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乾

白乾

白乾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說的是一種高梁白酒,一般度數都比較高,非常烈性的酒白乾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廣義老白乾泛指糧食烤制的白酒。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白乾的起源來自與河北衡水,因此河北衡水老白乾也為白乾酒的代表。

歷史起源

白乾白乾

關於“老白乾”的由來,眾說紛紜。而有文字的依據卻隨歲月的消逝難以尋覓,留下的只有人們的口頭傳頌。其中最廣的講法是出自明嘉靖年間,當時衡水縣城已有酒坊一十八家,這十八家酒坊歷經幾百年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其中以德源涌名聲最大。嘉靖32年,在流經西關的滏陽河上建造大橋,就是人們所稱“衡水老橋”。工匠們常到德源涌酒店聚飲,不斷稱讚該店白酒“真潔,好乾”。後經長期傳頌,名聲鵲起,德源涌的白酒遂被取名為“老白乾”酒,“老”是指其生產歷史古老,“白”指酒無色體透明,“乾”是指燃燒後不剩水分。衡水老白乾酒,“聞著清香,入口香甜,飲後余香”。德源涌以此牌子400年不倒。

具體介紹

白乾衡水老白乾
衡水特製老白乾是河北地方名酒之一,居全省清香型白酒之首。衡水老白乾酒的釀造歷史源遠流長。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漢代,正式定名於明代。衡水酒的釀造生產1900年基本上沒有間斷。
衡水老白乾酒傳統的釀造工藝世代流傳。衡水老白乾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純小麥曲為糖化發酵劑,採用傳統的老五甑工藝和兩排清工藝,地缸發酵,精心釀製而成。她以其獨特的生產工藝造就了芳香秀雅、醇厚豐柔、甘冽爽淨、回味悠長的典型風格。今天的衡水老白乾人在秉承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不斷研究探索與完善,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藝,使產品質量日臻穩定,從而使衡水老白乾酒以其典型風格與濃香、醬香、清香型等白酒共立於中華酒林。
衡水老白乾自古享有盛名。明代、衡水酒有“隔牆三家醉,開壇十里香”之譽。據傳,明嘉慶年間建造衡水木橋時,城內有家“德源涌”酒店,很有名望,建橋工匠常到此聚飲,飲後贊曰:“真潔,好乾!”後取名:“老白乾”。所謂“老”,是指歷史悠久;“白”,是指酒質清澈;“乾”,是指酒度高,達67度。其味“聞著清香,入口甜香,飲後余香”。民國23年(1934)參加過巴拿馬物賽會,民國37年(1948)在匈牙利展出,1952年曾作為祖國的名特產之一,當作慰問品送到朝鮮戰場。
“特製老白乾”系選用當地優質高粱為主料,用精選小麥踩制的清茬曲為糖化發酵劑,以新鮮的稻皮清蒸後作填充料,採取清燒混蒸老五額工藝,低溫入池,地缸發酵,酒頭回沙,緩慢蒸餾,分段滴酒,分收入庫,精心勾兌而成。貯存期一般在半年以上。具有清香味濃而不烈,度低(58度)綿軟不淡,入口回味悠長的特點。1979年,此酒被評為省內名酒,並獲得“著名商標產品證書”。

歷史由來

中華民族以其特有的釀造技藝,釀製了各種各樣的美酒佳釀,衡水“老白乾酒”便是其中之一。“老白乾酒”為衡水特產,由於它歷史悠久、質地純正,在北方各省享有盛名,從而“衡水”這個地理名稱便和“老白乾酒”聯繫在一起,成為名產和地方互為聲譽的名詞。久而久之,“老白乾酒”也便成了衡水的一個象徵。

在東漢時代,衡水已設桃縣,現為桃城區,屬冀州。此時,冀州用的酒多是由桃縣供應。桃城的酒既芳醇又甘美,冀州其他地方的酒無論如何也釀不出如此的佳味來,後來,人們一致公認可能是州城的水不如桃地的好。索性,州城內不再制酒,都由桃地釀造。所以長久以來,所謂冀州酒,就是衡水酒,有時也稱冀州衡水酒。

