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他拉鎮

白音他拉鎮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白音他拉鎮是典型的沙地耕作區,從2001年起白音他拉鎮每年種草面積都在1萬畝以上,退牧還草圍封29萬畝,培育模式化養殖典型戶500戶。2005年,全鎮已經建設標準化羊舍4500餘間,窖池2200餘處。

基本信息

白音他拉鎮白音他拉鎮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白音他拉鎮是典型的沙地耕作區,由於沙漠化的問題日趨嚴重,阻礙了養殖業的發展。2002年全鎮牲畜存欄1.4萬頭只,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是全旗出名的“窮地方”。

概況

白音他拉鎮白音他拉鎮
近年來,白音他拉鎮在旗里養殖業富民思路指導下,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養殖業,並把以絨山羊養殖為主的養羊業作為強鎮富民的支柱產業來抓,走種草養畜、舍飼養殖之路。針對養羊業的現狀,他們通過實施種子工程、推進模式化養殖、組建協會以及加強基礎建設等有效措施,使全鎮養殖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全鎮牲畜存欄達到6.18萬頭(只)。其中牛存欄1.1萬頭,羊存欄3.2萬隻,發展農牧結合戶1210戶。2004年全鎮出售羊絨6300公斤,銷售收入151.2萬元,全鎮僅絨一項人均增收107元。

為了做好養殖業這篇文章,白音他拉鎮切實加大養殖業投入力度,積極推進種子工程。2002年以來,鎮政府先後啟動並實施了中國西部扶貧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通遼百村扶貧項目,確定了養殖業扶貧的發展思路。三年來,該鎮已投入養殖業資金450多萬元,購進優質基礎母羊7000多隻,購進種公羊200餘只。為進一步最佳化主導品種,加快畜種改良步伐,他們在品種改良上始終堅持常年搞良種培育,現已建成13個羊人工授精站和8個黃牛冷配站,全力實施種子工程,不斷提高牲畜的品質和生產性能。

實施典型帶動戰略,是該鎮發展養殖業的成功經驗。目前已經培育農牧結合戶1210戶,建設養羊重點村11個。當海爾嘎查是典型的農牧結合村。全嘎查69戶家家從事養羊業,絨山羊總數達到3500餘只,人均養羊13隻,僅羊產業一項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生態是根本。白音他拉鎮把生態建設同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在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上探索出“為養而種、為牧而農、以草定畜、建設養畜”的一條新路。從2001年起白音他拉鎮每年種草面積都在1萬畝以上,退牧還草圍封29萬畝,培育模式化養殖典型戶500戶。2005年,全鎮已經建設標準化羊舍4500餘間,窖池2200餘處。

為了實現生態效益與養殖業效益“雙贏”,鎮政府嚴格落實了禁牧舍飼政策,實行全年禁牧,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養殖戶種草養畜,舍飼養殖。養殖戶種植1畝健寶或牧特利等優質牧草,鎮政府每畝補助現金10元,提高了養殖戶種草養畜的積極性,保護了生態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