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黃蜜環菌

白黃蜜環菌

白黃蜜環菌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3-10(12.5)cm,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後期呈近平展,黃色而向邊緣黃白色,中部黃褐色,表面稍乾,有小的近平伏的纖毛狀鱗片,邊緣撕裂狀。菌肉帶黃色。菌褶直生至近離生,不等長,密,白色帶黃色。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黃蜜環菌 中文學名 白黃蜜環菌
拉丁學名 Armillaria albolanripes Atk.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圖 247 白黃蜜環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白蘑科蜜環菌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3-10(12.5)cm,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後期呈近平展,黃色而向邊緣黃白色,中部黃褐色,表面稍乾,有小的近平伏的纖毛狀鱗片,邊緣撕裂狀。菌肉帶黃色。菌褶直生至近離生,不等長,密,白色帶黃色。菌柄長3-7.6cm,粗0.8-1.2cm,菌環以上白色其下為黃白色或帶褐色,具有近似環狀排列的鱗片。菌環膜質,邊緣撕裂呈齒狀。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橢圓形,無色,6-8μm×4-5μm。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針闊混交林地上群生,有時可形成蘑菇圈。
分布地區 西藏東南部、秦嶺西部及北京西北林區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此種與黃綠蜜環菌近似, 但生態習性差異明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