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黑花瓷盆

白地黑花瓷盆

白地黑花瓷盆,出土於河南省魯山縣段店遺址,屬於元代文物。

元 白地黑花瓷盆

規格:口徑41.6厘米 底徑23.7厘米 高10.2厘米
上乘的民間繪畫藝術

此盆於河南省魯山縣段店遺址出土。寬平沿,淺腹,大平底,盆內施釉繪畫。中心畫面是一尾嬉戲於蔓草間的游魚,環繞著的是盆壁一周的蓮瓣,蓮與魚相配,表達了下層民眾祈盼連年有餘的心情,很具匠心。盆沿上則是布局工整的草葉紋。整個圖幅雖滿布盆壁,但疏密有序,主次得當。既有寫意勾勒的筆法,如草葉與蓮瓣,也有寫實近乎工筆的線描,如魚和蔓草,虛實相生,形神兼備,是民間繪畫藝術的上乘之作。
市井中的文人情調

這幅作於盛食器之上的畫面,卻隱藏著一絲文人畫的情調。連年有餘固然是一種朴素的美感,但蓮本身更是士大夫們潔身自好的表征。蓮花池塘,游魚蔓草,既是田園牧歌,也是品情寄託。蒙古人入主中原曾使絕大部分漢族知識分子蒙受屈辱,他們中的不少人便歸隱田園山林,把北宋以來士大夫的情操寄於花鳥草蟲間。因此元代的文人畫實為:"士大夫詞翰之餘,適一時之興趣","不過逸氣草草,不求形似","寫胸中之逸氣耳"。這種格調與思想,與北宋有所不同。


民間文學的載體
磁州窯系瓷器中題詩的不在少數,這些不載於任何詩集的作品,是文學史上被遺失的內容。"左難右難,枉把功名乾,煙波名利不如閒……誰救得貪心漢",可謂警世之言;又有"過橋須下馬,有路莫行船","眾中少語,無事早歸",則刻畫了小心翼翼過活的市井形象。總之,對磁州窯食具的研究,實際是翻開了一幅宋金元時期社會生活的長卷,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的悲歡離合,盡在其中。
元代奉食圖山西洪桐廣勝寺壁畫

圖中有單眼弧門的小型灶,有盤、碗、案類食具,還有饅頭、點心等食品。所使用的器具,多數是瓷器。反映出當時的食具以瓷為主的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