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脯

語出:《雲笈七籤》卷六五:“又齋三日,以清酒五斤、白脯一二斤祠灶神矣。”

定義

 白脯,讀音 bái fǔ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肉干;白脯為一種淡乾肉。

歷史記載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
《周禮·天官》:“謂加薑桂鍛治者謂之,不加薑桂以鹽乾之者謂之脯。
雲笈七籤》卷六五:“又齋三日,以清酒五斤、白脯一二斤祠灶神矣。

做法

“白脯”的做法最早出現在1400年前,山東賈思勰名著《齊民要術》中,後期被不斷轉載。書中記載用木棒打出來的一味佳饌押白脯。做法是選用牛、羊、獐、鹿的精肉,不要肥的,切成片張,入冷水浸,拋掉血水至水清方止。再將鹽水和花椒末投入浸肉,浸兩夜後取出來陰乾。到半乾半濕的時候,用木棒輕輕地打,讓肉堅實。
“白脯”的味道鹹鮮香麻,很可口。但是後期“白脯”便失傳了,四川卻出現了“棒棒雞”,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