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性胞核核糖核蛋白

異質性胞核核糖核蛋白

異質性胞核核糖核蛋白(RA33/36)可以出現在疾病的起病階段,所以有早期診斷價值。

特點

異質性胞核核糖核蛋白(RA33/36)可以出現在疾病的起病階段,所以有早期診斷價值。

檢測

RA33/36抗原的製備及其抗體的檢測:用Ehrlich腹水癌細胞提取的抗原檢測抗RA 33/36抗體。簡述如下,A型玻璃勻漿器破壞細胞膜,保存細胞核,750 g離心5 分鐘,取沉澱,棄上清。加入4 ml核懸浮(10 mmol/L pH 7.9 hepes-KOH緩衝液含有2.5 mmol/L MgCl 25%甘油),攪拌30分鐘,加入4 ml破核液(10 mmol/L pH 7.9 HEPES-KOH緩 沖液含有0.88 mmol/L NH4Cl)攪拌30分鐘,50 000 g離心20分鐘,取上清,棄沉澱 。上清液透析24~48小時,分裝,-80 ℃冰櫃保存。選用5%濃縮膠,12%分離膠電泳,樣品 入濃縮膠前5 mA,進入濃縮膠後提高電流至10 mA,樣品進入分離膠後改電流15 mA。電泳結束後,將抗原轉印在硝酸纖維膜上。先後加血清、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人IgG抗體和 底物液顯色。凡在蛋白質分子量為33 000和/或36 000區帶出現條帶者為陽性。
(1)RA患者:抗RA33/36抗體陽性率?。特異性43.5%?。
(2)正常人:健康成人為?。
(3)其他風濕病:陽性率?。

摘要

目的獲得hnRNPA2/B1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探討它在類風濕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從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提取總RNA進行逆轉錄反應,經PCR擴增目的片段,將其克隆於PUC-T1質粒上,並經酶切電泳、DNA測序鑑定分析。採用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方法,分別利用單克隆抗體和特異的cDNA探針,檢測滑膜組織中hnRNPA2/B1的含量及表達水平。結果從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總RNA中擴增得到目的片段,並經測序證實該片段為hnRNPA2/B1的編碼序列。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顯示hnRNPA2/B1在類風濕關節炎(RA)滑膜中的表達水平整體上較骨關節炎(OA)和正常對照滑膜組高(P<0.05)。結論成功克隆hnRNPA2/B1cDNA;初步證明hnRNPA2/B1水平在RA關節局部增高,推測它可能參與了類風濕滑膜炎的發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