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城址

白口城址

位於江西省泰和縣城西南3公里處。城址面積23萬平方米,形狀呈倒梯形,分為內、外城。外城垣長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損毀外,大部保存完好。內城平面呈方形,處在城內北側。面積4.3萬平方米,垣長861米。內、外城垣均為土築。外城現存七處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正中三處豁口可以肯定為城門。內城為東、西北、南面三處豁口,均可確定為城門。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白口城全景航拍圖白口城全景航拍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江西省
白口城址VI-101

簡介

隨處可見的陶片隨處可見的陶片
白口城址位於江西省泰和縣城西南3公里贛江南岸,城址面積23萬平方米,形狀呈倒梯形,分為內外城。外城全長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損毀外,大部保存完好。內城平面呈方形,處在城內北側,全長861米,面積4.3萬平方米。外城現存7處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處豁口可以肯定為城門。內城為東、西北、南面3處豁口,均可確定為城門。西北角城門寬35米,其底基距贛江水面落差僅2米,贛水上漲時,河水可直接入城內,推測可能為水門。西正中門寬28米,為“凸”形結構,從其上殘存疊壓瓦片分析,此處原可能為一處門闕。北正中城門寬15米,入門較陡,可分別進入內城和外城。

遺址

內城西北門為“凹”形結構,似為“瓮城”,也有大量瓦礫堆積。內城南門寬17.4米,城門兩側見大量瓦礫堆積,並採集到一塊完整四葉雲紋瓦當。內城西南角有一長方形土台,

專家們從城牆解剖結果表明白口城始築於西漢初年,使用年代至少延續到東晉專家們從城牆解剖結果表明白口城始築於西漢初年,使用年代至少延續到東晉

為全城最高地帶,東西長47米,南北寬35米,面積1645平方米,高出周圍平地0.8米,高出內城其它地帶約2米。城牆為土築,城牆高度因地勢的南高北低而相反,以使城牆四周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面上。南城牆距地表4.5米,東城牆高10.2米,北城牆高20.5米。城牆頂寬2-3米,基寬20-28米。以北城牆基最寬。城外有護城河,以南城牆及南側斷面可知,南側護城河寬16.5米,深1.5米,東西兩側護城河寬30米,護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贛江。白口城址是一處漢代至南北朝時期古城的遺址,位於江西省泰和縣塘洲鎮洲頭村贛江南岸,是江西省目前發現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漢晉時期城址。有考古學家認為白口城是漢廬陵縣的縣治及廬陵郡、西昌縣(今泰和縣)建置前期的郡、縣治,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2006年5月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口城又名高城,“高城遺雉”是明代西昌八景之一。

遺址現狀

盤口壺盤口壺

白口城址於1980年代文物普查時發現,2001年9月到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泰和縣博物館一起進行了試掘,2004年12月正式發掘。出土了數百件春秋戰國至漢晉時期的文物。考古發現,該城始築於西漢,延用至東晉末年前後。

青銅箭鏃青銅箭鏃

白口城址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形狀呈倒梯形,分為內城和外城。外城長1941米,大部分保存完好。內城呈方形,位於城內北側,長861米,面積4.3萬平方米。現發現城門10處,其中內城西北門為“凹”形結構,似為“瓮城”。城牆為土築,城外有護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贛江。航空遙感拍攝的照片顯示,白口城址保存較為完好,古城的布局、結構非常清晰。

歷史與傳說

據《南史》、《陳書》等記載,南朝梁侯景之亂時,大寶元年(550年),陳霸先自嶺南引軍討伐侯景,坐鎮南康。高州刺史李遷仕在寧都人劉藹等資助下,順贛江而下,進擊陳霸先。陳霸先派遣杜僧明據白口城加固城牆抵禦,李遷仕則於其東面築古城相對[2]。次年,杜僧明攻破古城,俘虜李遷仕,送往南康斬首。是年六月,陳霸先進軍西昌,駐白口城,當時“有龍見於水濱,高五丈許,五采鮮耀,軍民觀者數萬人”,陳霸先一時威望大振[3],數年後代梁稱帝建立了陳朝。

紡輪紡輪

廬陵文化的發源地

白口城為著名的江西省西漢十八縣的廬陵縣縣治,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城址文化堆積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實屬罕見,它可以作為江西乃至江南城址考古的一把標尺,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白口城: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養在深閨人未知的國寶