早在漢代時,對此地酒業的興盛狀況,就有文字記載。如漢代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春二月,曾“詔禁冀州沽酒”。因“冀州比年,雨多傷稼”。而該地由於酒的質地好,買賣數量甚大,釀酒用很多。面對糧食奇缺、兵饑民荒的狀況,再耗糧釀酒實不適宜,所以帝王才下了禁酒的詔書。而對於酒品的質佳,清代的《寶顏堂秘笈》中曾記載,漢獻帝時,大將軍袁紹在冀州任總兵,有一日大會賓客,鄭玄最後到達。袁請他上坐,飲酒一斛。鄭飲過之後,怡然“眉目秀明,儀容溫偉”。

到了唐代,酒業益盛,衡水酒名聲更響。曾被列為御酒,享有隔壁三家醉,開壇十里香”的美稱。清代李汝珍名著《鏡花緣》中所述唐代武周年間,武四思大排酒水車的情景,陣里擺出55種名酒中,就有“冀州衡水酒”。唐中宗神龍年間,大詩人王之煥在衡水任主薄時,也甚愛衡釀,有些傳說都談及此情。直到宋代,衡水的釀造業依然興旺未減。縣城鄉集,到處酒旗高懸。而從宣和年伺(119-125年)開始,衡水被契丹族占領。人民生活困苦,百業近於衰沒,酒的生產也隨之跌停若滅。那種不景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元末明初。元代的王冕有詩曾述及此說。詩曰:“……盱衡一吐氣,凍凌滿鬢須。程程望煙火,道傍少人居。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土房桑樹根,仿佛似酒壚……”。

明代建國,百業復興,衡水人民又過上了安樂的生活,酒的釀造也隨之再度興起。“過年時,三十興飲守歲酒,年初須備待客酒;清明節要備酒肴祭先勞塋;端午日則食角黍飲菖蒲酒;中元時也用酒祭祀;過中秋饋送月餅瓜果酒肴於親友;到重陽又登高會飲……”。特別是明代天順年間,滏陽河上架起“衡水老橋”之後,隨著交通的便利,商業的繁榮,衡水酒的銷路得以拓寬,生產和經營較前倍興。從而出現了“古桃成,雖不大,燒鍋卻有十八家”的盛況。衡水酒的聲譽是十八酒店的共有之譽但具體到各家,又各有千秋,製作工藝與用料也不相同。以用水為例,有的用井水製作,有的用河水燒成,有的取坑水釀造。菜市街有一家,用水坑中呈黃湯綠沫之水燒釀,味道極美。“老白乾”的美名據傳也始於其時。

關於“老白乾”的由來,眾說紛紜。古老的文字依據,很難尋覓。歸納多家的口頭傳說,不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種講法是出自軍營之中。在古代,曾把一種用以抵禦兵刃而衛身的武器,叫做乾。《書牧》中有“稱爾戈,比爾乾”之語。軍伍中的將士,痛飲白酒再戰,有如多執一千,可猛勇無畏,心神振奮。故早就有人將酒比喻為乾。況賞犒三軍,又常以酒相犒。《荀子?議兵》即有“乾賞蹈利之兵也”。衡水在歷史上久為屯兵之地,衡水酒也久為營寨之人常用之品。因三斛入腹,征而猶酣。酒之力確實不亞於持有乾盾,因而又有人將衡水酒戲呼為“白乾”。“白乾”自然成了衡水酒的佳稱。

第二種說法是出自明代嘉靖年間。當時衡水縣城已有18家酒店,名聲最大的是“德源涌”。嘉靖三十二年(1554),西關滏陽河上建“獅橋”時,工匠們常到“德源涌”酒店聚飲,飲後不斷稱讚該店白酒“真潔,好乾”。後經長期誦育,德源涌的白酒遂取名為“老白乾”酒。“老”是指其歷史悠久;“白”是指酒體無色透明,有如水晶一般;“乾”是指燃燒之後不留水份。衡水老白乾酒,“聞著清香,飲後余香”。“德源涌”酒店以此400年牌子不倒。

