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公園

白石公園

白石公園。世界文化名人、一代中國畫巨匠齊白石先生之紀念館始建於公元1984年,重建於公元2004年。擇址於湘潭市區白馬湖,占地400餘畝,依湖設館,湖水盡納於園,自此名湖有歸。

基本信息

概述

白石公園白石公園
參拜大匠之門,感悟畫之聖者。
世界文化名人、一代中國巨匠齊白石先生之紀念館始建於公元1984年,重建於公元2004年。擇址於湘潭市區白馬湖,占地400餘畝,依湖設館,湖水盡納於園,自此名湖有歸。
齊白石紀念館系兩層樓仿木磚瓦庭院式建築群,具典型的湖湘名居風格。硬山飛檐,白牆青瓦;迴廊曲院,抱水依林。蝦姿戲藻,撫格扇之雕花;竹影搖風,窺漏窗之新月。

文化積澱

館名為沙孟海先生所題。館內陳列有白石老人大量極其珍貴的繪畫、木雕、印章、詩文手札等原作及大量的當代名家作品;有白石老人使用過的繪畫工具、生活用品等實物;有複製的白石老人居住過的星塘老屋及北京的跨車胡同故宅;還放映著白石老人當年接受國際和平獎的情景以及真實生活片段的錄像。通過這些實物、文獻資料以及圖版全方位地展示了白石老人漫長而豐富的藝術人生。紀念館左側是白石公園,園中設齊白石系列雕像,其主像由白石琢成,白袍白髯,再映於白雲之間,飄逸欲仙。公園按藝術景觀軸、環境景觀軸、藝術人生軸三條軸線布局,以畫之坊、篆之所、書之台、詩之亭突顯齊白石先生畫印書詩四絕之成就,以雕塑、園林互動滲透巧妙地構築出先生人生歷程的各個精彩斷面,使山水之中有白石,白石之神歸山水。
2004年,一座展現一代繪畫宗師齊白石風采的公園--白石公園,隨著“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的臨近已初展風采。“整個公園將凸現齊白石文化藝術的精髓”,將白石老人近百年曲折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文化精髓融於公園的全部構思當中。
白石公園位於湖南湘潭市河西地區中心地帶,2001年,公園建設正式啟動。白石公園東起齊白石紀念館,西至南嶺路,長約900米,北臨高標路,南靠中山街道舊城區,寬約350米。該公園規劃面積約393 畝,其中湖面100畝,開發面積137畝,公共建築、綠化用地156畝。工程計畫投資9488萬元,在2005年底全部完工。湖岸聽風亭、下湖駁岸、主入口景牆、停車場綠化工程及引湘江水管道工程、南北兩側排水工程已全部完工。
白石公園是紀念性的文化景觀。“人類的紀念情感通過客觀事物與歷史事件的關聯而獲得宣洩”。湘潭是齊白石的故鄉,在這裡修建齊白石紀念館和白石公園,一是為紀念這位讓湘潭人民永遠驕傲的傑出藝術家,以表達人們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是藉此頌揚齊白石的傑出成就和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藝術和文化所作出的貢獻,展示和弘揚齊白石不朽的藝術和文化精神。從公園入口到有巨幅雕像的公園中心主道上,一組主題雕塑簡潔清楚地向人們敘述了齊白石從少年到成為藝術大師的人生歷程。那些用雕刻形式展示出來的印章和詩作無不透射出齊白石的藝術人格、思想和藝術精神,而那些同樣地用雕刻形式展示出來的繪畫精品片斷,則折射出了大師藝術與才情的非凡之處。“齊白石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畫家,並被比擬為20世紀東方的畢卡索。”(李蒲星語)在藝術上,“齊白石是全才:詩、書、畫、印、花卉、草蟲、山水、人物,無不精通。”(郎紹君語)因此,設計師在白石公園的景觀設計上主題鮮明突出,在設計元素的選擇、處理和景觀符號的設計上頗具匠心。整個公園從入口到中心再到邊緣,大師的詩、書、畫、印作品被自然地轉換成了耀眼的視覺元素和景觀符號,而所有這些景觀符號都在向人們昭示著大師的不朽藝術和文化精神。這些設計元素和景觀符號在整體空間安排上,顯隱抑揚自如、平和大度,既清晰地突出了齊白石的傑出藝術成就,又很好地抒寫出了這一特定景觀的文化主題。
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文化景觀中,其景觀符號與裝飾自有其特別的意義。德國藝術史學家格羅塞在其著作《藝術起源》中談到原始裝飾時這么說:“原始裝飾的效力,並不限於它是什麼,大半還在於它是代表什麼。”無庸置疑, “齊白石”不只是一種藝術現象,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因此作為現代城市文化景觀中的景觀符號和裝飾作品,設計師更應該賦予其具體的深刻的文化內涵,向市民展示民族的、地域的或地方的特色文化與文化精神。顯然,白石公園的景觀符號及其裝飾的意義就在於傳頌齊白石的藝術和文化精神,同時也在創造著具有時代意義的新文化。
在白石公園的景觀符號設計中,主要突出的是大師的印章和繪畫,其次才是書法和詩作。在中國藝術史上,齊白石“是詩、書、畫、印俱精的藝術大師”,而在其印章藝術成就上則“自稱優於書畫”,人們也普遍認同和讚賞他的印章藝術成就。印章原本就具有裝飾意義。在公園的步行道以及紀念館的建築外部裝飾,都選用了齊白石的印章精品作為環境裝飾和景觀符號。不管是在建築外牆上還是在公園路面上,印章都被放得很大,非常醒目,營造出了景觀的藝術與文化氛圍,有效地渲染了景觀的紀念性和文化性主題,突出了個性特色。將印章用另外的載體和置放方式,且作為一種景觀符號展示於建築與環境景觀之中,則更加突顯出它的裝飾美感。在白石公園,齊白石的繪畫書法及其詩作,也同樣被設計轉化成為立體的裝飾雕刻作品,並以雕塑與裝飾的藝術語言同觀瞻的人們親切對話。
另一方面,所謂“景觀是美”,乃因景觀之美首先源於其美的裝飾。景觀符號具有裝飾特性和裝飾美,其本身就是一種裝飾。裝飾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就紀念性文化景觀中的景觀符號而言,它不但具有深層的文化含義,包含著特定的社會感情和文化意識,而且具有更為獨特的美的形式,它不僅是“紀念性”的,從人物雕像、經典片斷、代表作品、故事名言等方面引起人們對特定人物或事件的追憶與懷念,而且還是“文化性”的,從文化、歷史、理想、象徵、隱喻等方面滿足人們更深層次的需要,更是“裝飾性”的,從秩序、形式、材質、肌理、線條、色彩等方面帶給人們以視覺和心理上的審美愉悅。時代設計理念與文化意識以及特定的紀念對象,共同鑄就了白石公園的景觀符號與裝飾樣式,這些景觀符號與裝飾不僅時刻散發著濃厚的、獨特的文化氣息,悄然向人們訴說著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而且也在怡悅著人們的性情。
此外,通過特定文化主題的展示和富有個性化的藝術裝飾而塑造出來的文化景觀,必然會感化人們的心靈世界,影響人們的文化觀念、文化態度甚至民族感情,同時也在塑造人們良好的社會行為。唐代柳宗元曾指出過,“山水園林可以培育人的寬闊的平和的心胸”。所以,裝飾還與特定的社會文化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動關係,它受特定的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時也能塑造出良好的社會文化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