和縣博物館館長肖用桁介紹,因“地產嘉禾,和氣所生”而得名的泰和,歷屬吳越,西漢為古廬陵縣地,為著名的“西漢十八縣”之一。東漢為西昌縣,為廬陵郡治,歷來就是江西一方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漢晉以來的歷史文化積澱,形成了代表贛文化風貌的最基本文化因子。泰和地處水陸要衝,其“咽喉荊廣、唇齒淮浙”由來已久。昔秦皇漢武的兩次征伐嶺南(南越),數十萬浩浩大軍均由此經過。公元550年,南朝陳霸先從始興發兵護主,正是經過泰和,並在白口城屯兵激戰,之後揮師北上建立了不朽的帝業。
雖然《泰和縣誌》和《吉安府志》對白口城均有記載,但是這座千年古城一直養在深閨人未知,並沒有深究其真正蘊孕的歷史價值。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卻使白口城重放異彩,令世人矚目。2001年8月,修建贛粵高速公路吉安段時,時任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現任江西省博物館副館長的劉詩中帶隊來到泰和縣境內高速公路沿線進行文物勘查,當時只是看了沿線馬市鎮的先烈古樟和幾個古墓。在返回泰和縣城時,陪同勘查的肖用桁想:省里專家來一趟也不容易,何不建議他們到離縣城僅3公里的白口城遺址看看,聽聽他們的意見。因白口城不在高速公路旁,非此次勘查範圍,加上其僅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未引起人們關注。當車拐上往白口城的路時,有人說:“到那地方去乾什麼,無東西可看。”然而,當劉詩中一走上城頭時,他就情不自禁地讚嘆:“真是國寶,很有價值!”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肖用桁仍然很興奮,他說,省專家的這一次“造訪”,使泰和縣文物工作者感到振奮。隨後,他們趕往南昌,向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了有關白口城遺址情況的詳細匯報,並請求進行考古發掘。

口城始築於西漢

肖用桁館長告訴記者,2001年9月至10月和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徐長青率領的考古小組在泰和縣博物館的配合下,對白口城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分別進行了試掘和正式發掘。考古勘探以東西向直線布點鑽探,共布直線9條,遍布城內的最主要地區。從勘查和發掘得知,外城牆全長1941米,除北側部分損毀外,大都保存完好。內城呈方形,城牆全長861米,面積4﹒3萬平方米,文化堆積普遍達1﹒8至2﹒2米。
外城現存7處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正中3處豁口均可定為城門。外城西北角城門寬35米,其底基距現贛江水面落差僅2米,贛江水上漲時,河水可直接入城內,推測為水門。南正中門寬28米,為“凸”形結構,從其上殘存疊壓的瓦片分析,該處原可能為一門闕。北正中城門寬15米,入門較陡,可分別進入內城和外城。
城牆為土築,高度因地勢的南高北低而相反,從而使城牆四周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面上。南城牆高4﹒5米,東城牆高10﹒2米,北城牆則高達20﹒5米;城牆頂寬2-3米,基寬20-28米,以北城牆基最寬。城外有護城河,南側護城河寬16﹒5米,深1﹒5米,東西兩側護城河寬逾30米,護城河由南往北流入贛江。
發掘中,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漢晉時期珍貴文物數百件,有大型建築材料:長達40厘米的板瓦、筒瓦,一批保存完好的圓形瓦當,其紋瓦當酷似秦鹹陽宮出土文物,頗具秦文化風格;有青銅兵器:青銅箭鏃;有生產生活用具、鐵器、陶紡輪、陶網墜、陶通風管,還有大量的鐵渣、銅渣、銅飾件等。同時,在白口城遺址的南面和西面還發現“天子堆”、皇帝地等與城址同時代的古墓群。
肖用桁說,專家們從城牆解剖結果表明白口城為板築法築城,分層棍棒夯築,而層內出土物均為漢代板瓦殘片,故其時代應在漢代,也就是說該城始築於西漢初年,使用年代至少延續到東晉。

