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風水

皇家風水概要

風水,古稱堪輿、相地術、青囊術、青烏術等,是人類適應自然,趨吉避凶,追求人與環境高度和諧的一門學術,屬方術範疇。
方術出於道家。道門人稱:凡術類推上古神人九天玄女為鼻祖。《軒轅本草經》曰:“黃帝始劃野分州,有青烏子善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可見風水術起源之早。
商周時代有相宅、營邑、相地之法,均起源於原始村落邑宅的建設。早期文獻中有不少相地營宅邑的記載。甲骨文中有關於“武丁王”相土作大邑的卜辭,如“貞:作大邑於唐土”之類。《周禮.夏官》有“土方氏”之職,“掌土圭之法,以致日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如此“以土地相宅”乃商周時代城市建設的必須步驟。
秦漢時期相地術得到了發展,有《堪輿金匱》、《宮宅地形》、《周公卜宅經》、《圖宅卜》等相關數術書出現。
魏晉以後,相地術更加成熟、盛行。郭璞著《葬經》,堪稱風水大作。大唐以來,更有楊、曾、廖、賴、蔣五代明師將風水套用、發揮到極致,引上層社會、皇室貴族青睞。故凡皇室風水作品,唯得五代明師的門人真傳,方能詮釋其中奧妙。
故,皇家風水指古代服務於皇室貴族的風水學。即《元空風水》,又稱《河洛堪輿》。完全不同於《過路陰陽》、《八宅風水》、《三合風水》、《三元風水》、《玄空風水》等。
皇家風水系統完善,由巒頭、理氣、擇吉三部分組成。三部分有機結合,缺一不可。
巒頭論及龍穴砂水、大小明堂、房屋建築、家具擺設、各種物象、氣勢、生死、陰陽、性情、向背等。
理氣指陰陽二宅的布局。其中立向分金、抽爻換象、翻卦掌訣、挨星大法、父母三盤卦、北斗七星打劫、先天巨貪法等,將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發揮得淋漓盡致。
擇吉獨一無二,分順逆罡訣,每月的節至氣用順罡訣,氣至節用逆罡訣,將河洛神數飛布於年月日時四值,以辨恩、旺、財、泄、克,又看神數是否帶煞,吉凶一目了然。
巒頭是本質,最為重要,比喻成一塊布料,布本身的質量、色澤要好。布料不好,永遠做不出最好的服裝。理氣是裁剪工具和裁剪技法,裁剪工具與裁剪技法不好,會浪費材料,甚至損壞材料。擇吉是穿衣服的最佳時間,如果冬天的衣服夏天穿,或者夏天的衣服冬天穿,都會出問題。唯將巒頭、理氣、擇吉之功都做到位,才能應驗如神,絲毫不差。
《皇家風水賦》作者:九天靈子皇家風水看河洛,別於玄空諸門宗;巒頭理氣與擇吉,三位一體俱相融;生死陰陽終論氣,局圓氣聚定豪雄;風吹水劫真氣散,代代富貴不相通;千里來龍重重帳,結穴只在靈氣鍾;砂環水繞明堂聚,兒孫世代福祿榮;陡崖尖直與殘破,面堂射穴總是凶;山水無情也殺人,殘傷夭亡此類同;氣勢性情生死參,陰陽二宅理相通;立向分金有妙法,抽爻換象辨富窮;天地父母三盤卦,七星打劫妙用中;挨星布局分順逆,離龍坎水弼貪逢;河洛擇吉有八煞,煞到之處必發凶;萬煞俯首來稱臣,天地樞紐須適從;休言斗首與烏兔,皇家自古不認同;有緣識得河洛法,天地陰陽掌指中;為人造葬吹富貴,作福應驗奪神功;吾今深得河洛義,感恩戴德敬吳公;尊師重道弘河洛,擇主而做離虛榮;重德修身來結緣,四代富貴比石崇;皇家風水播山城,福音傳遍吾神州。

皇家風水傳承脈絡

自大唐以來,歷代帝王將相,只認楊、曾、廖、賴、蔣五代明師之風水傳承,緣何?實證發福崔丁多也!
今冠楊公、曾公、廖公、賴公、蔣公之名傳風水者,有之。無從考證,真假難辨。有緣人自辨之。此公開蔣公(蔣大鴻)風水傳承脈絡,供後學驗證,認蹤。
蔣大鴻—姜堯—康基田—陸輝邦—文子師—施翼軫—凌禎松—李祥光—韋法旺—朱玉明—農振猷—吳培志—九天靈子