還有一種說法是先前衡水酒通稱“十里香”。山東有個人稱“金鉤李鬍子”的綠林好漢,同衡水一家酒店的店主交上了朋友,因為該酒店遭搶劫的一批酒料被李追回,酒店為感謝給他送去好酒一車。李乃一仗義之人,接到酒後,便請鄉里人白飲。由於不收分文,眾人通稱這酒為“白乾”。飲過之後,又無不稱讚“白乾酒”味道極美。由此一些酒商不辭路遙,都到衡水來採購“白乾酒”。這樣,“白乾”的名稱,竟越叫越響。

明清以來,衡水酒的聲譽日更宏遠。據傳,清乾隆三十一年 (1776)重建衡水石橋,竣工時,直隸總督方觀承、冀州知府單功,命令衡水知縣陶叔犒賞工匠人等,即用本地“老白乾酒”又傳在清宣統二年(1910),衡水老白乾酒就已遠銷新加坡。

古代傳說

傳說之一

白乾衡水老白乾
相傳,一千多年前,滏陽河畔有一個桃花盛開的小村莊,村口有一家酒店——桃花村酒店,高挑酒旗,上書“老白乾酒”。掌柜的是一位40多歲的寡婦,人稱薛二嫂,她經營的是前店後坊,生意興隆。一日,店裡來了位白髮老石匠,開口討酒喝,日復一日,照常喝酒不付分文。薛二嫂找機會問老石匠原因,老石匠說:“你們這兒的酒不是‘老白乾’嗎?為什麼還要錢?”薛二嫂說:“不錯,我們這兒的酒是叫‘老白乾’,這種酒是我祖上幾代人留下的老作坊釀造的,這酒潔白純正,酒度高烈,點燃後不留水份,所以我們這裡的人都把它叫‘老白乾’。這酒是我們自己釀的,老師付只管喝,有錢付錢,無錢白喝。只要能給‘老白乾’揚名,足矣!於是薛二嫂依然為老石匠敬酒端菜,殷勤招待。為答謝薛二嫂,老石匠在她家後院獨自動手鑿出了一口水井,完工後,老石匠卻在井旁化作一縷輕煙而去,眾人無不稱奇,只見井中清水潺潺,波光粼粼,於是按上轆轤,汲上井水,竟然是清明的甘泉水。用此井水釀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風味獨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紛紛在此附近建坊,用此井水釀酒,此地日益興旺發達。數百年後,小村莊也就變成了衡水城,用此井水釀成的獨具風味的衡水老白乾酒更是名聲遠揚。當然這是傳說佳話。

傳說之二:王之渙與老白乾酒

衡水古稱桃縣,唐中宗神龍年間,大詩人王之渙曾在桃縣任主薄。據說王之渙非常喜愛老白乾酒,吟詩作賦時,常要飲酒助興。相傳王主薄還請魯班的徒弟喝過老白乾酒,那橫亘桃城,古石嶙峋的券孔老拱橋,便是魯班的徒弟酣飲老白乾酒後,酩酊之中露絕術,妙手建築而成,並且順手牽羊不知從哪方挪來一尊青石麒麟,至今還蹲在老石橋頭。衡水人至今有口皆碑,感戴王之渙的政績功德和魯班徒弟的神工絕藝,認為酒還是請這樣的官喝!

傳說之三:王冕贊酒

相傳元朝畫家王冕一日來到衡水,時值隆冬,天氣寒冷,凍得他瑟瑟發抖。忽見一茅舍,他決定進去避避風寒。舍內一老者見他如此淒冷,遂取出白酒一壺,請他飲下驅寒,王冕也不推辭,一杯一杯喝下肚,清不自禁說道:“一杯香,二杯甜,三杯香甜惹人饞,連喝十杯皆願乾”,並向老者詢問此為何酒,老者微笑而答:“此乃衡水老白乾酒,這個地方到處都在產酒啊!”王冕帶著感激離開茅舍,走出老遠仍在自言自語:“衡水燒鍋到處有,瓊漿玉液日液流,來到此地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一走!”

