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競價風波

百度競價風波是指百度搜尋結果含有大量的“競價排名”,也就是企業付款買下的廣告的事件。

百度搜尋結果含有大量的“競價排名”,也就是企業付款買下的廣告。這些廣告連結和真實搜尋結果混雜在一起,除了下方有一個極小的“推廣”加以標註外,沒有其他區別,用戶往往被矇騙誤認其為搜尋結果;而且廣告在其中排名非常靠前。曾有用戶舉報有一段時間在百度上搜尋“玻璃”,前七頁全部是廣告。在遭到網民抗議後百度有所收斂,但其首頁廣告數在各搜尋引擎中仍遙遙領先。直到今天,在百度中搜尋各種癌症的名稱,所得結果的第一頁仍都全是廣告。2008年11月3日,由河北省政府辦公廳主辦的“中國河北”網也被爆出參加了百度的競價排名,在百度搜尋關鍵字“政府網站”,出來的結果是“中國河北”網排名第一,引來各方質疑。有媒體報導引述相關人士訊息稱,百度是誰給的錢多就排名靠前,誰給的錢少就靠後,不給錢就可能會受到禁止。反百度聯盟發起人郭振東在與百度上海公司員工的聯絡中獲悉,只要交6000元就能將被封的網站解禁,並承諾在一年內不再禁止。然而,其在中國大陸最大的競爭對手Google是以全自動的搜尋方法排除了人為因素對搜尋結果的影響,不接受付費的競價排名,亦不出售搜尋結果中的排序位置,而是依照點擊人氣、質量等因素進行綜合排列。投放在Google的廣告(含谷歌中國),只會出現在搜尋頁面的右邊或者頂部的獨立區域,並且用豎線、底色與其它的自然搜尋結果明顯地區別開來和加上“贊助商連結”(“Sponsored Links”)的標識。另外,這些“廣告”也不是純粹根據廣告主出價來排序,還會考慮到該廣告對用戶搜尋詞的相關度,不是出價最高就一定是排在第一。
2008年9月8日,淘寶網以“為杜絕不良商家欺詐”為由,宣布全面禁止百度搜尋的連結,對其公正性提出抗議。淘寶稱,2007年淘寶網投放的百度競價排名點擊轉化率不足1個百分點,而淘寶商家自行投放的百度競價導流,需要上萬次點擊,花費近3000元人民幣才能通過百度構成一次交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