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鄉[河南洛陽嵩縣]

白河鄉[河南洛陽嵩縣]

白河鄉位於嵩縣南鄰,距縣城87公里,東接南召,西邊欒川、西峽,南鄰內鄉,北依車村。東西長50公里,總面積347平方公里。鄉政府批准駐地白河街。還有雲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白河鄉、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白河鄉。

基本信息

歷史區劃

白河鄉白河鄉
白河於1948的解放,原名龍王廟,解放後更名為白河。

1958年建立上遊人民公社。

1960年縣制變動,與欒川合併。

1961年縣制恢復,建立白河區,轄廟街、上河、下寺3個小公社。

1963年撤區並社,復建白河公社,後於1984年更名白河鄉至今。

全鄉轄東風、黃柏樹、下寺、馬路魁、大青、白河街、栗札樹、油路溝、上莊坪、上河、瓦房、王馬寺、12行政村,133個村民組。3485戶,13339人基層賞支部21個,黨員474人。

區域特點

白河鄉白河鄉

白河鄉處於高山深谷這中,相面高、中間低,呈盆狀。境內東有“頡頏泰華、睥睨衡霍”之譽的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池漫,西有人間仙境之稱的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南望世界生物保護圈寶天曼自然保護區。

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47座,最高峰玉皇頂海拔2211.6米,系伏牛山主峰,也是中原第一峰。最低海拔340米。境內幹流白河橫穿全境,其發源於玉皇頂東麓,至馬路魁村三道崗入南召縣境,後與漢水匯合流入長江。全鄉屬深山區,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地段,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全年無霜期185天左右。廈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最大風力8級。

產業結構

白河鄉柴胡
白河鄉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地上資源主要有林果、中藥材、食用菌、土特產、水力及生態旅遊景觀。林果業是全鄉的重要支柱產業,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木材蓄積量50萬餘立方米,經濟林面積13。5萬畝(其中山萸肉10萬畝,板栗2萬畝,核桃1萬元),年乾鮮果總產量3000噸左右;全鄉中藥材面積2萬餘畝,主要有杜仲、天麻、柴胡、血參、桔梗、茱苓等10餘種(其中杜仲1。5萬畝,天麻種植量達到30萬穴);袋料食用菌種植量達到200萬袋,年產量100萬公斤,年產量萬公斤左右;特產類主要有銀杏、山蜂蜜、山野菜等十餘種類;白河流經全境50餘公里,有支流7條,雨水充沛,常年流量大,境內可建7級水電站,目前已建4級,尚有3級招商之中;白河鄉已探明的有金、鐵、鉛鋅、銅、重晶石、大理石、滑石、石棉等礦類十餘種,且儲量大、品位高,有極高的開採價值,礦產業將成為全鄉一項新興的主導產業。

基礎建設

白河鄉白河鄉
自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白河鄉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為重點,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鄉累計投入1760餘萬元,使各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也帶動了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全鄉新農村建設收到明顯成效。

全鄉已累計投入車輛756台次,出動勞動力2300餘人次,清運垃圾2720餘方,建垃圾池103個,垃圾填埋場14個,拆除殘垣斷壁和有礙觀瞻建築320處、7425平方米,鋪設排污管道2680米,粉刷牆壁81300平方米,改建公廁33個,民廁2030個,建沼氣163個,硬化村莊道路14000米,整治標語、廣告182條,新植綠化樹木9000餘株,建大型花池32個,各村建立衛生保潔機制,村莊達到了淨化、綠化、亮化和美化,公路沿線整治也收到了很大效果。

在縣水電局指導下,以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重點村為重點,對農戶集中進行“六改”,一改路:入路道路寬敞平坦,無積水、無垃圾;二改院:庭院乾淨,物品擺放整齊,有排水暗道,有自來水池;三改廚:廚房內外牆壁粉刷,有頂棚,有地平,有電磁爐、電飯煲,備有煤爐或液化氣;四改廁:廁內粉刷,糞池加蓋;五改圈:家禽牲畜圈養,圈舍清潔;六改線:入戶線路用4毫米銅芯線整治有序。據統計,全鄉共投入260萬元,對1226戶、4405人實施以電代燃項目,並於2008年7月3日順利通過國家水利部水電局驗收,民眾用上了清潔節約的燃源。

