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疫苗

當代新疫苗

《當代新疫苗》是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忠明。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當代新疫苗當代新疫苗
書名:當代新疫苗

ISBN:704010008

作者:李忠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126

出版日期:2001-1-1

版次: 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簡介

本書由34位國內外的專家和學者們結合自己在長期從事新疫苗研究和開發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知識和實際經驗編寫而成,而且經19位國內疫苗研製方面的專家、教授、院士審閱。因而這是一本由集體的智慧所創作的國內第一本有關疫苗學研究進展的專著。

本書可作為從事生物高科技專業人員,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大專院校的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和進修人員的專業教材和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章 疫苗的歷史、發展和前景

1.1 疫苗防病的歷史淵源

1.2 微生物學的黃金時代和第一次疫苗革命

1.3 歷史上的重大疫苗事故和災難

1.4 以DNA重組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疫苗革命

1.5 疫苗對消滅和控制傳染病的不朽功勳

1.6 引發第三次疫苗革命的DNA疫苗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疫苗和免疫

2.1 免疫系統

2.2 免疫活性細胞

2.3 疫苗和免疫反應

2.4 疫苗有效免疫反應的基本要素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疫苗抗原成分的純化和研製

3.1 疫苗研製的法規

3.2 微生物和細胞的培養

3.3 培養物固液相分離和細胞的破碎

3.4 疫苗抗原成分的純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疫苗佐劑的研究進展

4.1 概述

4.2 植物佐劑

4.3 細菌佐劑

4.4 人工合成佐劑

4.5鋁佐劑及其他無機成分佐劑

4.6 細胞因子佐劑

4.7 核酸佐劑

4.8 投遞系統

4.9 新佐劑的選擇和研究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實驗動物在疫苗研製中的套用

5.1 實驗動物的管理

5.2 實驗動物模型

5.3 實驗動物在疫苗研製中的套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基因工程疫苗

6.1 基因工程技術概述

6.2 基因工程疫苗的優越性

6.3 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

6.4 以細菌為載體的基因工程疫苗

6.5 以病毒為載體的基因工程疫苗

6.6 基因工程疫苗的質量控制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DNA疫苗

7.1 肌肉注射裸DNA分子的重大發現

7.2 DNA疫苗的作用機理

7.3 構建DNA疫苗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7.4 DNA疫苗的動物實驗結果

7.5 DNA疫苗的臨床試驗進展

7.6 DNA疫苗的安全性考慮

7.7 DNA疫苗的研究發展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黏膜免疫

8.1黏膜免疫系統

8.2 M細胞及其功能

8.3 黏膜組織中的抗原攝取、處理和呈遞

8.4 口服耐受現象及其機理

8.5 IgA抗體介導的黏膜免疫保護效果

8.6 細菌毒素的黏膜免疫佐劑效應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轉基因植物疫苗

9.1 植物基因工程簡介

9.2 植物的遺傳轉化

9.3 轉基因植物疫苗

9.4 口服免疫耐受性

9.5 轉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的發展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新疫苗的申請審核和管制

10.1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署簡介

10.2 生物製品和疫苗的管制

10.3 新疫苗的申請和審核

10.4 新疫苗審核和管制面臨的新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結核病疫苗

11.1 概述

11.2 結核病及其流行病學

11.3 抗結核桿菌感染的免疫機理

11.4 卡介苗的歷史、效果和存在的問題

11.5 BCG重組DNA疫苗

11.6 營養缺陷型結核減毒活疫苗

11.7 結核桿菌的蛋白質抗原

11.8 結核亞單位疫苗

11.9 結核DNA疫苗

11.10 評估免疫保護效力的動物模型

11.11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百日咳疫苗

12.1 概述

12.2 百日咳流行病學

12.3 百日咳病原學

12.4 百日咳桿菌遺傳學

12.5 百日咳菌體疫苗

12.6 百日咳無細胞疫苗

12.7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細菌多糖、脂多糖和及其蛋白質結合疫苗

13.1 概述

13.2 細菌多糖、脂多糖及其與蛋白質的結合

13.3 肺炎球菌莢膜多糖疫苗

13.4 傷寒沙門氏桿菌莢膜多糖疫苗

13.5 流行性腦膜炎球菌疫苗

13.6 b型嗜血流感桿菌疫苗

13.7兒童中耳炎疫苗

13.8 痢疾脫毒脂多糖及其蛋白質結合疫苗

13.9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傷寒疫苗

14.1 概述

14.2 病原與流行病學

14.3 發病機理與保護性免疫

14.4 傷寒疫苗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14.5 傷寒減毒疫苗株作為其他疫苗的載體

