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監護儀

病人監護儀

病人監護儀是一種以測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參數,並可與已知設定值進行比較,如果出現超標可發出警報的裝置或系統。監護儀可在醫療機構使用,也可以在病人轉移的途中使用。

簡介

病人監護儀病人監護儀

病人監護儀是一種以測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參數,並可與已知設定值進行比較,如果出現超標可發出警報的裝置或系統。監護儀與監護診斷儀器不同,它必須24小時連續監護病人的生理參數,檢出變化趨勢,指出臨危情況,供醫生應急處理和進行治療的依據,使併發症減到最少達到緩解並消除病情的目的。病人監護儀的用途除測量和監護生理參數外,還包括監視和處理用藥及手術前後的狀況。

產品功效

通過體表的探頭和導聯線、袖帶,無創測量人體的各項參數,經過監護儀內部的計算和轉換,以波形和數字的形式在監護儀的螢幕上顯示出來,可通過按鍵及觸控螢幕對監護儀進行操作,監護參數可以存儲,監護存儲的心電圖可以列印輸出。

1

產品說明

監護儀適用於醫療及健康護理機構對成人、小兒及新生兒的心電(ECG)、呼吸(RESP)、體溫(TEMP)、脈搏氧飽和度(SpO2)、脈率(PR)、無創血壓(NIBP)等多項生命體徵進行監護,並對監測的信息進行顯示、回顧、存儲和輸出,並可對異常監測信號進行報警。

市場分析

國企與外企進口份額相當

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老齡化程度加重,臨床對危重症患者和潛在危險患者的監護要求不斷提高,以及計算機相關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全球病人監護儀市場需求增長十分顯著。我國病人監護儀進口額從2006年的0.75億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37億美元;出口額增幅更大,從2006年的0.84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2.63億美元;貿易順差持續擴大,2010年達到1.26億美元。

外資企業仍為出口主力

2010年(下同),我國共向16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病人監護儀,其中相關出口額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美國印度、中國香港、德國、荷蘭、土耳其、巴西、波蘭、新加坡和義大利,相關出口額合計為1.87億美元,合計占我國病人監護儀出口總額的72.08%。
我國共有246家企業從事病人監護儀出口貿易,其中外資企業37家,相關出口額2.01億美元,占我國病人監護儀出口總額的76.64%;民營企業168家,相關出口額5328.18萬美元,占20.28%;國有企業41家,相關出口額809.29萬美元,占3.08%。雖然從數量上看,民營企業占明顯優勢,但出口額遠低於外資企業。深圳邁瑞病人監護儀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排名第一。隨後是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旭電(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和通用醫療。以上5家企業監護儀出口額合計占比為75.42%。通用醫療和康泰醫學系統同比增幅較大,分別為107.29%和81.16%。

國企與外企進口份額相當

我國從39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病人監護儀,排名前五位的美國、德國、日本、墨西哥和芬蘭,其相關進口金額分別為6075.44萬、3478.84萬、922.41萬、584.18萬和497.44萬美元,合計占我國病人監護儀進口總額的84.1%,其中美國占44.21%。對墨西哥的相關進口額同比增幅最大,為199.11%。
我國共有195家企業從事病人監護儀進口貿易,其中外資企業48家,相關進口額5767.64萬美元,占41.97%;國有企業62家,進口額5617.79萬美元,占40.88%;民營企業84家,進口額2306.16萬美元,占16.78%。在進口企業中,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進口額相差不大,占比也僅差1.09%。深圳邁瑞、中化廣東公司和通用醫療的病人監護儀進口額列前三位,合計占比為28.61%,且三者同比增幅也較大,分別為52.28%、198.12%和66.6%。

做好市場定位拓展新興市場

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因經濟發達、社會醫療保健體系健全,其監護儀市場持續增長。中國和印度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與空間,原因主要是兩個國家人口眾多,醫療保健體系仍在發展當中。尤其是中國,隨著新醫改的實施,很多醫療衛生機構逐步進行醫療器械的更新換代;另外,中國醫療機構數量增長明顯,促使醫療器械及醫院基礎設施需求劇增。拉丁美洲是另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哥倫比亞、墨西哥、巴西和巴拿馬等國家正逐步改善其醫療保健體系,預計未來對病人監護儀的需求會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病人監護儀市場仍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因此,我國監護儀企業應狠抓技術、自主創新,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逐步進入全球監護儀高端產品市場。同時,我國監護儀企業應作好市場定位,利用好產品價格競爭優勢以及地理位置優勢,積極開拓亞洲鄰國(如印度、阿拉伯和東協國家)市場,與這些國家的醫療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在新興監護儀市場上占得先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