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風毛菊

異色風毛菊

異色風毛菊,風毛菊屬, 分布甘肅(康樂、拉卜楞)、青海(青海湖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異色風毛菊
【種拉丁名】:Saussurea brunneopilosa Hand.-Mazz
【國內分布】:分布甘肅(康樂、拉卜楞)、青海(青海湖地區)。生於山坡陰處及山坡路旁,海拔2900--450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蓮花山)。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風毛菊屬
【屬拉丁名】:Saussurea
【海拔】:2900-4500
【命名來源】:[Notizbl.Bot.Berlinl 13: 651. 1937]
【中國植物志】:78(2):122
【組中文名】:全葉組
【組拉丁名】:Sect.5.Pycnocephala Lipsch
【亞族中文名】:飛廉亞族
【亞族拉丁名】:CARDUINAE O.Hoffm.
【族中文名】:菜薊族
【族拉丁名】:CYNAREAE Le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7--45厘米。根狀莖有分枝,頸部被纖維撕裂的殘鞘並發出不育枝與花莖。莖直立,不分枝,密被白色長絹毛。基生葉狹線形,長3—10(15)厘米,寬1毫米,近基部加寬呈鞘狀,邊緣全緣,內卷,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白色絹毛;莖生葉與基生葉類似。頭狀花序單生莖端,基部有多數通常超過頭狀花序,且在果期呈星狀排列的最上部莖葉。總苞近球形,直徑2厘米;總苞片4層,外層卵狀橢圓形,長1.1厘米,寬3毫米,頂端長漸尖,紫褐色,外彎,中層橢圓狀披針形,長1.2厘米,寬2毫米,頂端紫色,內層線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1毫米,外面紫色,全部總苞外面被褐色和白色的長柔毛。小花紫色,長1.4厘米,細管部與檐部各長7毫米。瘦果圓錐狀,長3.5毫米,無毛,頂端有小冠。冠毛黃褐色,2層,外層短,糙毛狀,長1.5--2毫米,內層長,羽毛狀,長1.1厘米。花果期7—8月。

產地分布

分布甘肅(康樂、拉卜楞)、青海(青海湖地區)。生於山坡陰處及山坡路旁,海拔2900--450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蓮花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