一代地仙蔣大鴻

蔣大鴻,名珂,字平階,號宗陽子,後學尊稱為蔣公。生於西元1616年,正寢於1714年,仙壽九十有餘。明末清初的風水宗師,近幾百年來最傳奇的風水名家之一。出生於江蘇省松江縣張澤鎮。幼年喪母,中年喪父。自幼隨先父安溪公學《地理風水》。年少便知“流行風水”謬誤之多,不知如何更正。後幸得無極子道人真傳,頓悟玄奧。期間,博採眾長,學習吳天柱的水龍法和武夷道人的陽宅法,並得魏相國府陽宅秘笈而自悟。又深研十年有餘,心眼洞開,並遊歷大江南北,考察名墓大宅。再實踐十年,終明風水窮通變化之道而貫通,臻化境而成為震古爍今的一代地仙!
晚年,蔣大鴻陶醉於紹興稽山耶溪定居。據其弟子姜堯《從師隨筆》記載:蔣公最後事跡是康熙五十三(甲午1714)年,為東關人沈孝子葬親。自1616年推至1714年,其間計九十八年,推其卒時,享壽百歲,後葬於若耶溪之樵風涇。
蔣大鴻仙逝後的三百多年來,多少痴迷於風水之術的學子盡畢生精力研究蔣公遺作,以陳子龍、蔣平階為代表的雲間派詩詞更是現代詞壇的熱點。蔣大鴻真乃集《元空風水》和雲間派詩詞於一身的國學宗師。
他著有《地理辯正》、《平砂玉尺辯偽》、《天元五歌》、《陽宅指南》、《水龍經》等書,聲震大江南北,影響極為深遠。