其他代表種類

白乾恆山老白乾
恆山老白乾恆山老白乾產於渾源縣酒廠,為山西省傳統名酒,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於1984年、1988年獲兩屆山西省優質產品獎,暢銷內蒙、河北陝西等省、自治區

渾源縣古稱“渾源州”,位於我國五嶽之一的恆山腳下。1923年在李峪村曾發掘出春秋時代的“銅犧尊”“銅鍅”,1973年在畢村西漢墓又出土“銅溫酒”“四神銅爐”等酒器,可知渾源縣確有古老的釀酒歷史。

恆山老白乾始產於明代,盛產於清代。道光年間(公元1821一1850年)全縣有酒坊40餘家,到了光緒年間發展到103家。當時民間傳有“吸水煙到蘭州,喝燒酒渾源州”的民諺。

“佳酒必有佳泉”,北嶽恆山的北麓泉水甚多,有一泉為“甘泉”,清澈透明,清香純正,綿甜爽口,含鈣鹽甚少。明朝有詩讚此泉:“若教釀酒堪稱聖,縱使簟瓢亦自賢”。此酒就是引用恆山甘泉之水釀造,故曰“恆山老白乾。”

該酒遵守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以高粱為原料,低溫青曲為糖化發酵劑,清蒸原副料,低溫發酵,定溫蒸餾,量質摘酒,陳貯老熟,精心勾兌,裝瓶典雅。

恆山老白乾系清香型新麯酒,晶瑩透明、清香味正、醇和綿軟、回甜爽口,色、香、味俱佳。酒度分60度、40度2種規格。註冊商標為“恆山”牌。酒瓶形狀為無色四棱玻璃瓶裝。

景芝白乾
白乾景芝白乾
景芝白乾產于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景芝酒廠,以地命名,系一種優質大麯酒,具有芝麻香,在國內同類產品中享有盛譽。據歷史文獻記載,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1984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酒,同年在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獲銀質獎。1991年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被評為全國500家經濟效益和50家行業經濟效益最好企業之一。景芝酒廠對芝麻香的研究很重視,自1980年起與全國有關單位進行技術協作,剖析其香味成分,取得的進展如下:
1980—1982年,山東一輕廳科研所對景芝酒樣進行了分餾,經分析鑑定有丁二酸二乙酯、乳酸乙酯、B—苯乙醇,按一定比例進行勾兌驗證,具有類似芝麻香味。同時,又檢出A—甲基吡嗪,估計它與芝麻香有關聯。
1984—1986年,山東大學實驗中心從特級景芝白乾中共鑑定出163種成分,其中酸類26種,酚類化合物11種,鹼性化合物10種,中性化合物116種。在116種中性組分中計有醇類34種,醛類5種,縮醛8種,酮類9種,酯類51種,醚類9種。定量了其中的52種,並對分析結果做出些推論。
1991—1992年,輕工業部食品發酵研究所採用PEG20M交聯柱直接進樣,測定等化合物的組合成分,獲得14種醇類、13種酯類、7種羰基化合物、8種有機酸、1種縮醛、1種吡嗪,總計44種化合物進行了定量。採用動態頂空進行分析,定性檢出74種化合物,其中41種酯類、10種醇類、7種醛類、5種酮類、10種縮醛類及1種芳烴(甲基萘),除取得定量結果外,依此測定了數十種名優白酒。在獲取各種香型酒的分析數據基礎上,用微機進行了統計分析,提出了各自的特徵。雖然這項工作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但尚未找出芝麻香的主體香。
白乾景芝白乾
1979年,我國舉辦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主要是分香型及糖化劑進行評比,採用色、香、味和風格四個範疇的百分制,共評選出國家級名酒17種,優質酒55種。從此,全國掀起了“學名酒、創香型”的熱潮。各地相互參觀學習,前往景芝酒廠的人頗多,大都迫切想要了解芝麻香酒的生產奧妙。
景芝白乾是中國的傳統酒種,以芝麻香著稱,具有酒體豐滿,入口綿軟,香味諧調,餘味舒暢的獨特風格。1995年,我國根據芝麻香型白酒的生產情況,規定了國家輕工行業標準,提出了本產品的技術要求,規定產品的等級與標準,必須符合標準才能出廠,這樣有標準可作依據,有利於公平、合理的進行競爭。從芝麻香酒的釀造歷史、生產銷售量和知名度可以看出,景芝白乾穩居榜首。期能從釀酒原料、生產工藝和微生物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生產出更好更多的優質產品,讓芝麻香香飄九洲,聞名全球,以弘揚祖國酒文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