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意子

痴意子,出生於1983年,河北晉州人。

【痴意子】
趙夜白,名昭,署名痴意子,1983年生,河北晉州人,畫室沉香山館。張大千再傳弟子,作品師承大風堂一脈,入室王永年先生,作品上溯唐宋、糅合己心,氣格超邁,非同俗流;能詩而文,不以繪事為長,擅繪花卉、旁及山水人物,尤於荷花、蘭竹別有蕙心。風格淡逸悠遠。
現為:四川巴蜀書畫院副院長、秘書長;河北當代畫院特聘畫家、張大千紀念館特聘畫家。分別於承德、石家莊、成都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有《沉香山館詩存》《李鯉·趙夜白書畫》《趙夜白畫選》《李鯉·趙夜白畫選》等書出版,畫作被多家博物館和個人收藏。
詩宗三子】
文心子、痴意子、虛穀子,全稱“詩宗三子”或“三子”。三人分別代表文學創作的三種境界,即“詩學三境”。排名不分先後。
文學第一境:
作文應有心,下筆水勢出。有心則不章法不亂,無心則天道自然。大丈夫寫文章當胸懷水勢,心意在筆先。明代作家袁宏道說:“文心和水機,真是悉悉相通啊!”
文學第二境:
文當有情、有意、有痴。對人痴,對物痴,對情最痴。故張岱有云:“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誠如斯。自痴心起,境界渾然而生。
文學第三境:
欲成大事業者,必先修身養性。虛穀子,名如其人。虛懷若谷,才能達人,謙謙君子。故天將降大任,必先磨練其心志。所以古往今來成就文學大業者大都是品德高尚之人。也就是說要不斷地提高自身品德修養。不論是寫文章還是接人待物,都要有一顆謙虛包容宏大感恩的心。有容乃大,江湖不納細流,豈能長久?山川不納微塵,豈能壯觀?
又有一說“詩宗三子”是海子、書生霸王、文心子。海子是太陽,書生霸王是月亮,文心子是星星。
三人都是平民藝術家,是屬於大眾的通俗的。前者雖然未開宗立派,但是卻因為臥軌自殺而名動後世。後二位,書生霸王開創了“新國風”現實主義詩詞創作,詩友多回響之,乃創立“彼岸詩社”。影響頗大。文心子乃後起之秀最為著名,號稱“才子狂人”、“白衣卿相”、“謫仙龍隱”的另類。文心子,八十後一代,開創“千尋體”風格,主張詩詞在於表達情感自由放縱,不拘一格,頗似蘇辛豪放派後勁。綜觀三位,雖然都是詩人,雖然所寫詩歌雖不同體,但同樣表達了最低下層的知識分子的激情和落魄。文心子被譽為“才子詞人”柳永在世,不正說明了這一點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