大清國師康基田之風水趣聞

康基田,字仲耕,號茂園,山西興縣人,大清國師。生於1728年,仙逝於1813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進士。授江蘇新陽知縣,調浙江昭文,為令幾十年,遷廣東潮州通判,曾任廉州知府。
康基田師從蔣大鴻的弟子姜堯,深諳堪輿之術。據說,他奉滿清皇帝密詔,對轄區內風水寶地,凡疑出皇帝之穴地者,均要破壞,永保滿清江山穩固。於是外巡時,所到之處,無一例外。
康基田任廉州知府期間,曾到靈山微服私訪。來靈山時,康基田扮成一慈眉善目、留著三縷齊胸花白長須老者,穿灰色長袍,帶著一個小包袱,請了頂轎子,往靈山方向行進。一路上,康基田沿路打聽地方吏治情況,了解風土民情。奇怪的是:途中每遇高山峻岭,必停轎端詳,有時會令轎夫抬其登山,路陡不能坐轎,便下轎攀登。有時,他會仔細端詳前後左右,有時只看一眼便走,每天路程二三十里不等。兩轎夫納悶:老先生不像窮人,對明顯高於時價的轎腳錢不討價還價;不像富人,對飯菜從不選擇挑剔;不像地理先生,未見他攜帶羅經之類的必備用品;不像官人,沒有官架子,為人隨和。但轎夫做夢也沒想到老先生是本地最高長官,赫赫有名的康知府。一路上,兩人端飯送茶不在話下;倒水洗漱、洗衣都很周到。讓康基田更滿意的是:無論上山還是下谷,兩人均聽從擺布,健步如飛。
不日,進入了靈山縣境,過了檀圩,巍峨蜿蜒的一脈石龍逐漸進入康基田視野。他仔細審視,那石龍山脈從龍武一直往靈山城方向奔騰而去,經幾個起伏,至六峰山突起一祖,一脈穿幛而下遂結一穴風水寶地。穴前,琴台、筆架、簽筒;穴後羅帳、掌扇一應俱齊,一條大江繞穴而過。康基田感慨,此處必結穴大地,有大富大貴之格。於是一路觀龍尋穴,不覺間來到三坡竹村。康基田對轎夫說:“靈山城已在咫尺之間,先休息一下,再到城內找間酒店喝上兩盅。”兩轎夫聽了求之不得,停下轎,擦擦汗,站在康基田的後面,用笠當扇,用力幫他扇風。涼風陣陣,康基田渾身舒服極了,心想轎夫真是體貼入微。於是微笑著問兩轎夫:“抬轎辛苦嗎?”兩轎夫齊聲答:“先生,你是讀書人,不知勞作之苦,抬轎哪有不苦之理?”康基田再問:“你們希望子孫後代抬轎嗎?”兩轎夫齊聲說:“先生,有誰願自己的子孫後代跟自己一樣辛苦受罪?當然不想子孫再抬轎了。”康基田沉吟半刻,然後說:“你們到村里借鍬鋤,跟我去封一口地,安葬下你們的先人後,你們下半世和子孫就不用抬轎了。”兩轎夫遲疑一下說:“多謝先生托福。”兩轎夫作揖後往村里借鍬鋤去了。走了一段路,跟在後面的轎夫輕輕說:“兄弟慢走!”走在前面的轎夫便放慢腳步問:“什麼事?”後面的轎夫輕輕說:“兄弟我有點擔心,我們辛苦了十多天才將他抬到這裡,現在他叫我們去借鍬鋤,要帶我們去封地。萬一是假的,而他卻趁我們借鍬鋤時逃跑,我們的轎腳錢問誰要?問城隍廟阿六要?”走在前面的轎夫說:“不是兄弟見識廣,差點被這廝騙了。”“兄弟,聽哥的,保管沒事。”兩人不覺間將腳步放慢,到了村邊,見一廟堂,後面的轎夫一把拉住前面的轎夫說:“兄弟,不去借什麼鍬鋤了,轎腳錢要緊。我們在這裡看住他,他想跑我們就追,他斯斯文文,跑不過咱倆。到時拉他去衙門,告他欺騙我們的轎腳錢,讓縣官大老爺打他五十大板。”前面的轎夫說:“兄弟高見!不愧為走南闖北的高手。”於是兩個轎夫躲在廟堂角的後面,時而探出半邊臉,看看坐轎的跑不跑。兩轎夫這一切都被康基田看在眼裡。他心裡明白,轎夫怕自己逃跑,不願意去借鍬鋤。一會兒,兩個轎夫慢慢走回來,對康基田說:“先生,農家不肯借。”康基田心冷地說:“我明白,你們怕我不給你們的轎腳錢就走開了,好吧!到靈山縣衙,我給你們兩倍轎腳錢,讓你們抬一輩子轎。”兩轎夫默默無語,等康基田上轎後,問:“先生!抬到哪裡?”“抬到靈山衙門!”康基田答道。
兩轎夫按吩咐將康基田抬到靈山縣衙門。兩轎夫放下轎,康基田卻不出轎。此時,他一反常日和藹可親的臉孔,大咧咧地吩咐轎夫:“去告訴衙差,叫他報告縣官,就說我康基田到了。”轎夫看他一臉嚴肅相,不敢怠慢,也不敢多問。急急忙忙走到縣衙門對值勤衙役照著說了一遍。衙役聽了,忙走到轎前參拜道:“請知府大人稍候,小人立即稟報縣老爺。”靈山縣官聞報,匆匆忙忙帶領大小官員,出門迎接康基田。口稱不知知府大人蒞臨,有失遠迎,乞望恕罪!衙役挽起轎簾,康基田才從轎中出來。靈山縣官在旁扶引,請康基田升階入內。康基田正要舉步,忽然想起轎夫,便對靈山縣官說:“等等,我辦好件事就來。”轉身走到轎夫跟前,輕聲說:“你倆怕我不給你們的轎腳錢,便詐說借不到鍬鋤。你們在路上照顧我非常周到,本想點一口風水好地給你們,讓你們的後代當官做吏,誰知你們假裝借不到。這我也不怪你們,生死有命,富貴由天。現在我吩咐靈山縣官給你們雙倍轎腳錢,你們回去天天抬轎吧!”說完便轉身與靈山縣官一起步入靈山縣衙門內堂。喝茶間,對靈山縣官說:“這兩個轎夫十數日來,除了抬轎外,每日照顧我飲食起居非常周到,請貴縣開支每人十兩紋銀的轎腳錢。”靈山縣官馬上照辦,打發了轎夫。
