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疫苗

瘋牛病疫苗

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獸醫系兩名研究人員新近發現一種能對瘋牛病產生非傳染性抗體的蛋白質,為研製新的瘋牛病疫苗創造了重要條件。這種蛋白質能夠產生識別瘋牛病症狀的抗體,研究人員目前的關注點在於檢驗動物血液對它的反應。他們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準備用3至4年時間研製出新的瘋牛病疫苗。

基本信息

(圖)瘋牛病疫苗瘋牛病疫苗

簡介

(圖)瘋牛病疫苗瘋牛病疫苗

瘋牛病,學名為牛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是變異朊蛋白所引起的眾多疾病之一,朊蛋白與傳統的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等完全不同。朊蛋白疾病包括變異克雅氏症(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vCJD)也就是人體版的瘋牛病,以及幾種其它罕見的大腦退化疾病。除牛外,還有許多動物易患朊病毒疾病,包括綿羊鹿、麋鹿、水貂以及家貓和野貓等。

科學家認為,這些病都是當正常的朊蛋白異常摺疊引起的。這種錯摺疊的朊蛋白會召集所有其它同類蛋白也錯誤摺疊,最終破壞腦組織,導致死亡。

研究中

錯摺疊形式朊蛋白中一個名為酪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的胺基酸序列暴露於外部。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酪氨酸-酪氨酸-精氨酸鏈導入家兔、山羊和小鼠中。這些動物都產生抗朊病毒的抗體,這說明它們可能產生了對朊病毒疾病的免疫性。有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的網路版上。

理論上,接種疫苗動物的免疫系統能夠在朊蛋白大量複製、引起疾病之前將它們破壞掉。

認證階段

如果該結果得到進一步證實,就可能據此開發出動物疫苗,從而防止人類患上克雅氏症。科學家認為人類是由於食用餵以感染朊病毒動物的牛羊的肉感染上克雅氏症的。

他認為無需大範圍給人接種克雅氏症疫苗。不過,可通過能結合到酪氨酸-酪氨酸-精氨酸鏈上的抗體來治療克雅氏症病人。在加拿大衛生研究院的資助下,正在檢測這樣的疫苗是否可以預防感染朊病毒的小鼠患病。他說,實驗結果還要等到一年後。

研製獲重大突破

一種最新的能封鎖住導致瘋牛病和類似的人類疾病的感染性蛋白質抗體最近被研究人員們研製成功,使早期診斷和疫苗的開發成為可能。

一支科學家的國際小組在最新的一期《自然醫學雜誌》中報告說,這種導致疾病的感染性蛋白質有一種完全不同的遺傳特徵,而體內的免疫系統蛋白質即抗體經過訓練能識別這種特徵。

多倫多的加拿大大學的教授NeilCashman領導了這支科研小組,這個小組已著手研究使用這種新抗體的疫苗。如果疫苗研製成功,這將首先套用於牛、羊、鹿等動物身上以預防該疾病。

疫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