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國[電視欄目]

發現中國[電視欄目]

《發現中國》隸屬家族網的人文頻道。主要包含欄目有:中國悅讀、尋景溯源、名人家族、家族趣事、中華俱樂部。通過對中國古今人、事、景、物、姓氏、歷史的深入探究,還原歷史背景,讓用戶更深入透徹的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基本信息

家族網欄目

發現中國 發現中國

【欄目名稱】:發現中國【所屬類別】:網路媒體,文化欄目

【隸屬站點】:家族網

【合辦單位】:廣州愛奇實業有限公司、廣州紅動體育有限公司

【責任使命】:探索中國,弘揚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頻道目標】:

揭開歷史的面紗,不讓真相再被掩埋;

收集諸子百家、古今名著,讓中國文化大方光彩;

與每一個炎黃子孫一起探索過去,暢想未來;

探尋歷史,追祖溯源,尋找失散的族人,再造盛氏中華;

讓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發揚,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

欄目簡介

《發現中國》隸屬家族網的人文頻道。主要包含欄目有:中國悅讀、尋景溯源、名人家族、家族趣事、中華俱樂部。通過對中國古今人、事、景、物、姓氏、歷史的深入探究,還原歷史背景,讓用戶更深入透徹的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欄目詳細介紹如下:

中國悅讀

尋景溯源 尋景溯源

中國悅讀主要是對各地的人文歷史、社會民生、古今奇聞、學術著作等進行深度報導。通過用戶的互動參與,最終把一種現象、一件事情、一個事物的故事豐富起來。當文化沉澱到一定程度,經過歷史學、社會學專家挑選、評審,出版文化雜誌刊物《中國文化》。

尋景溯源

中華文明近5000年歷史,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發展故事,有的被傳頌千年,有的被歷史掩埋,有的被遺忘在歲月的角落。每一個景點、遺蹟都象徵著一段歷史,當我們收集夠足夠的資料,就會去尋找這個地方,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還原歷史,還原真相,把景點最原始的形態展現出來,把其中最感人的故事告訴大家。《尋景溯源》欄目只想告訴大家:任何一堆廢墟瓦礫、破敗荒涼或是繁花似錦,都有美麗的故事和值得我們挖掘的歷史意義。

名人家族

孔子 孔子

中華文明的起源始於部落,文明成熟始於氏族,所以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源泉。中國自古以姓氏聚集,所謂“天下同姓是一家”就是由此而出。每個家族都有沒傳頌的人物,他們是後人學習的榜樣和目標,也是家族共享、地位的象徵。素有中華第一家之稱的“孔氏家族”,就是因為孔子而影響了古今世人。

家族文化是一門及其深厚的學問,探索名人家族是研究姓氏、家族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名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學習、努力和信念得到世人認可後形成的。他們的成長歷史可以激發人們積極的面對人生。這也正是我們探索名人家族的目的:用名人的成長故事來激勵現在的人們。

家族趣事

這裡所提到的家族,小至普通的家庭,大至氏族。平淡的生活中偶爾會有令人難忘的事情,平凡的人往往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大家把自己的家族故事講述出來,一起分享,一起回憶,幸哉,樂哉!

中華俱樂部

中華俱樂部是用戶互動的聚集地,大家在裡面可以談天說地,結實好友;也可以有規律有組織的發起活動;或者開展某一個話題的討論會、以輕鬆的方式溝通、交流,把快樂拿出來一起分享,把痛苦傾訴給大家一起承擔。

目標定位

【欄目定位】:中國人文歷史的探索者和傳承者;

【最終目標】:發起全體華人一起來探索中國,發現中國,弘揚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發展歷程

2008年3月:《發現中國》概念被提出;

2008年5月:《發現中國》正式立項,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

2008年11月:《發現中國》初步策劃完成;

2009年4月:《發現中國》正式上線,得到用戶熱烈歡迎;

2009年8月:《發現中國》開展“發現廣州”行動,為保護、傳承廣州本土文化作出努力;

2009年12月:《發現中國》第一次改版;

2010年5月:《發現中國》在大學校園開展“愛我中華”系列活動;

2010年10月:《發現中國》第二次改版並做了更合理的調整;

榮譽事件

2008年12月被廣州文化部門評論為:在保護廣州本土文化的社會活動中,《發現中國》堪稱第一;

2010年3月評為:最佳文化欄目;

2010年8月:發現中國形象大使;

2010年11月: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欄目策劃

運營總監·羅嘉賓 運營總監·羅嘉賓

《發現中國》團隊多年來致力於欄目的創新和質量,在策劃的過程中更注重用戶的反饋。

運營總監:羅嘉賓,著名的網際網路網路專家,致力於SNS網路運營;

策劃總監:冼土煥,《發現中國》策劃負責人,致力於網際網路產品策劃;

技術總監:譚益民;

設計總監:麥翠鈞;

總編:李瑋,指導編輯團隊內容策劃、採集等;

文化品牌

公眾參與,權威攜手,探索華夏文明起源進程。

發現中國[電視欄目] 發現中國[電視欄目]

絲綢之路 ,起於中國,但它的命名者,是德國人李希霍芬;

敦煌,絢爛的東方文化,令中國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仍能呈放異彩,但它的發現者和傳播者,是英國人斯坦因;

樓蘭 ,被流沙淹沒的古代文明,突然間讓世界發現,中國的新疆曾經是東西方交匯的中心,但它的發現和發掘者,是瑞典人斯文赫定;

150年,中國人迷失了自己。六代人,就可以忘記輝煌。

在中國的衰退之中,世界在發現中國

是時候了么?