全鄉共投入232.5萬元,完成11個行政村的村部建設和1個村部改建任務,總建築面積3427平方米,使全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同時,完成了3個休閒廣場建設,4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

白河鄉白河鄉
該鄉抓住食用菌和經濟林這兩個特色產業,保證民眾增收。2007年,全鄉種植食用菌550萬袋,2008年種植600萬袋,食用菌的種植是以外購原料為主、修理經濟林和拾乾柴為輔的方式,在縣林業部門的全程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的,按每袋純收入6元計算,收入可觀。白河鄉狠抓經濟林的科學管理,提高這一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使全鄉民眾年收入保證在3000元以上。

該鄉共累計完成招商金額1.1億元,招商項目8個,其中水電站3個,1個已經建成發電;鐵選廠2個已經建成,投入生產;多金屬選廠1個,正在建設中;三星級賓館1個,購物中心1個,正在建設中。擬建招商項目1個,論證500萬元以上項目3個,在2008年7月4日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該鄉榮獲“市民營經濟先進鄉鎮”。

白河鄉共規劃建設搬遷工程4處,計畫搬遷深山獨居戶、“三不通”戶362戶。2007年完成上莊坪搬遷點103戶,白河街村街西搬遷點92戶,街道硬化、彩化、亮化工程也已完成。2008年白河街村街東搬遷點和下寺搬遷點167戶正在施工中,年底全部竣工,搬遷戶可以入住。

白河鄉配合交通部門完成21公里栗白路和19公裏白夏路的拓寬征地、拆遷及附屬物移植工作,正在進行“331”省道修建的征地、拆遷和樹木移置工作;完成了東風村、黃柏樹村、大青村的“村村通”工程;爭取資金投入2800萬元,建成上河、五馬寺、東風、黃柏樹、馬路魁、栗扎樹、大青和栗白路幹道移動通訊基站8個,兩年時間實現了全鄉通訊無盲區目標。

配合交通部門做好旅遊交通項目建設。完成伏牛山遊客集散中心項目申報和規劃設計工作;配合縣委、縣政府成功舉辦了伏牛山雲岩寺佛教文化研討會;完成了雲岩寺千年銀杏林大世界吉尼斯的申報和認定。

雲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白河鄉

白河鄉白河鄉
地理位置

白河鄉地處紅河州東南部,屏邊縣東南部,位於東經103°46′—103°57′,北緯22°49′—23°06′之間,東隔那么果河與文山州的馬關縣相望,南同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縣接鑲。昆河公路、滇越鐵路縱貫南北,省道屏八公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是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

自然概況

全鄉國土總面積390平方公里,轄區地勢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積占99%以上,屬低海拔河谷熱帶區,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年均氣溫22.4℃,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6℃,年降雨量1650毫米,空氣濕度達86%。轄區內水資源豐富,有南溪河、那么果河等7條河流貫穿全境,其中南溪河年徑流量為153億立方米。全鄉森林覆蓋率為32.4%,植物資源豐富,有經濟林面積3萬餘畝,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區可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坡10餘萬畝,有耕地面積35026畝,其中水田11378畝,旱地23648畝。經濟林果主要有肉桂、八角、甘蔗、木薯、荔枝、龍眼、香蕉、鳳梨、西瓜等。礦產資源主要有鉛鋅、單晶矽、水晶石、方解石、鐵等。

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全鄉轄12個村委會,分別是:底西、麻布、放陽、臘哈、團結、坡頭、勝利、桐子、大水、熱水、馬衛、喜樂。共有121個自然村,13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苗、彝、壯、漢等13種民族。2004年末全鄉總人口21668人,其中:女性10048人,占46.4%;少數民族18851人,占總人口的87%;農業人口20501人,占總人口的94.61%;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6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19.36萬元,地方財政支出488.58萬元,糧食總產量777萬千克,農民人均有糧34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048元。

