凱旋而歸。
初戰告捷使努爾哈赤信心大增。不久,他又出兵追至嘉班,嚇得尼堪外蘭逃往撫順城南的河口台,遭到守台明軍的阻攔,又轉向鄂爾渾城。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再次發兵討伐,尼堪外蘭再逃,想入撫順關得明朝的保護,但邊吏並未收留他,努爾哈赤派人趕到撫順關下,將尼氏砍死。努爾哈赤除掉仇敵,為祖、父雪恥,出了一口惡氣。
自“十三甲”起兵,努爾哈赤在追殺尼堪外蘭的同時,還相繼打敗了界凡、薩爾滸、董佳、巴爾達四城聯軍和漠河、章佳、巴爾達、薩爾滸、界凡五城聯軍,攻破了安圖瓜爾佳、克貝歡和托漠河城,平定了哲陳部,攻取了完顏部。蘇完部和董鄂部主動歸附。至萬曆十六年(1588年),努爾哈赤基本上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P9-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