兩轎夫十分納悶,這老者究竟是何人?就連縣太爺也對他畢恭畢敬。領完錢後,轎夫大著膽子問衙役:“剛才這位老者是誰?”衙役反問轎夫:“不是說你們侍候他已十多天了嗎?怎么不知道他是誰?他便是康知府大老爺!”轎夫聽了舌頭伸得出縮不回。心想,幸虧這十多天來照料他較周全,不然也許少不了挨板子。回想沒有去借鍬鋤封地,兩人更覺可惜,十分懊氣。
靈山縣官邀請知府大人到六峰山遊玩。康基田早有此意,馬上同意了。六峰山位於縣城西門外約三里遠,石脈從龍武起經三海岩到恩聖岩挺起一祖後,下潛入地再挺起,便形成六峰山。六峰山由龍頭、鳳尾、鶴立、龜背、寶障、沖霄六個峻秀挺拔的石峰組成。康基田拾級而上,至觀峰亭處飽覽群峰。他仔細觀察沖霄峰拔地而起成一少祖,挺拔秀麗,一脈從中而下,穿峽過幛,於北帝廟右前方結一穴。穴前簽筒筆架琴台設定一應俱備,羅傘掌扇服侍於後,更難得者,山下一江碧水,像一條玉帶飄落山下,康基田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良久,康基田問靈山縣官:“對面江兩秀峰名曰何山?”縣官答:“金魚嶺。”康基田見右前方遠處有一旱地,地面亂石遍布,亂中有序,大小高低不一,康基田指著此處又問:“那裡土名叫什麼?”答:“十里舖。”康基田聽了臉色突變,幾乎要昏過去。急忙推說身體不適下了山。
當晚康基田失眠了,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心想幸好兩轎夫無福,如果他們真去借鍬鋤,我把這個寶地點給他們就真的闖下大禍了。當天游山所見就如翻書般歷歷在目。那穴地面前簽筒筆架琴台樣樣俱全,顯然是出狀元以上的貴格寶地,而後面的羅傘、掌扇又非狀元地所能有之配置。更可怕的是右邊十里舖外的亂石堆如兵馬集結,恰到好處。左邊近處如兩條金魚鎖水,恰巧應了左財右兵之格局。琴台之旁有雙鶴嶺,又如宮中太和殿里的設定。這是一處活生生要出皇帝的龍穴地!想到此,康基田額上虛汗直冒。他自言自語起來,幸好還沒有人發現,如果有人發現在我轄區有這個風水寶地,先於我奏報朝廷,自己少不了擔戴個不察之罪,不要說前程沒了,甚至連腦袋也難保。他轉念一想,尚未仔細考查龍脈就匆忙上奏,如果誤斷也有謊報之罪。思前想後於是決定先前往勘察龍脈再說。
次日,康基田找個熟路的衙役帶路,不讓靈山縣官陪同,出門“遊玩”。衙役帶康基田先到恩聖岩、三海岩。當游到三海岩時,康基田臉上突然露出一絲冷笑。來到穿鏡岩時,康基田更是忍不住發出陣陣冷笑,大聲對衙役說:“累了,不遊了,回去吧!”
這晚,康基田特意飲了兩盅酒,一掃兩天來鬱悶的心情,開懷暢飲,飲得是那么的開心、得意。他能不高興嗎?原來他游到三海岩,發現三海岩是一洞穿山而成岩,龍身泄氣,難怪三海岩不能成峰。脈到恩聖岩這才勉強隆起一個矮小的少祖峰。只見一岩洞穿龍身而過,岩頂厚不過十數丈,龍身元氣大損,形成龍脈單薄,已無能力讓三海岩高聳成祖只能形成一屏。因此,六峰山那穴寶地雖有羅傘、掌扇、左財右兵,琴台旁之雙鶴皆成空設,無法生出“帝皇之格局”。充其量也僅是狀元之貴或富甲一方之財主風水地而已!
這時,康基田反而恨起兩轎夫來。不識抬舉的賤骨頭,我康基田想送寶地給你們,你們卻膽敢不要,真是一世抬轎!他越想越生氣,發下狠心來,我給人不要的風水地,以後也無人再得到。怎樣處置這穴風水地?
是夜,康基田又失眠了。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他一連兩天閉門不出。第三天,康基田命衙役將一個大信封送給靈山縣官,逕自回了廉州。靈山縣官打開信封一看,上面寫的是限令半年內在六峰山北帝廟右前方處建一座三清觀的圖紙,就連開工、動土、進腳的日子單及開光日子單也逐一寫明,還畫出在觀峰亭前建造牌樓的圖紙及開工、動工、進腳的日子單,且留下“六峰寶山”題字幅。
三清觀開光之後,香火鼎盛。“三清”原是道家供奉的神祗,自建此觀之後,靈山道公輩出,鄉里無處不有,且道首大都經濟寬裕過人。每做法事,皆大魚大肉。比起廉州等其他地方的道公師傅做法事時,自帶木雞、木鴨作擺設,做完法事主家也不留飯,只得一碗米酬勞,兩處相比之下真乃天壤之別。據說此皆道公祖師得位於三清觀所賜。