白河鄉白河鄉
基礎設施現狀

水利:有三面光灌渠3條28公里,其中馬樁田大溝長7.8公里,灌溉面積1萬餘畝,人畜飲水管道總長410千米,已解決96個自然村3400戶13700餘人及12000頭(匹)大牲畜的飲水問題;完成了老二寨水庫和寶寶寨水庫的勘測設計工作,正爭取立項和著手資料編寫。小水窖、小水池186餘座。

能源、電氣化:12個村委會134個自然村通電,自然村通電率100%,行政村通電率100%。已建沼氣池2522餘口。

交通:全鄉12個村委會通公路,行政村通車率為100%,77個自然村通公路,自然村通車率達61%,公路通車裡程達246公里,形成了以滇越鐵路、昆河公路、屏八公路為主幹線,輻射全鄉各村的交通網路;完成了白河至大水40公里的公路測設和資料編寫。

通訊、廣播電視:“十五”以來,該鄉不斷加強通信事業建設。爭取聯通公司投資35萬元新架設光纜通訊16公里,對原有機站進行了搬遷擴建,縮小了接收盲區,同時對程控電話進行了增容改造,使裝機容量增至668門;開通了湯東、礦泉村、403、小乾田等4個電話村,擁有無繩電話1000餘部;有4個村委會安裝閉路電視

白河鄉花米飯節
民俗文化

白河鄉居住著苗、彝、壯、漢、等13種民族,其中苗族居多,彝、壯次之。街道為各民族雜居,邊遠山區人口居住分散,民族風俗文化各異,民族服飾類型多樣。壯族有三月三瓏端街,花米飯節等民族節日,最隆重的數苗族的花山節。

七彩花米飯是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屬馬日——壯族花米飯節的傳統主要食品,花米飯的製作原料主要有黃姜、楊咪花、小靛葉等,分別把這些植物的根、莖、花、葉分別搗碎,提取出紅、黃、藍、綠、紫、黑、白七種色素,將七種色汁分別倒進已淘好的優質糯米中,放到甑子裡蒸熟,就可制出七種顏色的“七彩花米飯”,味道甘甜可口,可健胃消食、老少皆益、有極高的保健作用,七彩花米飯已在全國註冊商標,深受廣大人民喜愛。

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白河鄉

白河鄉白河鄉
概述

白河鄉位於九寨溝縣西北部,東接安樂鄉,南鄰馬家、羅依兩鄉,西連漳扎鎮,北接陵江鄉,幅員面積273.82平方公里,海拔1552米。

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民族雜居鄉,九環公路穿境而過。鄉政府駐地燕子椏村,距縣城17公里,轄7個行政村,6個村民小組,491戶2185人,村村通自來水和廣播電視,6個村通公路,2個村通電話。境內有中心完小1所、村小8所、衛生院、信用社、燕子椏保護站、村級電站1個。旅遊景點有四川白河自然保護區,棲息著國家珍稀動物大熊貓、金絲猴、蘇門羚、扭角羚等。

白河鄉白河鄉
經濟狀況

2002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99.8萬元,人平純收入1075元,耕地面積1675畝,糧食播面1887畝,糧食產量378噸。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青稞、黃豆、少量水稻;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也有油菜、甜菜、青飼料;經濟林木主要有蘋果、李子、桃子、櫻桃、棗子、仁用杏、葡萄、李子、柿子、花椒、核桃、漆樹、杜仲;野生藥材有麝香房香、細辛、豬谷、大黃等。

2003年,白河鄉結合實際,因勢利導,沿河重點發展優勢水果基地、蔬菜設施栽培基地,形成以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主的農家樂消費地,偏溝以核桃、花椒為主幹果基地,高山以飼養氂牛為主畜牧業經濟,帶動了全鄉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