14.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痢疾疫苗

15.1 概述

15.2 病原與流行病學

15.3 發病機理

15.4 保護性免疫反應

15.5 早期痢疾疫苗的簡單回顧

15.6 當前痢疾疫苗的研究方向與基本手段

15.7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霍亂疫苗

16.1 概述

16.2 病原與流行病學

16.3 發病機理與毒力因子

16.4 免疫反應

16.5. 霍亂疫苗

16.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腸毒素大腸桿菌疫苗

17.1 概述

17.2 產毒性大腸桿菌的毒力因子

17.3 感染獲得性免疫力的證據

17.4 早期腸毒素大腸桿菌疫苗研究的回顧

17.5 研製中的腸毒素性大腸桿菌疫苗

17.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幽門螺桿菌疫苗

18.1 概述

18.2 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理

18.3 幽門螺桿菌的免疫反應

18.4 幽門螺桿菌疫苗的動物模型

18.5 幽門螺桿菌疫苗的研究進展

18.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炭疽疫苗

19.1 概述

19.2 炭疽流行病學

19.3 炭疽桿菌的致病機理和保護性抗原

19.4 現用的炭疽疫苗

19.5 新型炭疽疫苗的研究進展

19.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愛滋病疫苗

20.1 概述

20.2 愛滋病流行病學

20.3 愛滋病病原學

20.4 愛滋病毒感染的病程

20.5 愛滋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

20.6 愛滋病疫苗的研究進展

20.7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輪狀病毒疫苗

21.1 概述

21.2 輪狀病毒結構及基因編碼分配

21.3 輪狀病毒表面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1.4 輪狀病毒抗原的變異和漂移

21.5 輪狀病毒疫苗的研究現狀

21.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二章 肝炎疫苗

22.1 概述

22.2 A型肝炎疫苗

22.3 B型肝炎疫苗

22.4 C型肝炎疫苗

22.5 戊型肝炎及其他型肝炎疫苗

22.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三章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23.1 概述

23.2 人乳頭瘤病毒的基因結構和功能

23.3 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與疾病

23.4 機體對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

23.5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23.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24.1 概述

24.2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基因和結構

24.3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24.4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研究進展

24.5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五章 瘧疾疫苗

25.1 概述

25.2 瘧原蟲的生活史

25.3 宿主的免疫反應和瘧原蟲的免疫逃避

25.4 無性紅細胞內期瘧原蟲抗原

25.5 無性紅細胞外期瘧原蟲抗原

25.6 有性期瘧原蟲抗原

25.7 研製瘧疾疫苗的策略和方法

25.8 蛋白質和多肽亞單位瘧疾疫苗

25.9 重組DNA載體瘧疾疫苗

25.10 瘧疾核酸疫苗

25.11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六章 血吸蟲病疫苗

26.1 概述

26.2 血吸蟲的生活史

26.3 血吸蟲病的免疫反應

26.4 血吸蟲病的實驗性疫苗

26.5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七章 鉤蟲病疫苗

27.1 概述

27.2 鉤蟲的生活史及其流行病學

27.3 研究鉤蟲疫苗的動物模型

27.4 鉤蟲疫苗的研究現狀

27.5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八章 聯合疫苗

28.1 概述

28.2 聯合疫苗的歷史和發展

28.3 傳統的聯合疫苗

28.4 新型的聯合疫苗

28.5 聯合疫苗的製造和使用

28.6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九章 腫瘤疫苗和腫瘤的免疫治療

29.1 概述

29.2 腫瘤疫苗

29.3 細胞因子的免疫治療

29.4 抗體導向免疫治療

29.5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十章避孕疫苗

30.1概述

30.2 避孕方式的發展與前景

30.3 傳統避孕疫苗

30.4 基因工程避孕疫苗

30.5 核酸避孕疫苗

30.6 展望

第三十一章 自身免疫病疫苗

31.1 概述

32.2 自身免疫病及其發病機理

32.3 自身免疫病疫苗

32.4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十二章T細胞疫苗

32.1 概述

32.2 髓鞘反應性T細胞在多發性硬化發病中所扮演的角色

33.3 髓鞘反應性T細胞受體的結構特性

33.4 T細胞疫苗對多發性硬化的治療機理和臨床效果

33.5 T細胞疫苗的臨床試驗

33.6 T細胞疫苗的免疫調節機制

33.7 T細胞疫苗的潛在性限制因素

33.8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十三章 治療性疫苗

33.1 概述

33.2 治療性疫苗的提出及其意義

33.3 治療性疫苗的種類

33.4 影響治療性疫苗效果的因素及其可能機理

33.5 治療性疫苗分子設計的基本策略

33.6 治療性疫苗的套用

33.7 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1:獲得美國FDA執照的疫苗及其商品名和生產廠家

附錄2:研究和開發中的各種傳染病疫苗

附錄3:研究和開發中的愛滋病疫苗

英文縮寫名、全稱及中文譯名

索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