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白洋淀位於河北省中部,總面積有366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是革命老區。活躍在白洋淀的水上游擊隊--雁翎隊,利用有利地形,駕小舟出入蘆葦盪中,輾轉茫茫大淀,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救國的壯歌。他們打日寇、鋤漢奸、端崗樓、打伏擊,進行大小戰鬥70餘次,擊斃、俘獲日偽軍近千人。雁翎隊在抗日烽火硝煙中誕生,在血與火交淬中成長壯大。有31名雁翎隊戰士為了民族獨立和祖國的解放貢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簡況

白洋淀文化苑與雁翎隊紀念館全景白洋淀文化苑與雁翎隊紀念館全景
位於華北明珠、中國5A級旅遊景區白洋淀的雁翎隊紀念館,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如今已成為紅色旅遊的熱點。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如今已成為紅色旅遊的熱點。
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基地。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為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動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激發河北廣大幹部民眾的愛國熱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導全省人民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為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而努力奮鬥,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命名第三批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27處。其中,保定市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榜上有名。

景區介紹

雁翎隊紀念館座落在白洋淀中心的白洋淀文化苑景區,建築面積2566平方米,館名是由曾率部馳騁冀中戰場的開國上將呂正操在99歲高齡時親筆題寫的。它分設序廳、全面抗戰的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隊與水上游擊戰、端崗樓拔據點、懲處漢奸為民除害、喜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雁翎精神等18個主題鮮明的展廳。通過大量翔實、豐富、珍貴的歷史照片、圖
整裝待發的雁翎隊員整裝待發的雁翎隊員
表、文獻資料、流傳下來的實物,形象雕塑等,以及運用電光聲、三維動畫立體成像、大螢幕投影等現代化藝術手段,生動再現了聞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隊,神出鬼沒、英勇頑強、機智靈活地打擊日寇的生動場面和光輝戰鬥歷程,領略昔日烽火之旅的新亮點。以“紅色”(雁翎隊紀念館)為主體,藉助其它資源成為紅與藍(天藍水清碧波蕩漾)、紅與綠(世界名荷園、荷花澱等自然生態)、紅與古(康熙水圍行宮、沛恩寺)、紅與俗(嘎子村民俗風情)的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形成綜合性高品位的典範之作,具有疊加的特點,交相輝映,迸發出比單體紅色旅遊景點有更大的吸引力
由於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建設規範、展品豐富、觀眾踴躍,在中紅網、中宣部《黨建》和紅旗出版社等單位開展的評比活動中,被評為中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白洋淀文化苑董事長袁大炳被評為中國十大紅色旅遊人物。

白洋淀文化苑基本情況

簡介

,
位於白洋淀內,占地80萬平方米,建築宏偉。氣勢壯觀,苑內的雁翎隊紀念館、康熙水圍行宮、敕賜沛恩寺、世界名荷園、荷花澱、祈福錢屏、白洋淀第一印,石鼓、嘎子村的八個景點。涵蓋了革命傳統文化、綠色文化、荷花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佛教文化、漁家文化等八大文化 。康熙水圍行宮按郭里口行宮而恢復,分千歲殿和寢宮兩院。沛恩寺分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兩處,寺內藏有康熙皇帝親題“敕賜沛恩寺”石匾一額,甚為珍貴。東堤煙柳和西淀風荷為安新的八景之二,今天恢復、再現當年秀美之姿。

文化苑景點介紹

1、雁翎隊紀念館 2、康熙水圍行宮 3、水生植物園 4、敕賜沛恩寺 5、錢屏祈福 6、東堤煙柳 7、西淀風荷 8、世界名荷園 9、嘎子村 10 痛打包運船

大型綜合旅遊景區“白洋淀”

2005年是我國的紅色旅遊年,在發展紅色旅遊的大環境下,逐漸形成了紅色與其它特色旅遊相結合的良好局面,白洋淀文化苑就是一個典範之作。這裡以“紅色”為依託,藉助其它資源成為紅與綠、紅與古、紅與藍、紅與俗的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形成綜合性強、品味高檔的旅遊產品,迸發出比單一紅色旅遊景點更大的活力。

紅色景區攜手各色旅遊

位於白洋淀文化苑景區內的雁翎隊紀念館建築面積1666平方米,館名由曾率部馳騁冀中戰場的開國上將呂正操在99歲高齡時親筆題寫。紀念館分設序廳、全面抗戰的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隊水上游擊戰、喜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雁翎精神等18個主題鮮明的展廳。通過大量翔實、豐富、珍貴的歷史照片、圖表、文獻資料、流傳下來的實物和形象雕塑,以及運用電光聲、三維動畫立體成像、大螢幕投影等現代化藝術手段,生動再現了聞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隊英勇頑強、機智靈活地打擊日寇的生動場面和光輝歷程,展現出雁翎精神的感人風貌,成為了白洋淀紅色之旅的新亮點。
在對遊客進行紅色歷史宣傳教育的同時,文化苑還注重通過白洋淀所特有的綠色和歷史資源留住遊客。其中,水生植物園不僅有白洋淀的“一花三寶”(荷花,菱角、芡實、皮條),還引進大江南北、世界各地200餘種轉基因名荷,花朵燦爛奪目,花香沁人心脾,給人以寧靜、愉悅之感。綠色景點還有被譽為“淀上仙境”的西淀風荷,原新安城八景之一的東堤煙柳。歷史資源的開發利用,更增加了苑區的厚重感。清代康熙皇帝先後40次到白洋淀巡幸,為駐蹕休憩需要,修建了宮殿式建築的康熙水圍行宮。康熙為祈福禱告,按時燒香,即在行宮旁敕建皇家禪寺,山門懸掛康熙御筆“敕賜沛恩寺”匾,整個寺院建築灰瓦鋪就,雕樑畫棟,結構嚴謹。

紅色文化融匯水鄉風情

嘎子村三面環水,四季競秀,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兩季,這裡水碧天藍,蘆葦青翠,荷香飄逸,鷗鳥翔集,一派自然風光,引得無數遊人流連忘返。踏入嘎子村,你會眼前一亮,只見一個小孩兒正一手叉腰,一手高揚,像在高談闊論,也像在向你招手致意,他神氣十足的樣子令人忍俊不禁。你這時定會驚呼:“這不是小兵張嘎嗎?”不錯,這正是白洋淀文化苑深入挖掘紅色旅遊內涵的一個經典之作——仿照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演講時的模樣雕刻的塑像。當年,小兵張嘎就戰鬥生活在這裡;如今,他已是雁翎隊英雄形象的化身,成為白洋淀英雄兒女的代表。
村內窄窄的街道縱橫交錯,曲折迂迴,四通八達。村里小廣場上的水鄉戲台,更為遊人提供了一展風采的舞台。夜間,遊人可以歡聚一堂,篝火聯歡,登台表演,盡展歌喉。村裡的家家戶戶都根據電影《小兵張嘎》中人物的名稱命名,如老鍾叔家、紅蓮家等,且均為獨宅獨院,風貌古樸典雅,建築格局不盡相同。院內窗明几淨,設施齊備;服務人員細緻周到,彬彬有禮,體貼入微,確是舒適、溫馨的棲息地。入住小村,還可以親身體驗原汁原味的白洋淀淳樸民俗風情,自然別有一番滋味。村內還特設有高檔餐廳,在這裡可以品嘗地道的雜魚餅子,盡享全魚宴大餐、水鄉美食,過一回濃郁的水鄉生活。這一系列的建築設施,既滿足了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還會使遊客覺得耳目一新,感受到白洋淀人民追求新生活、創造新生活的勃勃生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