康基田第九代嫡系傳人吳培志宗師簡介

吳培志,字志林,號林珍,生於1962年,原籍廣西欽州市,後定居北海市。歷任廣西欽州市經濟學會副會長,欽州市綜合資訊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北海市國際周易學會河洛堪輿教授、會長。北海市達誠礦業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多家企業集團和房地產公司顧問。
吳先生自幼喜愛堪輿,得吳氏家族珍藏的吳景鸞河洛地理秘訣三部,經多年實踐而融會貫通。為進一步提高堪輿水平,他四處尋師,期遇一老人蒙難,經奮力搶救,幸免於難。護理老人期間,知其為大清國師康基田第八代唯一傳人農振猷,驚喜之餘欲拜為師,但老人未立即允許,只答應收為義子,經五年考驗,終於收吳為衣缽傳人。
1980年—1994年的十五年間,吳一直跟隨農振猷恩師在雲、黔、桂一帶雲貴高原、十萬大山及崑崙關等無數山脈實地考察,並考證了江南一帶的聖宮、府衙及各地富貴名墓、豪宅,吉凶鑑定百發百中,崔丁催財立竿見影,深受各地有緣人敬仰和擁戴。
1995年2月,農先生仙逝,吳為其守孝49天。之後,吳遵照農先生遺囑,定居北海創業,弘揚堪輿絕學,為有緣人謀福。
2001年7月,吳參加了山東大學易學研究中心召開的“新世紀首屆中國易學研討會”,發表論文,引起轟動。
2002年12月,應北京京城求實文化中心的邀請,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參加了2002年屆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全國專家新年座談會,也發表了論文,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評、關注。
2003年,被載入中國易學文化名家論壇。
吳培志先生數十年的弘易生涯,足跡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及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他考證了故宮、十三陵、孔府、周文王、孫中山、馮敏昌、李宗仁、陳濟棠、馮子材、劉永福、黃明堂、張瑞貴、中華世紀壇等聖宮、古墓、高層建築和當代名宅名墓。挽救過多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滯銷樓盤,參與過眾多城鎮規劃與策劃。吉凶鑑定猶如親歷,改良效果立竿見影,令人嘆為觀止,倍受高層人士推崇。
吳培志先生不愧為康基田第九代傳人,當代河洛宗師。

康基田第十代嫡系傳人九天靈子簡介

靈子師父,原名:譚地均;男,漢族,道號:九天靈子;字:靈子;大清國師——康基田第十代嫡系傳人;中國易經研究學會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易經研究學會重慶分會會長;重慶數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道橫空》文著編撰人。
靈子師父,親近自然,熱愛傳統,數十年如一日,沉於乾支五行,忙於旺相休咎,樂於陰陽八卦,迷於九宮諸星,回念六甲六丁,惜緣金丹之法,成果斐然。
在命理領域,靈子師父深諳《子平命理》、《盲派命理》、《新派命理》,並不斷實證,超越創新,終於形成了更加系統、龐大、準驗的命理學體系——《命學真蹤》。於是解讀命理,如還原生活;把握命脈,細緻入微;改善命運,立竿見影。
在占卜領域,靈子師父精通《周易六爻》,深研《金口》、《奇門》,巧妙融入“連山占法”,極大豐富了占卜理論,創立了《三才金訣》學術體系,用於定性預測,準驗度幾乎100%。
在風水領域,靈子師父有幸拜清代國師——康基田第九代嫡系傳人吳培志宗師為師,系統繼承了《皇家風水》,集陰陽宅巒頭、理氣、擇吉秘法於一身,並得其心法,達風水學術之顛。
在名號領域,靈子師父創立了《吉祥名號》學術體系。極大豐富完善了名號文化。起名選號,不落邪見,名正言順,增進吉祥。
靈子師父獲《中國易經研究學會北京2013學術交流大會論文》一等獎;是生活中的軍師;易迷們的高參;企業家的顧問;每一位有緣人,永遠信賴的朋友。
虔誠踏上師父的足跡,尋古探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