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bǎi lǐ bù tóng fēng,qiān lǐ bù tóng sú)是一句歷史名句,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在一百里的範圍之內,可能氣候是一樣的,出了一百里,這個氣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

基本信息

簡介

在司馬遷他寫的《史記》裡面有這么一句話,他說一般諺語說,叫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在一百里的範圍之內,可能風是一樣的,出了一百里,這個風就不同了,如果 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麼叫風呢?用現在話講風就是流行, 有什麼流行的東西,它不會傳得非常遠的,也不會過一百里地,在過去這個流行就流行不出去了。但是俗就不同,俗是什麼呢? 現在講風俗風俗,其實這個風和俗是兩個含義,那個俗的 的理解就是習慣。就是風流行,它流行一段時間以後,有的就慢慢慢慢形成習慣了,那就保存下來了,有的流行流行一陣子就變了,新的流行又來了,新的風又來了。所以一個地方流行什麼並不一定就能形成它的地方的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等它慢慢慢慢成為俗了,成為人,一批人的習慣,它就逐漸逐漸保存下來了。地域文化構成的範圍很廣。

出處

《史記》:“一般諺語說,叫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示例

中國地大物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