定白口城為廬陵城

肖用桁告訴記者,吉安古稱廬陵,廬陵縣建於秦末漢初,治所在西昌已見於史載,但城址的具體位置一直無定論,白口城的勘探,確定了白口城為廬陵城。
肖用桁介紹,秦始皇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三十六郡,其中九江郡轄江西部分地區。《明一統志》云:“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滅楚,虜負芻,明年(公元前222年)置廬陵、安平、新淦三縣,屬九江郡。”《泰和縣誌》沿革表:“秦廬陵縣屬九江郡,唐志、舊志未載縣治,疑即西昌。漢高帝二年分淮南立豫章郡,唐志故縣在今泰和縣西三里。”乾隆版《吉安府志》引《太平寰宇記》:“漢高帝五年,以廬陵縣屬豫章郡,故廬陵縣在今泰和縣西三里。”以上史載不但闡明了廬陵縣的設定時間,而且指出了其治所的位置。
《晉書》地誌廬陵郡條下注云:吳置,其屬有西昌、高昌、石陽、巴邱、南野、東昌、遂興、吉陽、興平、陽豐十縣。《宋書》:領縣九,曰:石陽,西昌、東昌、吉陽、巴邱、興平、陽豐、高昌、遂興。《南齊書》同,梁、陳無地誌。又《舊唐書》地誌云:廬陵漢縣,後改為西昌,舊志稱置西昌為郡治。從《晉書》與《唐書》考歷代史及省府各志所載,省、府、州、縣皆先附郭之名。如《晉書》所載即以西昌為首縣,後遷石陽為郡治,《宋書》所載即以石陽為首縣,“後漢末以廬陵縣為郡,置西昌縣為廬陵郡治”。由此可以認定當時廬陵郡治在西昌。
按《泰和縣誌》唐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縣治由西昌故城遷至白下驛西,名白下城(即大致為今縣城),而之前的西昌故城在縣西三里,即東起坳街,西至街尾,南靠澄江河,北至竹筱巷。唐朝前期縣治在西城,白口古城恰好在西昌城西三里,與以上史籍完全相符。有資料認為,廬陵縣在今泰和縣城西北30公里處,肖用桁稱,這種認為是不正確的,因為西漢初豫章郡(現江西)僅有18個縣,人口不過35﹒2萬人,平均一個縣只有2萬人。那時農業耕作剛脫離“刀耕火種”的原始粗放方式,尚處於封建社會早期,生產力不發達,人口又稀疏,不可能在面積達23萬平方米的白口城西北30公里地同時還有一座作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池,更何況當地文物工作者多次有針對性的調查,在縣城西北方向一直未發現一絲古城遺址的蹤跡。而白口城始築於西漢初年,沿用到東晉末年前後,它與古廬陵縣的創建至升廬陵郡後外遷和西昌縣的初建年代基本相符。
再者,白口城位於贛江邊,處於水陸要衝,區位優勢明顯,昔秦皇漢武的兩次征伐嶺南,數十萬浩浩大軍均由此經過,上世紀70年代,泰和鄰縣遂川出土的一批秦代銅製兵器便是證明。從泰和的行政治所的歷史變遷來看,廬陵縣始建於白口城,漢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升遷為郡置西昌縣時,郡縣治同在白口城。光緒版《泰和縣誌》記載:“西昌為郡治耳。”肯定了郡、縣同一治所,與此相符。綜上所述,即可確定白口城為廬陵城。

具有顯著的研究價值

肖用桁說,對白口城的勘探,其意義不僅僅確定了白口城為廬陵城,從而破解了困擾人們千百年來古稱廬陵的吉安源頭之謎,而且對帶動江西的城址考古研究和對於地域的、歷史的江西古文化研究都具有顯著的價值。徐長青等專家曾撰文認為,20世紀80年代文物普查時,僅發現柴桑、梟阝陽、南野等城址遺物較豐富。其中柴桑城僅有記載和漢晉時期墓葬依據,梟阝陽城僅剩數十米城牆且已陷入鄱陽湖包圍中,南野城為秦軍守南野界之地,今存城址面積約4﹒6萬平方米。而白口城址面積達23萬平方米,無論從規模還是保存狀況,在江西省都是當之無愧的最大和最好的。因此,從研究白口城入手帶動江西的城址研究具有較大的意義。白口城位於贛中腹地,為贛江中游入上游的“咽喉”所在,它在贛北、贛中、贛南文化的傳承鏈條上具有十分顯赫的地理優勢,贛江中下游豐富的原始文化如吳城、新乾商墓以及戰國糧倉等著名的古文化遺址均位於這一文化傳承帶上。從這個意義上講,研究白口城址對於地域的、歷史的江西古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