中國文化的復興,中國人發現中國

“認識你自己!”——這句鐫刻於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的箴言,始終被先賢哲人們當做人生醒覺的起點。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沒有人會帶著鏡子出生到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要在自己族群的歷史中去尋找,自己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而這正是發現中國的宗旨。

文化基金

發現中國文化基金 ,肇始於行知傳媒從2006年開始組織的玄奘之路系列文化活動,2006年7 月,第一屆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的回歸日上,玄奘之路的創始人曲向東第一次提出“ 發現中國,發現自己”的口號和主張,得到了與會四十多位戈友的認同,幾乎每一個戈一的隊員都自願成為發現中國的志願者。

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探索,2010年9月20日,以戈壁隊友和企業界人士為核心發起人,發現中國文化基金正式宣告成立。基金設立於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之下,宗旨是 通過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的深度行知體驗的方式,探訪華夏文明起源和繁榮的心理歷程,深入認識中華文明之根,是如何決定了今天我們的思考、行為、甚至民族性格。基金項目辦公室設立於北京行知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基金將通過成功的項目運作,探索商業運營模式,形成能支持基金長期發展的有效機制。

文化考察

探索華夏文明進程的 深度文化體驗活動 ——身臨其境·身體力行

現代西方文明走向繁榮,肇始於文藝復興。從文藝復興的第一天開始,就明確無誤的指向了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同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復興到什麼時期?答案依然確定無疑:“夏商周,秦漢唐”。這六個朝代,是“華夏文明”的主體性格、以及“中國”這個國家概念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這六個重要朝代之後,華夏文明的覆蓋區域,正式擴大到今天中華民族的主要區域,並且擁有了“中國”的地域稱呼;華夏文明的主體人群,也正式擁有了沿用至今的名稱——“漢族”、“唐人”,因此可以說,夏、商、周、秦、漢、唐,這六個重要的朝代,正是華夏文明逐漸形成、走向繁盛的過程。而體驗、重訪這六個朝代的誕生、成長、興盛之路,也正是華夏文明的探源之旅,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我們將圍繞“夏、商、周、秦、漢、唐”這六個重要的朝代,逐步建立“ 發現中國文化體驗基地”,每年確定一個主題線路,組織“ 發現中國文化考察 活動”,駕車尋訪文化起源線路、參加考古挖掘體驗、考察文化古蹟、邀請專家專題講座、舉辦文化讀書研討會等,並逐步資助出版文明起源相關普及讀物、拍攝文明起源科普紀錄片等。這將是一次系統化的、長期持續的“文明尋根之旅”。

“最早的中國” ——發現中國文化考察

2011年,首支發現中國文化考察隊將邀請各界精英、媒體人士,回到中國考古學和中國文明的源頭——晉南地區,踏訪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拿起我們祖先使用過的工具,走過我們先祖走過的路, 探尋“最早的中國”。體驗個體有限的生命,被無限的“中國心靈”所鼓舞、激盪,而再度重生的奇妙旅程。

·考察:探訪歷史事件發生源地,觸摸歷史。

·發掘:親身參與田野考古工作,發現中國。

·徒步:重走古代交通要道,感受心靈共鳴。

·沙龍:攜手權威考古專家,探問文明起源。

大事記

2006年7月 第一屆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的回歸日上,玄奘之路的創始人曲向東第一次提出“ 發現中國,發現自己”的口號和主張,得到了與會四十多位戈友的認同,幾乎每一個戈一的隊員都自願成為發現中國的志願者。

2010年8月 發現中國第一次探路考察(山西·運城)

2010年9月 發現中國文化基金正式成立(北京·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阿里巴巴講堂)

2010年10月 發現中國第二次探路考察(山西·運城)

2011年7月 發現中國第三次探路考察(河南·偃師,山西·運城/臨汾)

2011年10月 發現中國首支文化考察隊奔赴豫西晉南,探尋“最早的中國”

創始人

曲向東

顧問團

首席顧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  王巍 博士

榮譽顧問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之子    李光謨

顧問團成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 二里頭考古隊隊長 許宏 博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 山西考古隊隊長 何駑(何努) 博士

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副主任 絳縣周家莊考古隊長 戴向明 博士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袁廣闊 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講師 張明東 博士

運城市文物局副局長 李百勤 研究員

李濟先生曾外孫,牛津大學考古學院博士生 陳北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